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第十屆杭州西湖國際博覽會開幕式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現場揭曉了西溪「三堤十景」景名。
這場開始於今年7月17日的評選活動,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問計於民的又一大舉措。
最初,經市民投票、專家評審,從西溪50個候選景點中選出了12景。在此基礎上,9月15日開始,評選委員會陸續向杭州50萬家庭投遞了印著西溪三堤十景候選景名的明信片,請大家參與評選;截至10月5日,西溪「三堤十景」評選共收到選票238686張,網絡點擊量突破570萬次……
更重要的是,據測算,為期三個月的評選活動,至少為西溪增加了超過20萬的遊客。
王國平書記高度評價此次評選,「這次活動參與度之高、影響面之廣、評選效果之好,都超過了預期。通過這項活動,西溪作為杭州改革開放30年的一項成果,展現在了世人面前。」
三堤
【福堤】
一條南北向長堤,全長2300米,寬7米,位於蔣村港西面、深潭口港東面,自南向北貫穿了整個西溪國家溼地公園,堤上有六座「福」字橋,分別為元福橋、永福橋、慶福橋、向福橋、廣福橋、全福橋。
【綠堤】
一條東西向長堤,全長1600米,寬7米,兩側多接魚塘。綠堤穿越西溪核心保護區,自西向東串起溼地生態植物園和溼地生態主要科研科普項目,是西溪一條生態堤。
【壽堤】
位於五常港東側,南北走向,全長約3600米,寬4.5米,是西溪溼地中最長的一條堤。兩岸縱橫交錯的水域和生長百年的樹木,形成生態美景。
十景
【秋蘆飛雪】
秋雪庵,始建於宋,取「秋雪濛釣船」詩意,題名「秋雪」。自宋而元、明、清,屢有興廢。2005年,秋雪庵重建,是西溪景區內唯一需舟才能到達的景點。
【火柿映波】
柿子,被民間譽為長壽樹,一到秋季,西溪水岸,紅柿萬株,紅果纍纍,綴滿枝頭,鄉村田園景色展現眼前,風情別樣。
【龍舟勝會】
相傳清乾隆帝南巡江南,曾在深潭口觀賞蔣村龍舟,欣然名之「龍舟勝會」,自此西溪龍舟聲名遠播。2008年,五常龍舟勝會作為民俗類端午節組成部分,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蓮灘鷺影】
蓮花灘生態保護區位於西溪腹地,是西溪主要觀鳥區,植被豐茂,綠水環繞,鷺鳥飛翔天際,鳴禽宛轉叢林,生機盎然,野趣紛呈。
【洪園餘韻】
明尚書洪鐘晚年歸隱西溪五常,建洪園,此後洪氏家族在五常繁衍生息數百年,湧現出洪昇等一批歷史名人。
此次復建,盡現園內峰石崩雲、花木扶疏勝景,體現寧靜淡泊、遠離喧囂的歸隱文化。
【蒹葭泛月】
位於五常港東御田裡,一曲溪流一曲煙,月夜泛舟蘆港,四望茫無邊際,晶光搖曳,皎潔炫目,月明溪動,光漾天際。
【漁村煙雨】
地處西溪腹地,原為西溪自然村落,2005年西溪一期綜保工程中予以修繕,有西溪釀酒、婚嫁、桑蠶、漁耕等民俗農事展示及餐飲設施。
【曲水尋梅】
西溪梅墅位於西溪溼地公園東南片,周邊梅花成林,渾然樸野,是西溪主要賞梅區之一,重現「雪香深處是西溪」意境。
【高莊宸跡】
高莊始建於清順治十四年(1657)至康熙三年(1664)間,是清代高士奇在西溪的別墅,康熙南巡時,曾臨幸山莊。
現恢復的高莊由高宅、竹窗、捻花書屋、桐蔭堂、蕉園詩社等建築組成。
【河渚聽曲】
河渚是西溪溼地一處古地名,在西溪東北。恢復的河渚街是遊客休閒、購物的場所,展示西溪特有的民俗文化和西溪物產等。(本站編輯 徐墉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