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口述橫渡臺灣海峽背後的故事 本命年橫渡中國三大海峽

2020-12-13 北晚新視覺網

2014年9月16日,橫渡臺灣海峽的想法,其實是在36歲那個本命年產生的,那一年我橫渡了渤海海峽。在成功橫渡之後,我就想起小時候上學,聽老師講中國有三大海峽——渤海海峽、瓊州海峽和臺灣海峽,恰好我橫渡瓊州海峽那一年是24歲,也是一個本命年。於是我就想,如果能夠在人生的本命年裡橫渡完中國的三大海峽,應該是一件挺有意義的事情。

張健,北京人,1964年出生。現任北京體育大學戶外運動中心主任、社會體育教研室主任。2005年,我國第一支公開水域遊泳隊伍——張健橫渡隊成立,由多名國家級運動健將組成,張健擔任橫渡隊總教練,橫渡隊陸續開展了渤海海峽、英吉利海峽、伶仃洋等海峽和國內數十次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橫渡等活動。

於是在橫渡渤海海峽成功後的十幾年裡,我一直致力於橫渡臺灣海峽的準備工作,從諮詢到籌備,在我48歲的那個本命年,我確實也嘗試了可能性,但最後還是因為方方面面的原因沒能成行。今年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為湖南衛視和臺灣中天電視臺在兩岸做了大量的工作,人力、物力、財力等等,終於把這件看似不太可能做成的事兒做成了。

其實這一次籌備的難度還是挺大的,就舉一個例子,在出發的前一天,這次橫渡的有些手續還沒有完成,幾乎是一拿到手續就立即出發了。而橫渡一開始計劃是72個小時完成,最後總共用了97個小時,應該說過程中的困難比想像中多多了,就是最開始出發的那半天和即將上岸的那半天稍微順利一些。

那一夜是我整個過程中非常踏實的一夜,睡得不錯。

我們出發是在18日中午,相比之前幾天在臺灣訓練時的海上情況,這半天天氣情況還好。前幾天海面都是五六米的浪,這就是為什麼原定16日出發,最後推遲到了18日,而18號中午的風浪確實不大,我們半天就推進了40到50公裡,速度挺快,大家在這種情況下都非常樂觀,說可能用不了三天就到了,但是沒想到,一到晚上,風浪就大了,遊著就費勁了,加上有的選手比較年輕,夜裡沒有遊過,所以我就想到用張婕來遊一夜。

夜裡從3000多噸的保障船上,將選手用橡皮艇倒到接力點,在那麼大風浪的情況下,確實有很大的危險。我問張婕,「你能不能從晚上一直遊到明天白天?」我對張婕是非常了解的,因為在橫渡庫克海峽的時候,她就獨自承擔夜遊的任務,而且這個選手頭腦清晰,更何況出發前張婕也表達過一個人承擔夜遊的想法。因此當時我心一狠,就讓張婕去了。結果張婕一下子遊了7個小時。坦率地講說,那一夜是我整個過程中非常踏實的一夜,睡得不錯。最後張婕是第二天上午五六點天亮了之後上來的,遊的時間太長,脖子都磨破了,也被海蜇蟄傷了。

然而第二天上午,我們就遇到了麻煩,選手們遊了半天基本沒有怎麼前進,運動員們的情緒就有點不對了。那天下午的天氣也變得不好了,風浪越來越大,臨近傍晚臺灣海監方面通知晚上的風浪會有七八級,甚至到10級,提出先回臺灣,第二天再過來。他們說,在這樣的天氣條件下,小橡皮艇運送不了運動員,海監船也堅持不了。我那時候特別緊張,就問我們這條合富輪的船長:「10級風你頂得住嗎?」他說「我沒有問題。」我說能頂住就千萬別回去,因為一回去,這次就失敗了。

