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假期,來一趟摩洛哥之旅 。說起來這個目的地的選擇也很隨性。想去一個欠發達地區體驗一下,就選擇了有點神秘感的 摩洛哥 。這次的行程定位還是比較豪華的, 摩洛哥整體消費水平不高,不需要過多的資金儲備還是能在這個國家好好享受一把的,再說我們出來玩真的很難得,一定要對自己好一點。
小編到了摩洛哥的時候是二月,不冷也不熱,基本上白天最高能到20度,絕對不是炎熱的 非洲 感。而且全程在沙漠都需要長袖,女生想在那飄逸一把基本不可能了。入夜後的沙漠確實需要羽絨服,這個時節是冬天的尾聲。 但這裡的天氣很多變, 比如我們在經過的路上,還有厚厚的雪沒有化。去沙漠的路上,也會經過阿特拉斯山脈的雪山,但在馬拉喀什、菲斯的白天都還是挺熱的。總之衣服多帶一點是沒有壞處的。
在飛機上就看到綠油油的 摩洛哥 ,從 卡薩布蘭卡 下來,出關花了大概一小時吧,這速度之慢也快趕上米國了。之後拿行李、機場用歐元換迪拉姆,這就會患上一個出國行的通病,很不方便,最好還是與朋友結伴而行哦,一下飛機就有一些人圍了過來,一直在推銷,我感受到了當地人的熱情與淳樸,就說多了有點點黃牛的感覺,講了好久才罷休,讓人感覺不太好。
出了機場,司機已經在出口處等我啦,他的同伴接了另一個中國家庭,看來假期來摩洛哥的人真的不少呢。之後就一路奔向索維拉,全程開的不算很快,窗邊的景色盡收眼底。我們出發已經3點半了,開到中間都已經天黑了。找到入口已經是將近8點了只能先尋找住的地方。不過最後是在麥地那邊上,看著便讓人心中湧起些許純真之感,並且走進住處非常方便。一路酒店住下來,經驗是如果你想住在老城裡,那也最好在靠近入口的地方,因為老城基本不能開車進去,可嘆行李得自己扛進去,司機可是幫了我的大忙。
這家酒店一進去就是撲面而來的法國 精緻氣息,一樓都是餐廳和酒吧,大家都在優雅地喝酒聊天,跟進老城那段破破的路感覺完全是兩個世界。家具精緻,燈光昏暗,感覺還挺好的。這裡的節奏相比於在我們城市總是奇慢無比的,會先讓你去客廳坐下,給你些點心和薄荷茶,然後他們慢慢登記,剛開始不習慣這效率,到後來發現就是這裡的套路,既來之則安之,就好好享用他們的薄荷茶吧。
房間也很精緻,就是小了點,思索著出去吃飯,在得到翻譯的幫助之後找了幾家,感覺在摩洛哥的街頭夜景是如此的美麗,星光燦燦這是在我們那裡看不到的景色,不得不說這裡是一個養心的地方,節奏很緩慢,我已經好久沒有享受過這份寧靜了。只是老城風光,還看不到海,有很多海鷗,不過對我們來說一切都是新鮮好玩的,賞心悅目。
休整完畢之後突然對摩洛哥的電影事業有點興趣,話不多說就即刻啟程,找了一個當地人在辛苦交談一番之後,明白了我的意思帶我去影視基地看看,就在附近。去到感覺就是個摩洛哥的橫店影視基地啊。裡面的影棚基本都是給一些中世紀題材準備的,《特洛伊》《 埃及 艷后》之類的,還有《prison break》也有在那裡取景。一個當地小哥帶我們一群人轉了一圈。裡面還有一些特別空曠的場地,據說是用來拍電影的恢弘打鬥場面的,確實能夠腦補這些畫面,遠處的沙漠山川確實是不錯的背景。
過足了癮之後準備進沙漠,這時候人少就覺得有點孤獨了,八九個人的大團會顯得更壯觀。牽駱駝的小哥應該也很熟悉中國遊客了,中文打招呼都不在話下。小哥會帶我們去到一個不錯的看日落點,然後就讓駱駝兄休息,讓我們爬上小山坡看日落拍照。沙漠日落有點難拍,去之前應該做點功課的。這也是我的第一次進沙漠,並不懂撒哈拉的沙跟別的沙有什麼不同。太陽下山後,我們走回駱駝身邊,再把我們駝到帳篷。
所謂的豪華帳篷就是能洗澡有熱水的帳篷,基本上十個左右的豪華帳篷會圍成一個營地。這類豪華營地真的非常之多,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這類帳篷會脫銷。豪華帳篷可能要取水的關係,一般都在沙漠的最邊緣,所以我們一面看到的是無垠的沙漠,另一面就只能是山景了。還好我們白天的時候進入過沙漠腹地,也算不虛此行了。晚上依舊是摩洛哥味道的晚餐,看得出當地人為了迎合遊客需要已經做了很多改良,但我依然吃不慣。還好他們施捨了一盆薯條,沙漠的晚上就是靠著這盆薯條活下來的。
晚飯後是篝火晚會,因為我們這個營地人太少,就把周圍幾個營地的人都拉來了,在這裡終於感覺到了最初的生氣,頓時變得明朗起來,幾個土著人組織唱歌跳舞,大家上來都比較冷,到後來土著老大就用蹩腳的英語給我們灌雞湯。撒哈拉星空下的這碗雞湯我還是幹了。大致意思就是你們不要太關心時間,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看看沙漠家庭的生活和文化,在這裡過一天是一天,不會去考慮未來的事情,tomorrow is another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