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ew濠江區環山抱海、水清河晏,古城古村一步一景,特色美食聞名遐邇。近年來,濠江區不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出一批精品旅遊線路。近日,在農業農村部舉辦的2021中國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行(秋季)推介活動現場發布52條精品線路中,濠江區的「賞田園風光·享採摘樂趣」線路就榜上有名,成為此次全省唯一入選線路。這也是濠江區繼此前「濱海古韻鄉村休閒遊」線路成功入列後,再次入選國家級鄉村旅遊精品線路。「賞田園風光·享採摘樂趣」線路共四站,為生態·丹櫻、美麗·東隴、達濠古城、僑村·東湖。首站丹櫻生態園,面積約3000畝,是一個集觀光旅遊+農業種植+休閒體驗的「田園綜合體」,年遊客量120萬人次。在這裡,遊人漫步花海,徜徉在大自然,非常愜意。感覺空氣很好,風景也很美,現在陽光也不會很曬,給人感覺就很美好,走過來,花田這邊也有很多花,很漂亮。有山有水,那邊有個挺好的湖,還有這些花海,五顏六色,給人一種秋意盎然的感覺。現在開得比較好的是一些時節櫻花,一些是格桑花,還有醉蝶,還有鳳尾雞冠花,開得特別好,顏色搭配會給客人眼前一亮,而且都是應時節的花。穿越花海,第二站來到美麗的東隴。東隴於明朝中期創村,歷史悠久,當地古建築遺存豐富,民俗特色鮮明。近年來,東隴多措並舉,不斷優化人居環境,已變身為「網紅村」。這裡有潮味十足的手繪牆、自然古樸的老屋群、花紅草綠的公園綠地,讓人流連忘返。
我們來到這邊玩了非常開心,你看,現在馬路、房子,建得多麼漂亮。社區的建設,確實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拆建幾百處,國慶期間,居家旅遊比較多,都是一家人開小車來,看我們村建設非常漂亮。線路的第三站,是達濠古城。達濠古城建於1717年,是全國最小、保存較為完好的袖珍古城,也是汕頭市重要的海防古蹟。時至今日,古城的一牆一景,一草一木,都鐫刻著別具一格的歲月痕跡。
從這個小門走進來,還是感覺和外面的城市不一樣,這個門還是有一點歷史感的。小朋友首先被這個古城的木棉古樹吸引,他覺得這棵樹樹齡很大,就跟古城一樣歷史非常悠久,環境也非常漂亮。經過政府這兩年的修繕跟保護,古城的文化風貌得以保存下來,這裡也成為群眾休憩旅遊的一處景點,有效促進了濠江旅遊文化的發展。「賞田園風光·享採摘樂趣」線路的最後一站,是東湖古村,這是一座有著800多年歷史的濱海僑村,三面環山一面向海,人文底蘊豐厚,是「廣東省古村落」。漫步在東湖,可看到古榕、古巷、古碑以及中西結合的特色建築,昔日僑鄉人家的繁華景象也依稀可見。走進這條卓厝巷,我就感覺到煩惱都拋到腦後,人好像全身心地已經身臨到江南的美景一樣,心情非常舒暢。卓厝巷是當時華僑之後建造的房子,當時這條巷是大戶人家、有錢人的地方,當時很繁華,當時這邊也很多做生意,人來人往很熱鬧。後面經過我們社區規劃之後,進行「修舊如舊」的改造,把這兩邊全部用燈光提升。近年來,東湖依託「僑牌」資源,打造「最美僑村」。如今,社區道路寬敞整潔,處處花紅草綠,還有精緻的仿古船,九曲十八彎的鄒魯橋等,鄉村振興發展新畫卷正在精心描繪。
以前的話,這上面都是一些違建的商鋪,後期經過整治之後,現在就是非常寬敞非常明亮,這條大溝經過建設之後,現在也非常漂亮。由我們鄉賢投資1500萬元建設了東湖,這條大溝的整治和水階景觀提升,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給居民提供一個休閒的好地方,來東湖旅遊的人也很多。當地還興建僑博館,以此銘記歷史,記住鄉情鄉愁。館內的每件展物,都訴說著動人心弦的華僑故事。東湖村民外出下南洋,賺錢回到村裡建房子,他們又把新的一些西洋文化拿回來,但還是大部分用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所以現在看那些壁畫裡面都有中西合璧的一些文化。主要是為了展示我們東湖社區的僑鄉文化史,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更好地記住鄉愁,發揚老一輩華僑的拼搏精神,更好地建設東湖美麗鄉村。值得一提的是,東湖的菊花、紫菜等特色農產品遠近聞名,已逐漸形成品牌效應。近年來,當地因地制宜,規劃四個連片菊花田,以「菊花+休閒+旅遊+文化」的思路,打造菊花田園景觀。現在東湖這邊種植的東湖菊花有350畝,接下來,在11月中旬準備進行東湖菊花展,到時,遊客可以過來這邊的木棧道進行參觀,歡迎遊客朋友們到我們東湖社區來參觀菊花、欣賞菊花,同時也遊覽我們村美麗的鄉村文化。
視線君說:此次「賞田園風光·享採摘樂趣」線路入選國家級「推薦列表」,對濠江區是一大肯定與促進,濠江區表示,將持續聚焦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全面加快建設宜業宜居宜遊幸福濠江,為廣東建設世界級旅遊目的地貢獻一份力量。
詳細節目敬請收看汕頭電視臺《今日視線》
潮語版:經濟生活頻道19:00
普語版:新聞綜合頻道 22:00
《今日視線》歡迎您的報料:
熱線電話:13902771234、83181234
汕頭橄欖臺《今日視線》報料平臺
微信訂閱號:sttv今日視線
版權為汕頭融媒集團所有,轉載須經授權。
授權請聯繫jinrishixi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