高山葡萄專業合作社已漸成規模,葡萄產業成為坳上鎮的支柱產業之一。 覃雪蓮 攝
高山葡萄專業合作社社長黃修炯說,明年種植面積將會擴大到五千多畝。 覃雪蓮 攝
「這就是小康坳上的致富林。」走進萬畝楊梅林,坳上鎮黨委書記吳道光信心滿滿。 覃雪蓮 攝
楊梅產業也是坳上特色經濟之一。 覃雪蓮 攝
紅網靖州站9月16日訊(分站記者 覃雪蓮 通訊員 曾紅梅)為認真宣傳貫徹縣委六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坳上鎮以產業為突破,突出抓好高山葡萄和楊梅產業兩大主打品牌,讓老百姓致富奔小康。
大力發展高山葡萄專業合作社經濟
坳上鎮的高山葡萄因耐旱,耐高溫,深受當地村民們的喜愛,葡萄的市場行情一直十分看好,供不應求。
「今年主要行情是附近縣市和貴州、廣西的客商來訂貨,一起價就是1.8元到2元,現在漲到2.5元至2.6元了,農戶們根本不愁銷路。」據坳上高山葡萄協會會長黃修炯介紹。
坳上鎮現有葡萄面積4000多畝,隨著市場行情的不斷升溫,坳上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村民發展高山葡萄種植,免費提供種植技術,葡萄種植面積也因此逐年增加,今年預計要擴增1000餘畝,真正將葡萄發展成為了坳上鎮村民的支柱產業。
黃修炯說,今年價格行情好,老百姓已經逐步認識到高山葡萄的經濟價值。現要我們畝產值有1萬多塊錢,除去開支8千塊錢,除去農藥,肥料,人工,畝產8千上下的樣子的純利,所以坳上明年最少還能增加1千多畝。
探索「基地+旅遊」的鄉村旅遊模式
靖州楊梅一直有著「江南第一梅」稱號,而靖州楊梅主產區就在坳上,為進一步擴大楊梅對外的影響力,根據縣委全會精神,坳上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楊梅發展新模式,同時擴大楊梅主產面積。
坳上鎮黨委書記吳道光介紹,坳上鎮充分利用今年成功召開「中國·靖州·楊梅節」契機,壯大發展楊梅產業,從現有3萬畝發展到5萬畝,並積極探索「基地+旅遊」的鄉村旅遊模式。
靖州縣委六屆四次全會中提到要發展縣域特色經濟,實施「一極兩翼」戰略,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靖州而努力奮鬥,為實現這一目標,坳上鎮黨委一班人表示,將把思想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把工作落實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具體實踐上來。
自縣委六屆四次全委會以來,坳上鎮緊緊圍繞全會精神,抓重點,突特色,保基點,建生態,為全面建成小康坳上做出我們的貢獻。一是,認真學習縣委六屆四次全會精神,層層貫徹落實小康指標分解,在坳上營造一個「一心一意抓經濟,謀發展,奔小康」的良好氛圍。二是突出特色產業,做大楊梅文章,突現經濟新增長。三是加強民生事業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加強坳上鎮黨的隊伍建設,為早日實現坳上小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們將以發展特色產業為突破,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坳上。」坳上鎮黨委書記吳道光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