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關係到千家萬戶,千萬不能大意。近日,桂林一批不合格食品被點名曝光,趕緊擴散提醒身邊人!
網絡配圖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茶葉及相關製品、食用農產品、糕點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4類食品667批次樣品。具體情況通告如下:
總體情況:抽檢茶葉及相關製品246批次,不合格5批次;抽檢食用農產品254批次,不合格6批次;抽檢糕點81批次,不合格5批次;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86批次,不合格1批次。其中,桂林有8批次不合格產品。
不合格產品樣品情況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已責成屬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各市場監管局已督促有關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並進行整改;
相關市場監管局已責令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採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相關市場監管局自通告發布之日起3個月內向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報告核查處置情況並向社會公布。
網絡配圖
消費者如在市場上發現或購買到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及企業相同生產日期或批次的不合格產品,請撥打12315反映。
這些不合格項目代表什麼?
鉛鉛屬於重金屬汙染物指標。鉛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積性,長期大量攝入鉛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損傷風險。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使用了鉛含量超標的原料。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進入人體內後最終轉化為硫酸鹽並隨尿液排出體外。少量二氧化硫進入人體不會對身體帶來健康危害,但若過量食用會引起如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網絡配圖
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生產者使用劣質原料以降低成本,其後為了提高產品色澤而超量使用二氧化硫;也有可能是為增加原料的保質期,防止黴變生蟲,而超量使用二氧化硫;或是使用時不計量或計量不準確。
大腸菌群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汙染的可能性較大。
本次檢出大腸菌群超標的樣品均未檢出致病菌,結合居民膳食結構、抽檢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健康風險較低,但反映該食品衛生狀況不達標。
網絡配圖
存在大腸菌群超標的情況,原因可能由於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汙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汙染,或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
黴菌黴菌在自然界很常見。黴菌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價值。
黴菌超標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黴菌汙染,或生產加工過程未按要求嚴格控制衛生條件,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網絡配圖
過氧化值過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一般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但過高時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腹瀉等症狀。
存在超限量使用過氧化值的情況,原因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或者是由於原料儲存不當、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等導致油脂酸敗。
為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點讚!信息公正、公開、透明,讓老百姓安心、放心。也希望廣大商家能用心、誠信經營,共同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