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軍艦命名「銘傳」「逢甲」遭反對 「國防部」允諾檢討

2020-12-11 觀察者網

據臺灣「中央社」6月21日報導,臺方即將接收美方軍售的兩艘「佩裡級」護衛艦,日前海軍在「立法院」備詢時證實,這兩艘軍艦分別命名為「銘傳」、「逢甲」。但民進黨「立委」蔡適應21日在「立法院」質詢認為,臺灣軍艦沒有一艘是用臺灣海軍英雄命名,當場提出建議使用陳慶堃、梁天價兩位將軍的名字,請臺灣「國防部」檢討採用。

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要求臺灣「國防部」對即將接收的兩艘美軍「佩裡級」軍艦以1949年後有戰功的兩位海軍將領來命名。(呃,牌子上的「保」貌似是錯別字……)

臺灣海軍向美方採購的兩艘「佩裡級」護衛艦,預計明年抵臺。據臺媒稱,此前馬英九政府曾以「葆楨」、「福星」命名,以紀念沈葆楨及羅福星兩位名人。但是在確定政黨輪替之後,臺軍方改擬第二套方案,以「銘傳」、「逢甲」命名,以紀念劉銘傳和丘逢甲這兩位臺灣有深厚淵源的晚清名人。

對此,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表示,「佩裡級」護衛艦是為紀念美國海軍英雄奧利弗·哈澤德·佩裡(Oliver Hazard Perry),「葆禎」與「福星」、「銘傳」與「逢甲」與海軍沒關聯,可否重新檢討命名?他還笑稱,「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們用兩所大學的名字來命名」。

蔡適應認為,應用「中華民國」海軍英雄命名,是否考慮以得過「青天白日勳章」的海軍將領陳慶堃跟梁天價的名字命名,或至少與臺灣地緣有聯結的地名或人名命名。

臺「國防部長」馮世寬表示,他不知「葆禎」與「福星」這套命名,知道「銘傳」與「逢甲」是為紀念劉銘傳與丘逢甲,但這兩位都不是海軍英雄,這個建議會再列入考慮。

而「行政院長」林全則稱,軍艦命名應問一下官兵反應。

這些人名都是誰?

不過,要說臺灣軍艦命名的這兩套方案,其實這四位人物都與臺灣或是海軍都有著重要的聯結。

沈葆楨是歷史上著名的晚清重臣,福建人,中國近代造船、海軍事業的奠基人之一。1874年發生琉球「漂流民事件」,日本稱琉球船民漂流到臺灣,被高山族人民誤殺為藉口,日清發生戰爭。清廷派沈葆楨為欽差大臣,赴臺辦理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籌劃海防事宜,辦理日本撤兵交涉。沈葆楨開始在臺灣倡導近代化建設。1875年,沈葆楨被任為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負責督辦南洋水師。

羅福星,祖籍廣東,曾加入中國同盟會,參與黃花崗之役,臺灣日殖時期著名的抗日復臺志士。1903年隨祖父到臺灣,定居苗慄一帶,往返廣東臺灣兩地。1912年12月,羅福星積極聯絡臺灣抗日愛國志士,與劉士明、江亮能、彭雲軒、邱維藩、林達榮等12人被稱為「十二志士」,提出口號「驅逐日人,恢復臺灣」。1913年遭日軍逮捕,1914年被日軍處死,這就是著名的「苗慄事件」。

而至於劉銘傳、丘逢甲這兩位名人,讀者們就更加熟悉了。1884年中法戰爭時期,劉銘傳奉命督戰臺灣,在淡水、基隆港取得勝利,並於1885年任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在臺灣任職期間,練新軍,修建鐵路,開煤礦,創辦電訊,改革郵政,發展航運,興辦教育,建設海軍,促進臺灣貿易及近代工商業的發展,防務亦日益鞏固。丘逢甲出生於臺灣苗慄,祖籍廣東。日本佔領臺灣後,1895年邱逢甲任臺灣義勇軍統領,組織抗日復臺活動。

至於民進黨「立委」所說的與海軍有關、至少與臺灣地緣有聯結的地名或人名,難道這四位人物與海軍或臺灣沒有關係嗎?還是說只是為反而反,或是急於「去中國化」、切割臺灣與中國的關係?

