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鐵首發「綠色出行報告」:2017年累計客運7.82億乘次

2020-12-18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鄧童童)2017年,成都地鐵累計客運量7.82億乘次。這是1月29日,記者從成都地鐵發布的2017年「綠色出行報告」獲悉的消息。

據悉,成都地鐵「綠色出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於近日發布,從加速成網、低碳出行、公益宣傳、服務提升、開拓創新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2017年成都地鐵的一系列數據和成果。

新開3條線路 地鐵線網邁入「井+環」時代

報告顯示,2017年,成都地鐵日均客運量逐步攀升,共計8次突破客流新高,其中,12月8日成都地鐵線網單日客運量首次突破300萬大關,達307.65萬乘次(最高客流為12月29日,328.65萬乘次),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南京以後國內第7個實現單日客運量突破300萬乘次的軌道交通城市。

2017年成都地鐵新開通運營裡程71公裡,開通運營總裡程較去年年底增加了66%,線網運營裡程達179公裡。隨著4號線二期、首條機場專線10號線、首條環線7號線的開通,成都地鐵正式邁入「井+環」線網時代,切實提高市民出行可達性。

惠民優惠累計705餘萬元 能耗節省750萬元

能耗管控方面,「報告」稱,2017年,成都地鐵通過車站照明節能模式優化、通風空調模式設置優化、LED燈節能改造、電客車變頻空調試點等節能降耗改造項目,1、2號線車站高淨空燈具功率降低68.5KW,每日節約能耗約1300度,每年節省約33萬元。1、2、3號線及4號線一期車站動照能耗,較去年同期減少用電約1396萬度,節省約750萬元。

重度汙染天氣情況下,成都地鐵延長車站早晚尖峰時段,加密開行班次,橙色預警執行天府通乘車8折優惠,累計優惠538.65萬元;與支付寶開展購票享折扣等惠民營銷活動,累計優惠167萬元,積極倡導綠色出行。

移動綠色風景線 推出西部首輛環保主題列車

「報告」顯示,2017年,成都地鐵聯合省環保廳推出了西部地區首輛環保主題列車——「童年記憶」號,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將環境文化展示在市民面前,打造極具情懷的「移動綠色風景線」。

另一方面,2017年,成都地鐵累計投入安保力量較去年增加32%,查獲違禁品近10萬件,較去年增加12%,切實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同時加大反恐投入,加強對新設備、新技術的引進,線網增設安檢機111臺,升級改造安檢機34臺。

全線網3個站點新增3個母嬰室 4次延時服務

2017年,針對節假日返程高峰,成都地鐵共推行4次延時服務,縮短行車間隔加密行車,最大限度滿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目前,車站便民服務點數量已增至20個,平均每天為1.2萬名乘客提供問詢、引導等服務,並備有針線包、常用藥品以備乘客不時之需。同時,2017年線網免費運送特殊乘客67.3萬人次,服務熱線共接收188起無障礙預約服務。

此外,隨著7號線的開通,除前期華西壩站和中壩站的母嬰候車室外,還在火車北站、火車南站以及理工大學站新增了3個母嬰候車室,截止2017年年底,母嬰候車室累計服務2.5萬人次。

擁擠度、線路規劃實時可查 所有車站實現行動支付

隨著7號線的開通,成都地鐵新版官方網站、成都地鐵官方APP應運而生,實現了線網擁擠度實時展示,出行路徑規劃,車站及周邊信息查詢,突發信息實時推送等18個實用功能。

在車站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一線背後還有一群聲音「藍精靈」。2017年,成都地鐵服務熱線接聽電話共計5.7萬通,幫助乘客找回失物135件。

2017年,成都地鐵還首開國內先河,在犀浦站實現了國鐵、地鐵安檢互信及同臺換乘,在成都東客站實行了國鐵換乘地鐵免安檢模式,免除了乘客二次安檢的不便,大大縮短了乘客候車時間。

「報告」還稱,為全面實現便捷環保綠色出行的理念,全線網共123個車站均實現人工及自助購票電子支付功能,支持二維碼掃碼購票,充值。(圖據成都地鐵)

