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近年來,國內博物館不斷創新文博的展現形式,湧現出各類新玩法及故宮、陝西歷史博物館等一批「網紅」博物館,居民對相關主題遊的消費熱情也持續提升。
同程旅行日前發布的《中國博物館主題遊報告2020》顯示,人們對夜遊博物館的熱情大幅提高,2019年度全國主要(付費)博物館夜遊的客流量實現了27.6倍的增長。客流結構方面,「95後」「00後」等新生代消費者是博物館主題遊的主力軍,出遊時間主要集中在周末、暑期和法定假日。從主題內容來看,歷史類、科學類、人文類及專題類博物館人氣最高。
核心消費人群趨向年輕化
遊覽博物館的尖峰時段是什麼時候?來自同程旅行平臺的大數據顯示,近九成的博物館門票預訂是入園當天預訂的,預訂時間段集中在早上8點至中午12點以及下午2點至4點兩個時間段。2019年度,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重點博物館紛紛開啟夜遊服務,夜遊博物館迅速成為各地夜間文旅消費的一大熱點。來自同程旅行平臺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夜遊博物館的客流量實現了27.6倍的增長,主要得益於供給的大幅增加(2019年之前大部分博物館不開放夜間參觀)。
門票花費方面,2019年度付費博物館的人均門票花費為36.04元/人,與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從每周的具體入園時間來看,42.4%的客流量集中在周六和周日兩天,周一出遊的比例僅為1.2%,主要因為周一是大部分博物館的固定閉關維護日。
從全年每月份的客流分布情況來看,全國主要博物館在2月份、4月份、8月份和10月份存在顯著的客流波峰,尤其以8月份暑期的客流量最大。同程旅行的博物館主題遊大數據顯示,25歲以下的學生群體是各類博物館的核心客群,這也是博物館8月份客流量最大的原因所在。
與此同時,博物館的遊覽人群也出現了顯著的年輕化趨勢。上述報告數據顯示,(付費)博物館的核心消費人群年齡結構整體偏年輕化,其中,「95後」「00後」人群合併佔比31.6%,比例顯著高於其他年齡段,延續了往年的趨勢。博物館資源豐富的一線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成為主要的熱門目的地,其中包括了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西安、廣州等地。
歷史、科學、人文主題最熱門
近年來,國內博物館主題遊熱度整體呈上升趨勢,已經成為較為熱門的文旅消費領域。從同程旅行門票預訂情況來看,歷史類、科學類和人文類主題的博物館最受歡迎,同時,一些偏科教方向的自然、軍事等專題博物館的人氣也在快速上升。
2019年度,故宮博物院依然高居人氣指數榜第一名位置,與陝西歷史博物館、南京總統府(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等同為最具人氣的歷史類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等則是最具人氣的科學類博物館;中國海軍博物館、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等是人氣較高的專題博物館。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據悉,這一主題不僅反映了博物館對於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認識,更體現了當今世界多元一體、相互尊重、彼此借鑑、和諧共存的文明發展大格局。
當前,OTA正借力科技,為人們推出更多便捷的博物館服務。如同程藝龍以科技賦能博物館等文旅消費,旗下全域通產品可為城市各類博物館及各類文旅場館提供基於電子導覽、VR、3D及AI等新技術的智能化服務。攜程日前啟動「暢聽博物館」活動,面向用戶推出涵蓋全國百餘家博物館的語音導覽產品。疫情期間,多地博物館和旅遊平臺、直播平臺等推出的「雲遊博物館」服務,也讓人們得以足不出戶遊天下、覽古今。南方日報記者 鄭潔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