而被民進黨「立委」蔡適應點名的陳慶堃與梁天價都是在1949年時隨蔣赴臺。陳慶堃,廣東人,為了表彰他在國共內戰時的功勞,國民政府授予他青天白日勳章,是國民黨在大陸時期頒發的最後一次。梁天價,四川人,在1954年的鯁門島海戰中立功而獲得青天白日勳章。

軍艦更名事件不是頭一次……

其實,民進黨「立委」在類似事情上不斷搞小動作、翻新花樣,並非第一次。為了軍艦命名,「立法院」上演的鬧劇可不少。

2014年時,臺灣海軍沱江艦的命名問題成為「立法院」炒作的話題。

當時,民進黨「立委」蔡煌琅在「立法院國防委員會」質詢時表示,早在2005年「立法院」就已通過決議,海軍艦艇的命名要以臺灣人名、地名來命名。「立委」江啟臣則詢問,沱江艦已完成命名,將來有辦法改嗎?時任臺灣「國防部長」嚴明回答稱,如果「立法院」決議通過就改,但他希望不要更改。

此事發生後,有臺媒發表評論細數因炒作軍艦命名所發生的「囧事」。

評論稱,臺灣海軍艦艇命名曾經歷過不同年代的改變,如蔣介石國民政府遷臺時正值「反共抗俄」的高潮,當時命名的艦艇都十分肅殺,諸如上世紀五十年代臺灣的魚雷艇隊命名為:「復仇」、「雪恥」、「反攻」、「掃蕩」、「復國」、「建國」。

但從1990年代後,臺灣自造的「成功級」艦艇與向法國採購的「拉法葉艦」命名就變為以人名、地名命名,包括「成功級」的成功、鄭和、班超、子儀、繼光、張騫與田單等,此外「拉法葉艦」以中國大陸地名命名的康定、西寧、昆明、迪化、武昌與承德。

然而這種以中國歷史人物及大陸地名命名的方式,到了民進黨執政時,惹毛了綠營「立委」,因此當年他們提出艦艇要以臺灣的人名、地名來命名的要求,並列入「立法院」決議事項,不過這是預算附帶決議案不是主決議,所以不是非常具有約束力。

這個艦艇命名「本土化」政策,當年還鬧了一個笑話,海軍「拉法葉」戰艦中的「康定、西寧、武昌」,在當年竟然有「立委"公開要求"國防部」將它們改為「雞籠、鹿港、打狗」。這一提議不僅讓其他「立委」看得直搖頭,連軍方都對這種被臺灣正名「正」昏頭的「立委」也感到無語問蒼天,只能苦笑以對。

不過艦艇命名「本土化」,確實有重新命名的前例,包括自美採購的四艘紀德艦,原本是命名為「紀德、明德、同德、武德」,以彰顯海軍「以德為本」的忠義軍風。但因為「紀德級」軍艦是在「扁政府」任內接回,在命名「本土化」政策的推動下,就被改成「基隆、蘇澳、左營、馬公」。

據悉,臺灣海軍軍艦命名有些是有傳承和級別的,諸如「陽」字級、「江」字級,也有創新命名的「成功級」、「紀德級」、「拉法葉級」是依人名與地名命名。但依海軍艦艇的命名原則,「沱江艦」這類三級艦是以「江」字號來命名,軍方擔心臺灣除「淡江」之外,幾乎無「江」可以讓12艘「沱江級」軍艦命名,所以當時軍方認為對於沱江級軍艦命名,要全數改為臺灣本土地名命名有其難度。

(註: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連結查看「中華民國海軍艦艇列表」)

