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9 日下午
在簡州新城吉利學院項目門口
轄區民警駕駛車輛經過全車消毒
車內人員逐一測量體溫
登記詳細信息後,進入了施工現場
隨後,一堂防控專業課在施工場地的臨時院落裡開講,分散坐在院壩裡的施工方各小組負責人,逐一介紹自己所在小組的復工人員情況、日常管理及防控工作等。
「不在會議室裡,儘量選擇敞開的場所。」派出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是一手抓復工、一手抓防控的常態化工作:送防控知識到工廠、工地,常態化指導與監督。
而對於工地來說,早已有信心和實力,上好每一堂「防控課」。
吉利學院項目施工現場責任方、成都銘福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程遠付表示,籌備復工初期,項目建起疫情防控體系,設置防控辦公室,他本人任組長。「嚴格按照相關要求,落實各項防控工作,包括工地也是封閉式施工,進入任何施工點位,都需要開具相應的通行證明。」
對企業而言,復工面臨的疫情威脅,是無法迴避的風險,復工復產後的戰「疫」是另一階段的全民之戰。記者從簡州新城管委會了解到,為了服務好企業的防控工作,管委會的工作組每天上門,服務與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程遠付表示,為杜絕輸入性疫情,目前吉利學院建設工地的工人均來自成都及周邊地方。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階段,簡州新城堅持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為前提,有序有力推進項目和企業復工復產,奏響了東部新區重點項目建設的「復工進行曲」。
在龍馬湖公園的施工現場,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簡州新城龍馬湖公園市政基礎設施項目經理孫建波靠近入口閘門,他的頭像立刻出現在閘口的顯示屏上,姓名、入場時間等信息核對完畢後,閘門為他打開,實名信息同步錄入系統。在龍馬湖公園施工項目現場,每個入場的工人都和孫建波一樣,必須通過實名認證。
「實名制管理」,是該項目疫情期間復工管理的常態化手段之一。孫建波說,「通過實名制進出,對每一個工人的情況有更加詳實的追蹤。」他介紹,除此之外,為保證員工兩點一線的工作路徑,項目在復工初期,為本地工人提供專線客車,往返於項目和工人的家,「我們的班車會到員工家門口接」。
據了解,簡州新城管委會也積極行動,促進在建項目「需求端」與農村閒置勞動力「供給端」的精準對接,幫助企業就近落實工人300餘人,部分解決龍馬湖等項目「用工難」問題。截至目前,簡州新城在建項目復工23個、復工率88%;工業企業復工36家、復工率90%,規上企業復工率100%。
來源 見證龍泉驛
成都發布編輯 北小花
眾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