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羅漢果茶、桂花酥等

2020-12-16 桂林生活網

食品安全關係到千家萬戶,千萬不能大意。近日,桂林一批不合格食品被點名曝光,趕緊擴散提醒身邊人!

網絡配圖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茶葉及相關製品、食用農產品、糕點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4類食品667批次樣品。具體情況通告如下:

總體情況:抽檢茶葉及相關製品246批次,不合格5批次;抽檢食用農產品254批次,不合格6批次;抽檢糕點81批次,不合格5批次;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86批次,不合格1批次。其中,桂林有8批次不合格產品。

不合格產品樣品情況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已責成屬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各市場監管局已督促有關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並進行整改;

相關市場監管局已責令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採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相關市場監管局自通告發布之日起3個月內向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報告核查處置情況並向社會公布。

網絡配圖

消費者如在市場上發現或購買到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及企業相同生產日期或批次的不合格產品,請撥打12315反映。

這些不合格項目代表什麼?

鉛鉛屬於重金屬汙染物指標。鉛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積性,長期大量攝入鉛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損傷風險。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使用了鉛含量超標的原料。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進入人體內後最終轉化為硫酸鹽並隨尿液排出體外。少量二氧化硫進入人體不會對身體帶來健康危害,但若過量食用會引起如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網絡配圖

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生產者使用劣質原料以降低成本,其後為了提高產品色澤而超量使用二氧化硫;也有可能是為增加原料的保質期,防止黴變生蟲,而超量使用二氧化硫;或是使用時不計量或計量不準確。

大腸菌群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汙染的可能性較大。

本次檢出大腸菌群超標的樣品均未檢出致病菌,結合居民膳食結構、抽檢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健康風險較低,但反映該食品衛生狀況不達標。

網絡配圖

存在大腸菌群超標的情況,原因可能由於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汙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汙染,或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

黴菌黴菌在自然界很常見。黴菌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價值。

黴菌超標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黴菌汙染,或生產加工過程未按要求嚴格控制衛生條件,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網絡配圖

過氧化值過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一般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但過高時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腹瀉等症狀。

存在超限量使用過氧化值的情況,原因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或者是由於原料儲存不當、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等導致油脂酸敗。

為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點讚!信息公正、公開、透明,讓老百姓安心、放心。也希望廣大商家能用心、誠信經營,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相關焦點