文/觀察者網 朱敏潔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臺軍軍艦命名被迫「去中國化」,「銘傳」與「逢甲」或遭改名
    這兩艘巡防艦原訂艦名「銘傳」與「逢甲」,但因有綠營「立委」反對,可能在接收前夕再度更名。到底臺海軍的軍艦是如何命名的,多年來又有什麼軼事呢?蓋瑞號巡防艦這項軍購案起源於2012年,美國國防部告知臺當局,有4艘多餘的派裡級可釋出。
  • 派裡級軍艦命名 「銘傳」「逢甲」恐有變數
    臺灣地區向美國採購的派裡級軍艦命名一波三折,繼馬時代將接收兩艘美艦命名為「葆楨」、「福星」,因故改為「銘傳」、「逢甲」之後,在新當局上任後,在民進黨「立委」要求下,恐又有變量!     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質詢指出,臺方方購買二艘「派裡級巡防艦」,上月中旬已派員赴美接艦,預估後年第三季成軍。
  • 臺軍艦命名「去中國化」 藍營高層:乾脆叫「水扁艦」
    參考消息網2月21日報導 臺媒稱,臺灣海軍向美國採購的兩艘佩裡級護衛艦,下月就要進行移交,原本這兩艘戰艦被命名為「銘傳」與「逢甲」,但卻傳出「民代」幹擾,覺得取名跟海軍無關,艦名生變數。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2月20日報導稱,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在社交媒體「臉書」批評,「綠委」認為命名與中國大陸有關係,乾脆更改命名為「水扁」和「淑珍」,不但跟水有關且是一對「水鴨」。雖然這兩艘戰艦與臺海軍現役的「成功級」並無差別,但兩艘艦配有SQR-19A反潛聲吶,將可以提升臺海軍的反潛能力。
  • 臺當局不再用大陸地名命名軍艦……
    在16日的臺灣「立法院」質詢會上,有關臺灣軍艦如何命名的問題引發關注。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立委」蔡適應16日詢問臺海軍計劃建造的幾種新型艦艇,包括「沱江」級飛彈巡邏艦的量產以及兩棲船塢運輸艦等,命名作業是否已經啟動?
  • 臺當局在軍事上搞「去中國化」,不再用大陸地名命名軍艦
    在16日的臺灣「立法院」質詢會上,有關臺灣軍艦如何命名的問題引發關注。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立委」蔡適應16日詢問臺海軍計劃建造的幾種新型艦艇,包括「沱江」級飛彈巡邏艦的量產以及兩棲船塢運輸艦等,命名作業是否已經啟動?
  • 臺灣斥巨資買來兩艘美國二手「老爺艦」,艦齡30年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臺灣向美國採購的兩艘「佩裡」級護衛艦「銘傳」與「逢甲」歷經兩個多月航程,繞了半個地球,13日駛進高雄左營軍港。臺媒歡呼「反潛戰力得到進一步強化」,有軍事專家認為,「佩裡」級護衛艦能夠幫助臺灣提升一點戰鬥力,但總體來說是一款非常落後的軍艦,不過也絕非防禦型武器。因此,這一事件嚴重違反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大陸一定堅決反對。13日上午,「銘傳」艦首先緩緩進入高雄左營軍港,隨後是「逢甲」,臺軍方安排兩艘拖船噴水迎接。因適逢「母親節」前夕,軍方特別安排接艦官兵家屬到碼頭迎接。
  • 軍艦命名也要「去中國化」 「綠委」建議以臺灣的相關名稱命名
    張哲平 據臺媒報導 臺灣海軍沱江級巡邏艦量產型首艦「塔江艦」15日下水,該艦是以臺灣臺東縣塔瓦溪為名。對於軍艦命名,民進黨「立委」羅致政16日在「立法院」質詢時建議,期盼未來臺灣陸續成軍的軍艦,可以臺灣的相關名稱命名,甚至舉辦活動讓民眾參與、票選,也避免再與大陸軍艦出現同名的情形。臺灣「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表示,此辦法可以。
  • 國防部回應中國航母編隊過航臺灣海峽遭美艦跟蹤
    中新網7月20日電 據國防部網站消息,針對臺媒有關中國航母編隊過航臺灣海峽遭美軍艦跟蹤的報導,國防部新聞局20日表示,中國軍隊對當面海域的情況保持著全程監控和有效處置。中新社記者 謝光磊 攝有記者問: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遼寧號航母編隊過航臺灣海峽期間,美軍驅逐艦也駛入臺灣海峽,對中方編隊進行全程跟蹤。請予以證實。國防部新聞局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導。中國軍隊對當面海域的情況保持著全程監控和有效處置。
  • 臺軍等了20年的美制戰艦低調抵達臺灣
    美國在2014年向臺灣軍售的兩艘「佩裡」級護衛艦,本周即將低調抵達臺灣高雄軍港。臺灣向美國採購的兩艘二手「佩裡」級艦,預計在本周六(13日)抵達高雄左營軍港,臺灣海軍將辦接艦儀式邀請官兵家屬參加,並擇日舉行成軍典禮。
  • 兩岸軍艦都以大陸城市命名 至少四艘「撞名」
    (圖片來源:中國國防部網站)海外網2月6日電 自1月初遼寧艦穿越臺灣海峽完成繞臺一周,解放軍海軍的強大實力就備受臺灣媒體關注。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軍方官員5日指出,臺軍海軍現役拉法葉級軍艦也有一艘名為「西寧」艦,與中國國防部1月22日宣布正式加入人民海軍戰鬥序列的新型飛彈驅逐艦西寧艦同名。
  • 國防部:中方就加拿大軍艦過航臺灣海峽提出嚴正交涉
    10月29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記者:據媒體報導,加拿大防長本月稱,北約需要「監視」中國的活動,因為中國「在南海的表現令人擔憂」;另據臺灣媒體報導,加海軍飛彈護衛艦在中國國慶期間過航臺灣海峽。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吳謙:加拿大與南海地區遠隔萬裡。作為一個域外國家,加方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對中方進行無端指責,這種表現確實令人擔憂。我們也提醒加方,在鼓譟監視他國之前,先認真審視一下自己。