大家清點物資,看還有多少,夠不夠,然後我問誰能接著下水。當時的情況跟上戰場相似。

那天晚上風浪確實大,當時我的思想動搖得很厲害,心情很沉重。因為橫渡成功與否沒有關係,但如果跟我出來的這些小孩兒出了問題,那就是大事情了。所以我們那一夜只能在原地等,等風浪過去。因為臺灣的導航船回去了,我當時就給大陸方面打電話,問能否調大陸船過來導航。最後決定調船過來,但比較慢,這一等就從頭天晚上等到第二天下午了。按說船到了,靠過來交接運動員就行了,但是漁船一靠過來會把我們這條船撞得非常厲害,所以決定直接用我們乘坐的大船導航,我就問選手們,敢不敢從大船上直接跳下水遊泳。其實這樣也挺危險的,因為人容易被大船吸進去,所以我就和船長商量,選手跳的時候,大船就停車。船長60多歲,非常有經驗,也很幫忙。人家本來就是提供保障的,沒有義務給我們導航,結果人家很痛快地就答應了。

但下水後問題又來了,運動員不前進,還往後退。總裁判說,「這樣的話永遠到不了,能否改變策略,讓運動員半小時一換,衝刺過去?」但橫渡和登珠峰一樣,不是跑四乘一百米,上下船本來就費勁,人肯定遊不過水流,只能是耗著,等著水流變了,再前進,如果一直不變,那就沒有辦法了,這是人力抗不過去的,只能接受失敗。但因為總裁判是帶過公開水域的教練,他比我更懂競技,他的觀點得到了船長還有遊泳中心領導的肯定,都建議試試。第二天沒有遊第二輪的6個年輕小夥子做衝擊集團,半小時一換人,就這麼衝了3輪,個個都精疲力盡了。有的臺灣選手上來就不行了,我看著特別心疼。

這時候已經到第三天夜裡了,我的壓力就有點大了。大家拼得精疲力盡了,有的蟄傷了,有的磨傷了,而且我們大量的保障物資在臺灣的導航船上。我就讓大家清點物資,看還有多少,夠不夠,然後問誰能接著下水。當時的情況跟上戰場相似,看著大家都很辛苦,我又去找張婕了。我說,「你能不能再頂一下,這一夜咱倆負責,你前半夜,我後半夜,前面將士都不行了,已經到最後關鍵時刻了。」張婕確實非常令我感動,在磨傷和蟄傷沒有恢復的情況下,二話沒說就上了。本來我讓張婕遊到12點或1點就上來,後面我遊,但張婕一直咬牙遊到了兩三點鐘,就是為了讓我少遊點,一個人遊了五個鐘頭。後來我遊了後半夜到第四天上午,那時情況已經稍微好轉了,逆流衝過去了,我又做運動員工作,說咱們大概今天就能到了,最後一下子,問大家能否打起精神再衝一下。這時候運動員都表現出了頑強的意志品質,而在第四天快到岸邊的時候,漲落潮變了,結果我們1點多順利到達岸邊。

【相關連結】張健和張健橫渡隊壯舉

·1988年3月21日,張健經過9小時12分橫渡了29.5公裡的瓊州海峽,開創了橫渡瓊州海峽的壯舉,被譽為「橫渡海峽的中國第一人」。

·2000年8月8日至10日,張健用時50小時22分,成功地橫渡123.58公裡的渤海灣,創造了男子橫渡海峽最長距離的世界紀錄。

·2001年7月29日,張健以11小時56分,橫渡33.8公裡的英吉利海峽,成為完成這一傳統海峽橫渡活動的中華第一人。

·2001年8月28日,張健在超低水溫下,歷時1小時5分,橫渡了我國著名的長白山天池,橫渡距離為3.5公裡,成為橫渡天池的第一人。

·2002年8月3日,張健歷時12小時1分,徵服了我國最深的淡水湖雲南撫仙湖,橫渡距離34.2公裡。

·2003年8月2日,張健克服了海拔高、水溫低、紫外線照射強、湖水鹽份腐蝕性強等困難,用時8小時52分,橫渡了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橫渡距離為26.2公裡。張健打破了「海拔最高的橫渡」和「紫外線照射最強的橫渡」兩項世界紀錄。

