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2020年12月1日報導稱,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長期持續的致命衝突中,另一場衝突正在悄悄傷害這個喜馬拉雅地區的居民:人與野生動物之間的衝突。除特別說明外,本組圖片均拍攝於2020年8月和9月,拍攝地點為印控克什米爾主要城市斯利那加郊區,經常受到野生動物襲擊的村莊。
根據官方數據,在過去五年裡,在著名的克什米爾山谷,廣袤的高山森林、相連的溼地和水域發生的野生動物襲擊,造成至少67人死亡,940人受傷,這一地區以田園風光著稱,也因印度軍隊與叛軍之間長達數十年的武裝衝突而聞名。圖為在印控克什米爾斯利那加郊區,一名男子牽著兩個孩子的手走在路上。
喜馬拉雅黑熊是這一問題的核心。專家表示,超過80%的傷亡是由黑熊襲擊造成的。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斯利那加郊區的達奇甘國家公園(Dachigam National Park),一隻黑熊在它的圍欄內打呵氣。
2020年2月24日,58歲的克什米爾婦女薩裡瑪·巴諾(Saleema Bano)在斯利那加郊區的家中接受拍攝,此前她從一隻野熊的襲擊中倖存下來。巴諾說,當她和女兒在田裡幹活時,這隻熊襲擊了她,導致她失去了左眼。
曼佐爾·艾哈邁德·達爾(Manzoor Ahmad Dar)被熊襲擊受傷,躺在蚊帳裡休息。2020年8月,一頭黑熊在達爾的菜園裡撲向了他。達爾頭部嚴重受傷,仍在康復中。
穆罕默德·雅格布(Mohammad Yaqoob)從一隻野熊的襲擊中倖存下來,「當時我和牛在我家附近,突然一隻熊從森林那邊過來,向我撲來。我當時帶著一條狗,這救了我。不幸的是,我的右腿受傷了,這使我終身殘疾。」
古蘭姆·莫希登·謝赫(Ghulam Mohideen Sheikh)在自己家外遭遇野熊襲擊後倖存。
14歲的克什米爾女孩穆斯坎(Muskan)在她家門外展示一把斧頭,這是一家人晚上出門保護自己免受野生動物傷害時隨身攜帶的。
穆罕默德·西迪克·庫馬爾(Mohammad Siduiq Kumar)在被熊襲擊中受傷。他是一個賣蔬菜的老人,當時帶著餵牛的飼料回家。
祖利卡(Zulikha)展示了她丈夫艾哈邁德(Showket Ahmad)的照片,艾哈邁德在2019年被熊殺死。
一名克什米爾婦女扎姆魯達(Zamrooda)和她2009年從豹子的襲擊中被救出來的兒子薩希爾·馬吉德(Sahil Majeed)。姆魯達說,2009年,她的兒子薩在村子裡被豹子咬傷,她不顧傷口和不斷流血,與豹子搏鬥,並把他從豹子嘴裡拖了出來。
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斯利那加郊區的達奇甘國家公園(Dachigam National Park),一隻豹子從圍欄內的樹上向外看。
坐落在山峰和高原之間的克什米爾見證了人們使用土地方式的迅速變化。廣闊的稻田已基本上變成了蘋果園,在溼地和森林地區周圍出現了新的社區,森林砍伐和氣候變化更是雪上加霜。圖為2019年8月4日,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斯利那加郊區,在一次野熊襲擊中倖存的索菲(Ali Mohd Sofi)在自己家外餵羊。
專家說,反過來,動物也在接近人類的居住地尋找食物和庇護所,導致襲擊事件急劇增加。圖為在印控克什米爾斯利那加郊區,穆罕默德·尤尼斯(Mohammad Younis)和他的狗巴魯(Balu)站在家門口,那裡有幾起野生動物襲擊村民的報導。
「動物們也接受了這種變化。」 克什米爾野生動物主管拉希德·納卡什(Rashid Naqash, Kashmir)說,「有趣的是,它們很容易在人類定居的果園和森林山麓找到食物和住所。」圖為兩名兒童在斯利那加的家中玩耍,那裡有幾起野生動物襲擊村民的報導。
納卡什說,以前,黑熊通常會在冬天進入冬眠。「但現在它們即使在嚴冬也很活躍,而且全年都在覓食。」圖為斯利那加郊外的達奇甘國家公園裡的一隻空熊籠。
由於緊張的安全局勢和印度軍隊在森林地區的存在,動物偷獵幾乎停止,野生動物數量增加,衝突也因此加劇。美聯社指出,熊很容易從軍隊營地的廚房垃圾中獲取食物。圖為在印控克什米爾斯利那加郊區,一位年老的克什米爾村民拉爾·丁(Lal Din)從他家的窗戶向外看。
動物們也發現他們的棲息地在山區被破壞了,那裡有數千英裡的帶刺鐵絲網縱橫交錯,還有成千上萬的印度軍隊巡邏。圖為在印控克什米爾斯利那加郊區,穆罕默德·尤尼斯(Mohammad Younis)和他的親戚拉爾(Lal)在出門時用手機當手電筒。達德霍爾村經常受到野生動物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