  • 國防部:中方就加拿大軍艦過航臺灣海峽向加方提出嚴正交涉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 梅世雄)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29日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就加拿大軍艦過航臺灣海峽向加方提出嚴正交涉。有記者問,據媒體報導,加拿大防長本月稱,北約需要「監視」中國的活動,因為中國「在南海的表現令人擔憂」;另據臺灣媒體報導,加海軍飛彈護衛艦在中國國慶期間過航臺灣海峽。
  • 美軍在臺灣海峽做出罕見動作!國防部強硬回應
    專家認為,此次美國以雙艦編隊穿越臺灣海峽是本屆政府執政漸近尾聲的一種絕望和破壞性舉動,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的談話旨在警告美國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不允許打擦邊球。12月31日,美國「麥凱恩」和「威爾伯」號驅逐艦以雙艦編隊方式穿航臺灣海峽。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就美艦穿航臺灣海峽發表談話,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
  • 臺灣各大學2011學年招收陸生名額出爐 逢甲最多
    中國臺灣網2月9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今(9)日公布核定2011學年臺灣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學生來臺名額,大學體系1123名,技職校院體系877名,兩者合計2000名。其中逢甲大學以74名拔得頭籌,臺灣大學以73名居次。
  • 美國軍艦欲停靠臺灣 臺當局急抱大腿表「感謝重視」
    海外網7月15日電 美國聯邦眾議院全院會議今天(15日)通過「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對於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及眾議院相繼通過決議,要求國務院同意美國艦靠泊臺灣適當港口,並同意臺灣軍艦靠泊太平洋司令部港口的申請
  • 臺灣銘傳大學拜會安徽高校:兩岸文化教育交流不能斷
    臺灣銘傳大學拜會安徽高校:兩岸文化教育交流不能斷 2017-04-臺灣銘傳大學校長特助、國際教育交流處處長劉廣華27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說。  當日,臺灣銘傳大學大陸教育交流處一行6人拜會安徽大學、合肥師範學院,就合肥師範學院「劉銘傳學院」2015級學生赴臺灣銘傳大學研習事宜進行宣講說明。
  • 美軍艦穿航臺灣海峽、軍機加大在臺海周邊活動頻率 國防部回應
    8月27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
  • 加拿大兩艘軍艦穿過臺灣海峽,一度「秀坐標」,還稱是正常操作
    此次是繼上個月23日兩艘美國軍艦之後,再次有外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據臺灣防務部門的消息稱,6月17日上午,加拿大海軍護衛艦「裡賈納」號(HMCS Regina,FFH-334)和補給船「阿斯泰裡克斯」號(MV Asterix)自南向北進入臺灣海峽航行,並於18日離開臺灣海峽進入東海。這是繼上個月23日兩艘美國軍艦之後,再次有外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
  • 川普籤署「臺灣旅行法」 中國外交部國防部接連表態:堅決反對!
    參考消息網3月18日報導外媒稱,川普16日籤署了鼓勵美國和臺灣地區派遣高級官員互訪的法案,此舉激怒了中國。據路透社3月16日報導,此舉加劇了貿易問題造成的中美兩國緊張關係。16日早些時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重申北京反對這項法案,並敦促美國信守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停止美臺官方往來。報導稱,在川普籤署這項法案後,中國大使館發表聲明說,這個法案的條款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損害了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聲明說:「中國對此強烈不滿並堅決反對。」聲明還敦促美方「停止美臺官方往來和提升實質關係」。
  • 美國軍艦將可停泊臺港口?張顯耀:憂心臺灣淪為籌碼
    前臺灣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張顯耀(圖片來源:中評社)【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28日完成審議「2018國防授權法案(NDAA)」允許美國軍艦例行性停靠臺灣港口。據香港中評社6月30日報導,美國參議院軍委會公布的「2018國防授權法案(NDAA)」提要中「支持盟友與夥伴」部分寫道,同意美國海軍軍艦例行停靠在臺灣高雄或其他任何適合的港口,並允許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接受臺灣提出的進港要求。該法案指,美方應指示「國防部」落實以技術協助支持臺灣發展水下作戰能力上的努力,包括載具與水雷;美國國會並聲稱,「美國應加強與臺灣長期的夥伴關係與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