·2004年5月25日,張健成功穿越世界第一長地下暗河遼寧本溪水洞,折返距離5600米,用時1小時39分鐘,實現了本溪水洞被發現以來,無人嘗試遊泳的歷史。

·2005年9月22日,張健用時10小時43分鐘成功橫渡伶仃洋,橫渡距離為40公裡。

·2005年由多名國家級運動健將組成了張健橫渡隊,2006年4月26和27日,張健橫渡隊在湖北長陽縣,用時22小時成功縱渡了長度達150公裡的清江,創下了國內以接力形式完成的遊程最長的紀錄。

·2006年7月29日,張健橫渡隊用時2小時38分遊完8公裡,成功遊渡內蒙古中部最大的內陸湖岱海。

·2007年2月25日,張健橫渡隊歷時8小時3分鐘,橫渡30公裡的庫克海峽,改寫了從無華人徵服該海峽的歷史。

·2007年8月25日,張健橫渡隊歷時7個小時,成功完成全長35公裡的中國最大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的南北橫渡,打破了此前張健在雲南撫仙湖創造的32公裡長距離遊泳紀錄,創造了當時國內橫渡內陸淡水湖新的最長紀錄。

·2008年8月2日,張健率領張健橫渡隊挑戰全國八大水庫之一「漳河水庫」,全程10公裡。

·2009年8月15日,張健率張健橫渡隊成功橫渡廈金海峽。參加橫渡活動的選手共100名,分別由大陸和臺灣各派50名選手。

·2010年8月9日,張健經歷36小時30分鐘,成功橫渡亞洲第一大淡水湖黑龍江密山興凱湖,成功創造了人類橫渡最長距離淡水湖的新紀錄。

·2011年7月9日,張健橫渡隊完成了喀納斯湖橫渡,創造了人類低水溫長遊的新紀錄,這也是人類首次進行喀納斯湖橫渡的挑戰。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李遠飛/文