  • 廣西市場監管局:17批次食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茶葉及相關製品、食用農產品、糕點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4類食品667批次樣品,17批次食品不合格。  抽檢茶葉及相關製品246批次,不合格5批次;抽檢食用農產品254批次,不合格6批次;抽檢糕點81批次,不合格5批次;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86批次,不合格1批次。
  • 廣西食藥監局抽檢茶葉及相關製品105批次樣品 不合格7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9月2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2017年第33期總第103期)》。本期信息顯示,該局近期抽檢茶葉及相關製品105批次,不合格7批次。所有抽檢樣品遵循隨機抽樣原則。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該樣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 廣西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抽檢3類食品74批次樣品 不合格8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0年第25期)》。據通告,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調味品、飲料和茶葉及相關製品3類食品74批次樣品。其中,抽檢調味品28批次、檢出2批次不合格;抽檢茶葉及相關製品44批次、檢出4批次不合格;抽檢飲料2批次、檢出2批次不合格。
  • 海南公布4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米粉、河粉等食品
    近期,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餐飲食品共2類產品301批次,其中合格樣品297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涉及米粉、涼皮、河粉、桂林米粉等食品。據介紹,省市場監管局抽檢糧食加工品130批次,其中合格樣品126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抽檢餐飲食品171批次全部為合格產品。不合格產品包括:海口瓊山馨駿米粉小作坊生產銷售的米粉,華潤萬家生活超市(廣州)有限公司海口名門店銷售的河粉,檢驗項目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深圳市:抽檢食品14批次不合格
    一、總體情況本次共抽檢生產、流通、餐飲環節食品716批次,涉及生產、流通、餐飲環節生產經營主體464家次,共檢測食品指標3852項次。其中檢出不合格樣品14批次,涉及不合格食品類別有方便食品6批次,糕點1批次,酒類2批次,食糖3批次,蔬菜製品1批次,水果製品1批次;涉及不合格項目類別為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汙染、重金屬元素汙染物、品質指標。
  • 河南1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白酒、飲用水等
    大河網訊 (政務記者 康世甫)10月10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了最新一期食品抽檢情況通告,共1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白酒、飲用水等。據了解,近期,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罐頭、冷凍飲品、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製品、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豆製品、蜂產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19大類食品422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11批次,不合格樣品11批次。
  • 北京:1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及豆腐、糕點等食品
    11月27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息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要求,以及本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和相應的抽檢細則,該局組織抽檢了肉製品,調味品,酒類,水果製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乳製品,餅乾,食品添加劑,餐飲食品,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食用農產品,糧食加工品,飲料,豆製品,蜂產品,糕點,茶葉及相關製品
  •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一、總體情況本次共抽檢餐飲環節食品537批次,涉及餐飲環節經營主體537家次,共檢測食品指標2750項次。其中檢出不合格樣品11批次,涉及不合格食品類別有餐飲食品1批次,糧食加工品1批次,食用農產品5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1批次,蔬菜製品2批次,調味品1批次;涉及不合格項目類別為獸藥殘留、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品質指標。
  • 北京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小尾羊等企業在列
    中國網財經4月1日訊 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北京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組織抽檢了羊肉及副產品、牛肉及副產品、水產品、水果、蔬菜、蛋及蛋製品、罐頭食品7類食品338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國家有關規定檢驗和判定,其中合格樣品330批次,不合格樣品8批次。
  • 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據通告,近期,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555批次,涉及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乳製品、方便食品、速凍食品、酒類、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蜂產品、保健食品、餐飲食品等12大類產品。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食品添加劑、微生物、農獸藥殘留等指標。
  •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3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4月9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通報稱,為保障深圳市食品消費安全,根據年度抽檢計劃、監管實際以及食品安全熱點輿情應對需要,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對深圳市餐飲環節的食品開展了抽樣檢驗工作。一、總體情況本次共抽檢餐飲環節食品657批次,涉及餐飲環節經營主體465家次,共檢測食品指標3422項次。
  • 1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雞蛋、糕點、水產等!
    近期,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712批次,涉及豆製品、酒類、冷凍飲品、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糖果製品、特殊膳食食品及飲料等。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694批次不合格樣品18批次一、徐州市銅山區池洋百貨超市銷售的標稱四川省崇州市金源酒廠生產的四川高粱白酒
  • 滬抽檢935批次食品,4批次海蜇頭、哈密瓜等不合格
    【滬抽檢935批次食品,4批次海蜇頭、哈密瓜等不合格】#市場監管#市市場監管局對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罐頭,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酒類,保健食品,餐飲食品等8大類935批次食品開展抽檢,其中不合格4批次,涉及海蜇頭、哈密瓜、西瓜、鮮榨西瓜汁等。
  • .| 海口抽檢出65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大潤發、旺佳旺、家樂福...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海口4月27日消息(記者 蒙健)4月27日,記者從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2019年底,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共抽檢食品4004批次,其中6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食品涉及海南龍昆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海南旺佳旺商貿有限公司、海南客潤佳商貿有限公司、海口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金龍店
  • 遼寧省鐵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遼寧省鐵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12月9日發布關於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20年第8期)。鐵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20年第8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現將近期鐵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市抽)信息予以公布
  • 金鳳成祥等27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近期,北京市食藥監局在食品抽檢中發現27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沃爾瑪、永輝超市等所售的水產及水產製品中檢測出含有孔雀石綠,金鳳成祥等知名品牌也在不合格名單之列。此外,國家食藥監局也公布了一批節日熱銷食品不合格名單,記者從名單中發現,有兩批次分別為天貓和卓越亞馬遜所售。  國家食藥監局在「維之王天貓網店」所售的山楂汁飲料中檢測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在卓越亞馬遜網站所售的「長白工坊」牌冷榨黑豆油,經檢測發現酸值超標。據了解,網上所售的食品抽檢已正式納入食藥監局日常抽檢範圍,今後會繼續加強對網售食品的監管力度。
  • 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274批次食品 8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12月18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通告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蔬菜製品、飲料、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水產製品、水果製品、豆製品、肉製品、乳製品8類食品274批次樣品。
  • 上海市監局抽檢6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豇豆、小毛蟹等
    據「上海市場監管」微信號消息,9日,上海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第46期省級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抽檢樣品共計1658批次,其中合格1652批次、不合格6批次,涉鹽水牛肉、韭菜等。上海市場監管局介紹,本次抽檢信息涉及21大類食品,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方便食品,罐頭,冷凍飲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酒類,蔬菜製品,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水產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蜂產品,保健食品,食用農產品等。抽檢樣品共計1658批次,其中合格1652批次、不合格6批次。
  • 安徽9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及食品添加劑等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16日,記者從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近期組織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飲料、糖果製品等3類食品275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66批次、不合格樣品9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問題。
  •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13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據通告,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16類食品346批次樣品,檢出13批次不合格樣品。總體情況抽檢薯類和膨化食品34批次、檢出2批次不合格樣品;糕點73批次、檢出5批次不合格樣品;蔬菜製品26批次、檢出1批次不合格樣品;水果製品7批次、檢出2批次不合格樣品;糖果製品27批次、檢出1批次不合格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