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總平面圖。記者吳偉洪攝
粵港澳三地守望25年的「中國第一橋」———港珠澳大橋今日將在珠海舉行動工儀式,首先開工的項目將是珠澳口岸人工島,這標誌著世界最長的跨海跨境大橋建設正式啟動。面對這一利好消息,接受記者採訪的多位人士表示,大橋建成後將大大改善目前的三地交通格局,促進三地經濟圈的形成,開創粵港澳合作新格局。北京師範大學不動產學院副教授黃興文更表示,大橋建成後「香港上班、珠海居住」的夢想將會變成現實。
珠海將「一步入豪門」在國務院通過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珠海在國家戰略層面首次被定位為珠三角西岸核心城市。但作為濱海城市的珠海,卻沒有「舟楫之利」,而且「手無寸鐵(路)」,成了交通「盲腸」。
中投顧問交通行業分析師蔡建明認為,珠海要成為西岸核心城市,首要戰略目標就是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珠海試圖以「一橋、雙港、三鐵、八高速」打通珠海的奇經八脈。正在建設的廣珠鐵路將點活珠海港,形成一條與廣州到深圳、香港一樣強大的客貨運輸走廊,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將完全改變珠海在華南經濟圈中的地位,「一步入豪門」。
北京師範大學不動產學院副教授黃興文表示,大橋建成後「香港上班、珠海居住」的夢想將會變成現實,而港珠澳大橋對珠海城市價值的提升,首先會在地產方面最先體現。有關統計顯示,港珠澳大橋與廣珠城際軌道、廣珠鐵路等項目持續刺激珠海房地產業。
珠海正在利用港珠澳大橋,促成經濟騰飛,並提出「大投入快發展、調結構優發展。」港珠澳大橋、橫琴島、廣珠鐵路、航空產業園、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等重大項目紛紛上馬。今明兩年重點「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發展轉型」,計劃投資3169億元,建設「十大重點工程」,啟動67個項目,超過改革開放30年來全市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總和。有關人士評價,彷徨多年的珠海人,仿佛找回了初創特區時的感覺,激情迸發。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