相關焦點

  • 張健口述橫渡臺灣海峽背後的故事 本命年橫渡中國三大海峽
    2014年9月16日,橫渡臺灣海峽的想法,其實是在36歲那個本命年產生的,那一年我橫渡了渤海海峽。在成功橫渡之後,我就想起小時候上學,聽老師講中國有三大海峽——渤海海峽、瓊州海峽和臺灣海峽,恰好我橫渡瓊州海峽那一年是24歲,也是一個本命年。於是我就想,如果能夠在人生的本命年裡橫渡完中國的三大海峽,應該是一件挺有意義的事情。
  • 大海為證--張健領銜兩岸健兒橫渡臺灣海峽後記
    13時30分,被譽為「中國橫渡第一人」的張健,攜手兩岸遊泳健兒以接力的方式,從臺灣新竹南寮看海公園入水,在遭遇了逆流、潮汐、大風等極度複雜的海況下,歷經5天4夜97小時的艱難挑戰,終於成功到達目的地—平潭龍鳳頭海灘,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橫渡臺灣海峽的壯舉。這場經歷時間長、過程風險大、參與隊員多、蘊含意義深的泳渡活動,創造了人類體育運動史的又一奇蹟,促進了兩岸同胞情感的深度融合。
  • 兩岸「泳士」首次成功橫渡臺灣海峽
    22日13時07分,14名兩岸遊泳健兒手牽著手走上平潭龍鳳頭海灘的沙灘,完成了人類首次橫渡臺灣海峽的壯舉(上圖,吳恩兒攝)。13時許,在離龍鳳頭沙灘還有300米的地方,14名參與橫渡臺灣海峽的遊泳健兒集體下水,在「橫渡第一人」張健的帶領下,向龍鳳頭沙灘遊來。
  • 兩岸"泳士"橫渡臺灣海峽 "中國橫渡第一人"領銜
    兩岸"泳士"橫渡臺灣海峽 "中國橫渡第一人"領銜 2014-08-14 10:16:05、英吉利海峽,被譽為「中國橫渡第一人」的張健將率隊攜手臺灣遊泳健兒,以接力的方式,從臺灣新竹橫渡至福建平潭。
  • 「人類首次橫渡臺灣海峽紀念碑」福建平潭揭幕
    為紀念2014年「橫渡第一人」張健率隊成功橫渡臺灣海峽,進一步推進平潭水上運動項目發展,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日前在橫渡勇士的起水點——龍王頭海灘建立了一座「人類首次橫渡臺灣海峽紀念碑」,參與此次橫渡接力活動的14位勇士的姓名也永遠鐫刻在紀念碑上。
  • 張健成為橫渡英吉利海峽中國第一人(附圖)
    新華網英吉利海峽7月29日電:清晨6點30出發,下午6點26分登陸。來自北京的張健今天用11小時56分鐘的時間成功地從英國的多佛遊到法國的加來海岸,成為第一位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的中國人。在英國海峽遊泳協會秘書長鄧肯導航船的引導下,張健克服了暗流、低溫、水中生物困擾等多種不利因素,成功抵達了法國海岸。
  • 十四泳士橫渡臺灣海峽 防鯊防水母「武器」護航
    14名兩岸遊泳健兒從臺灣新竹南寮漁港啟程,挑戰約130公裡的臺灣海峽,預計經過72小時不間斷泳渡後,將抵達平潭龍鳳頭海域的海灘,創造人類長泳史上的又一奇蹟。  諸多挑戰當前  臺灣海峽曾被稱為「黑水溝」,水流湍急洶湧,是世界上最具挑戰難度的海峽之一,而徵服「黑水溝」也一直是兩岸橫渡愛好者的終極目標。數十年來,兩岸的遊泳健兒曾多次向臺灣海峽發起挑戰,卻均未能成功。
  • 兩岸「泳士」首次成功橫渡臺灣海峽
    原標題:兩岸「泳士」首次成功橫渡臺灣海峽   本報訊(記者 王鳳山 吳恩兒)「近了,近了!成功了,成功了!」22日13時07分,14名兩岸遊泳健兒手牽著手走上平潭龍鳳頭海灘的沙灘,完成了人類首次橫渡臺灣海峽的壯舉(上圖,吳恩兒攝)。
  • 兩岸"泳士"挑戰極限創歷史 張健率隊首次橫渡臺灣海峽
    中國臺灣新竹下水,福建平潭上岸,此次領銜的是中國橫渡第一人的張健,他率領12位「泳士」,原計劃挑戰三天三夜日夜不間斷橫渡臺灣海峽,雖然最初的目標是72小時,不過最終時間因颱風、大雨等因素超過了4天。最後,當他攜眾「泳士」上岸時,這位享譽世界的老橫渡者熱淚盈眶,他們由此成為人類歷史上首次成功橫渡臺灣海峽的英雄。
  • 橫渡臺灣海峽 兩岸遊泳健兒信心滿滿(圖)
    原標題:橫渡臺灣海峽 兩岸遊泳健兒信心滿滿(圖)(圖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8月18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兩岸14名遊泳健兒攜手橫渡臺灣海峽,18日下午12時30分由新竹南寮漁港出發後,由臺灣好手蘇子傑擔任首棒挑戰選手,其餘13名遊泳健將則象徵性陪同蘇子傑遊完前300米後,一同搭乘遊艇返回合富快輪,為接棒工作準備。
