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並不會那麼直觀的感受到國旗的重要性。但如果我們身處國外,為了證明自己的國籍,國旗就成為了最好的區分方式。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國旗,中國的第一面真正意義上的國旗還是清朝時期的黃龍旗。
在1945年前,朝鮮半島上還沒有分成朝鮮與韓國,並且在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自西漢起,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就是中國的藩屬國,後來朝鮮半島完成統一,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遣使到朝鮮賜璽書,確立兩國的宗藩關係,清朝興起後,朝鮮則成為了清朝的藩屬國。
締約前夕,美國代表提出朝鮮應有自己的國旗,在美國的「督促」下,馬建忠「急中生智」,設計出一面無卦太極旗,後來為了與日本的「太陽旗」相區別,又在太極周圍加上「八卦」,暗合「八道」之數。
日本為了強國,曾制定出了所謂的「大陸計劃」,其中吞併朝鮮半島就是該計劃的第一步。在朝鮮被日本吞併之後,朝鮮國旗上還寫「大清國屬高麗國旗」等八個大字就很尷尬了。所以在日本侵略者的幹涉下,朝鮮當局選擇了刪除這八個漢字。後來又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和演變,最終成為了我們如今看到的韓國國旗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