相關焦點

  • 2017年成都地鐵運營大數據出爐 全年載客量7.82億乘次
    原標題:全年載客量7.82億乘次 刷新歷史紀錄   本報訊 (記者 袁弘) 昨天,成都地鐵發布了「2017年綠色出行報告」,公布了2017年成都地鐵的一系列大數據。2017年,成都地鐵運營實現「雙最年」——開通運營裡程最長、年載客量最多。
  • 成都地鐵2017年「綠色出行報告」新鮮出爐
    人民網成都1月29日電(朱虹)近日,成都地鐵2017年「綠色出行報告」新鮮出爐,報告包括加速成網、低碳出行、公益宣傳、服務提升、開拓創新等內容。   2017年,成都地鐵在成都市的城市化發展進程中不斷加速織網,在倡導綠色出行的同時,不斷創建文明公益陣地、優化乘客出行體驗、開拓服務創新,勾畫出了成都地鐵的「綠色線網圖」。   據悉,2017年,成都地鐵累計客運量7.82億乘次,7號線開通後,地鐵日均客運量達280萬乘次,佔城市公共運輸(含常規公交和軌道交通)出行量的40%左右。
  • 單日客運量突破300萬 成都地鐵2017年「綠色出行報告」新鮮出爐!
    2017年,成都地鐵累計客運量7.82億乘次,7號線開通後,地鐵日均客運量達280萬乘次,佔城市公共運輸(含常規公交和軌道交通)出行量的40%左右。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轉變城市交通發展方式發揮了積極作用,樹立了公共運輸在城市發展體系中的主導地位。
  • 成都多措並舉積極構建綠色出行體系
    軌道交通加速成網、常規公交服務持續提升,公共運輸出行的便利性、舒適度和尊嚴感都得到有效提升,乘坐公共運輸綠色出行已成為成都市民出行的優先選擇。  【總體工作】  今年,交通運輸部將成都列為「十三五」期間首批公交都市創建城市。
  • 壯哉大成都!五線齊發,地鐵裡程超深圳追廣州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2015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內地開通城軌交通運營的城市還只有26個,共計116條線路,運營線路總長度達3618公裡,全年累計完成客運量138億人次。
  • 2019成都公共運輸大數據報告出爐 行動支付改變出行方式
    成都天府通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1月9日正式發布「2019成都公共運輸大數據報告」(下稱:大數據報告),該報告顯示,行動支付正在改變市民出行方式,每天乘公共運輸出行人次達546萬,相當於每日減少130萬輛私家車出行量。從全年來看,減少碳排放量約12.5萬噸。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公共出行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公共客運服務水平...
    近年來,我國國內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升,自駕車消費崛起,分流了部分公共運輸客運量;另一方面,網約車,共享出行單車及電單車大規模投放,對城市客運系統造成一定擠壓。2019年我國城市公共運輸客運量為1279.17億人,較2018年有所回升。
  • 最新地鐵數據來了!深圳超南京,成都超武漢
    2019年國內地鐵,從全年地鐵客運總量來看,達到10億人次以上的城市有7個,依次是: 北京,39.43億人次 上海,38.69億人次
  • 2020年 成都地鐵開啟了一個怎樣的時代
    封面新聞記者 楊晨 整理報導 圖片由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提供2005年12月28日,成都地鐵1號線一期破土動工,拉開成都軌道城市交通序幕;2017年,成都軌道建設安上「加速器」,建設速度不斷刷新,建設裡程達到446.3公裡。
  • G20廣鐵1 : 2020年第一期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綠色債券信用評級報告
    2018 年全年累計完成客運量210.7 億人次,同比增長14%,總進站量為133.2 億人次,總客運周轉量為1,760.8 億人公裡。從客運量情況來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 市客運量佔全國總客運量的58%,全年累計完成{F51101C1-192F-491C-A79C-82B97CE4E0A7}客運量分別為38.5 億人次、37.1 億人次、30.3 億人次和16.5 億人次;成都、南京和武漢累計完成
  • 196公裡加速織網 成都地鐵「綠色線網圖」日漸豐盈