  • 這個杭州人本月要用風箏衝浪橫渡臺灣海峽
    文/劉輝    早在2001年,國內就已經有體育教師張健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挑戰。當年張健花了12小時用臂膀遊過英吉利海峽,現在,橫渡海峽又有了新的方式。這次的挑戰者是一名經濟學碩士,他將用風箏作為自然動力,以衝浪的方式橫渡臺灣海峽。
  • 兩岸遊泳健兒新竹下水 首次接力橫渡臺灣海峽
    人民網新竹8月18日電(記者吳亞明、陳曉星)今天中午12時40分左右,來自海峽兩岸的14位遊泳健兒從臺灣新竹的南寮漁港下水出發,將以接力形式橫渡臺灣海峽,到福建平潭島龍鳳頭沙灘上岸。如果挑戰成功,這將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橫渡臺灣海峽活動。 此次橫渡臺灣海峽活動,兩岸各有7名選手參加,每人遊3個小時後替換。
  • 張健率隊橫渡臺灣海峽 兩岸14位勇士挑戰極限
    張健率隊橫渡臺灣海峽 兩岸14位勇士挑戰極限 2014-08-19 16:34:30,臺灣海峽從未有人成功泳渡。昨天,曾成功橫渡渤海海峽、英吉利海峽,被譽為「中國橫渡第一人」的張健,領銜兩岸12位勇士,從臺灣新竹下海,他們以接力的形式將泳渡至福建平潭,挑戰人類泳渡海峽極限。  此次由中國遊泳協會、中華臺北成人遊泳協會聯合主辦的活動,大陸和臺灣分別派出6名隊員和1名替補隊員、共計14人參加挑戰。
  • 14泳將接力橫渡臺灣海峽 被贊兩岸體育交流典範
    14泳將接力橫渡臺灣海峽 被贊兩岸體育交流典範 2014-08-18 19:50:34中新社新竹8月18日電(記者 林永傳 黃少華)18日中午,臺灣新竹南寮漁港,風和日麗、豔陽高照。
  • 中國六勇士將接力橫渡英吉利海峽
    近日中國橫渡勇士將於九月中旬第一次組隊接力橫渡英吉利海峽,他們是來自江西南昌的金康洋(2011年6月10日橫渡瓊州海峽),山東德州的鄭平(2011年6月10日橫渡瓊州海峽),河南信陽的劉保國(2011年6月10日橫渡瓊州海峽),河北邯鄲的牛金龍(2013年5月20日橫渡瓊州海峽),貴州遵義的呂剛(2016年6月15日橫渡瓊州海峽),還有特意從澳洲雪梨過來的曹洋帆(中國赴澳大利亞留學生)將組成接力隊橫渡。
  • 首次"兩岸接力橫渡臺灣海峽活動"新竹下水 預計72小時抵閩
    原標題:首次"兩岸接力橫渡臺灣海峽活動"新竹下水 預計72小時抵閩  新華網臺北8月18日電(記者韓淼 陳鍵興)18日12時40分許,14名來自海峽兩岸的遊泳健兒從臺灣新竹南寮漁港出發,以接力形式挑戰橫渡臺灣海峽。   這是世界首次嘗試橫渡臺灣海峽的壯舉。據主辦方介紹,兩岸各有7名選手參加,每人遊3個小時後替換。
  • 珠海獨木舟探險者啟程 擬橫渡臺灣海峽(圖)
    ,13日他背著重達40千克的行李來到珠海九洲港乘船前往香港,計劃明天從香港乘早班飛機飛去臺灣,他此行是為明年橫渡臺灣海峽做準備。 冒韙 攝   中新網珠海8月13日電 (鄧媛雯 陳彥儒)中國海洋獨木舟探險記錄保持者閃米特再度啟程,13日中午兩點,他背著重達40千克的行李來到珠海九洲港乘船前往香港,計劃明天從香港乘早班飛機飛去臺灣,他此行是為明年橫渡臺灣海峽做準備。
  • 張健橫渡時吃什麼:每天四頓飯 以糖類食物為主
    晨報英國多佛爾23日專電為適應英吉利海峽的低水溫,張健到達英國多佛爾後,每天上午都在海港裡進行三至四個小時的適應性訓練。許多讀者都非常關心張健現在究竟在吃些什麼,既可以夠保障訓練,而且又能在橫渡的時候把自己的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為此,記者採訪了一同來到這裡的北京體育大學營養學專家曹建民教授。
  • 兩岸14位泳將接力橫渡臺灣海峽
    兩岸14位泳將接力橫渡臺灣海峽>/6) "← →"翻頁 8月18日中午,來自海峽兩岸各
  • 兩岸勇士成功泳渡臺灣海峽 將打造平潭橫渡基地
    歷史記住了這一刻,臺灣海峽記住了這一刻!  當總裁判周玉成正式宣布「橫渡臺灣海峽所有過程符合規定,橫渡成功!」的時候,標誌著兩岸泳士創造了一個「前無古人」的神話,他們將被永遠載入人類泳渡史冊。  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讓我們重溫這段一波三折的圓夢之旅。  8月18日中午12點30分,挑戰啟動,臺灣新竹港口海面平滑如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