    【前言】6條線串聯、「井+環」構架,成都地鐵每日承載數以百萬計乘客,成網重塑著成都這座城市的空間地理,引領其公共運輸主導的城市發展格局,繪就著一幅「綠色出行交通新藍圖」。僅以一則交互式數據新聞策劃——《數據說話 致成都地鐵加速成網這些年》,領你瞰覽成都地鐵這些年的「成長」變化。(小提示:用手機觀看效果更好。)
  • 成都地鐵出臺票價優惠方案 自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
    人民網成都12月22日電 (朱虹)為促進市民綠色出行,在科學吸納乘客意見,充分考慮地鐵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在原有票價優惠基礎上,成都地鐵針對長距離、高頻次持天府通卡或天府通公司提供的其他電子支付方式乘坐地鐵的乘客執行地鐵票價累計分段優惠。該政策將於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
  • 成都地鐵10號線「最成都」主題系列海報獲2017德國紅點設計...
    封面新聞記者 張想玲12月3日,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由成都軌道集團、東道品牌創意集團設計打造的地鐵10號線「最成都」系列主題海報在德國榮獲國際設計界「奧斯卡」——2017德國紅點設計大獎,這也是成都軌道首次獲得此獎項。
  • 觀察|中國城市最新地鐵裡程排名:深圳超南京,成都超武漢
    2019年國內地鐵,從全年地鐵客運總量來看,達到10億人次以上的城市有7個,依次是:北京,39.43億人次上海,38.69億人次>廣州,33.10億人次深圳,17.80億人次成都,13.99億人次武漢,12.40億人次南京,10.42億人次(數據來自:城市軌道交通2019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數據僅供參考)其中北上廣深4個城市的客運總量佔全國總客運量的54.6%
  • 高德地圖發布2017年度公共運輸報告:深圳公共運輸出行服務指數全國...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發布《2017年中國主要城市公共運輸大數據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 深圳在公共運輸出行服務指數排行榜上全國排名第一。
  • 成都地鐵長距離高頻次乘車票價優惠來了
    ,成都地鐵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原有票價優惠基礎上,針對長距離、高頻次持天府通卡乘坐地鐵乘客執行地鐵票價累計分段優惠。12月22日,成都軌道交通集團也針對成都地鐵長距離高頻次乘車票價優惠政策進行了解讀。  問題一:推出長距離高頻次乘車票價優惠措施的目的?  答:為促進市民綠色出行,根據上級安排,在科學吸納乘客意見,充分考慮地鐵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在原有票價優惠基礎上,針對長距離、高頻次地鐵出行乘客在原有票價優惠基礎上推出的優惠政策。
  • 合肥古井假日酒店地鐵試乘圓滿收官 綠色出行暖心出發!
    隨著合肥地鐵1號線26號開通在即,迎來萬人試乘活動周,20萬合肥市民將率先體驗合肥軌道交通,感受綠色出行的魅力。地處於地鐵1號線與2號線交匯處 (大東門站)的合肥古井假日酒店,向來秉承綠色環保、給賓客帶來溫馨、舒適住宿體驗的經營理念,在地鐵正式運營之前,特邀請50名綠色公益人士與酒店一起 綠色出行,暖心出發。
  • 阿里首發綠色消費報告 原來最注重環保的是這群人
    日前,阿里巴巴集團發布綠色消費報告,介紹阿里巴巴平臺推動綠色事業的實踐。根據阿里巴巴天貓、淘寶平臺大數據顯示,在2017年1月到10月的十個月中,消費過綠色商品的買家超過1.1億。換言之,近十分之一的中國人,超過五分之一的阿里巴巴平臺用戶都已開始在阿里巴巴平臺上購買綠色商品。這意味著,綠色商品消費已經從過去的小眾消費、高端消費逐漸走向大眾消費、全民消費。何為綠色消費?
  • 10年 地鐵如何改變成都?
    9月27日,成都地鐵18號線首開段開通運營,市民搶先嘗鮮■10年間,成都已開通9條軌道交通線路(8條地鐵線路和1條有軌電車線路),運營裡程近400公裡,最高單日客運量突破500萬乘次■10年間,地鐵的延伸
  • 北京五大公共運輸運營商亮去年成本費用,地鐵每人次成本7.82元
    昨天,包括北京地鐵運營、京港地鐵、軌道運營、北京公交和北京公交有軌電車公司在內的五大公共運輸運營單位公布了2019年的成本費用。記者注意到,北京地鐵三大運營商負責運營的除首都機場線、大興機場線外的19條地鐵線運營成本費用達到162.43億元,乘客進站量達到20.77億人次。照此計算,19條地鐵線平均每人次的運營成本7.8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