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中順特色街區打造靈魂與詩意兼具的老街新IP
夜色降臨,位於中心城區的上中順特色街區迎來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全新設計的燈光與街區建築交相輝映,越「夜」越美麗;近景魔術、漢服巡遊、雜技、人偶互動、川劇變臉等表演精彩連連,吸引往來市民和遊客駐足合影;星羅棋布的商鋪裡,樂山特色的豆腐腦、缽缽雞、蹺腳牛肉等美食香味誘人;許願風鈴、「8·18」水位線等布景和充滿樂山元素的文創產品更是成為不少人朋友圈裡的「最佳布景板」……
作為樂山推動景城一體和拉動夜間經濟量身打造的特色文旅項目,從今年9月開街至今,上中順特色街區已然成為樂山旅遊的新IP,外地遊客的「新寵兒」。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黃金周,上中順特色街區接待遊客15.24萬人次。
依水而建上中順「生而繁華」
從春秋時期蜀王「開明故治」起至今,樂山已有約3000年歷史。在明代,嘉州古城東有一條約六米寬的護城河,百姓稱之為「濠溝」。清代後期,隨著城市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濠溝外逐漸興起三條街道,分別為上河街、中河街和後河街。與上河街平行並立的順城街,則因順著明代城牆修建而得名。
在順城老街的牆上,一幅由民國樂山縣政府地政科監製的民國33年《樂山縣市區圖》格外引人注目。通過地圖,上河街、下河街和順城街三處地名清晰可見。記者了解到,這張地圖原始圖片的提供者是上中順特色街區的「原住民」、樂山收藏人張旭東。他告訴記者,這三條緊挨著江河、碼頭與城門的街道,既是樂山城普通百姓的雜居之所,也是商貿往來各類貨物的堆放地,一直熱鬧繁榮,頗有「嘉州酒重花繞樓」的意味。「這幾條街道之間,曾經還有一條糖市街,依靠岷江河岸碼頭水上交通運輸的便利,這些街道組成了商品集散地,慢慢就吸引了住戶,匯聚了人氣。」張旭東說。
依靠水運市場的發達,這裡還衍生出食、宿、娛商業中心。曾住在這裡的不少居民回憶,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上中順還保留著鬧元宵、賽龍舟等節日風俗。每逢活動,街上人山人海,處處都是熱鬧氣氛。「端一碗豆腐腦,站在河邊上看划龍船,巴適日子不擺了。」
樂山籍作家邱碩的作品《樂山城記:一座古城的生命史》中,亦有相似的文字描述,「由此可見,到民國時期,樂山城的商業區仍呈『雙中心』的布局……一個是位於東部外城的因水運交通而繁盛的商業區……而中河街、下河街、較場壩、涵春門、糖市街等組成的東部商業繁華區域,基本上是靠岷江水路交通支持的商品集散、批發零售市場,以及因此衍生出的食、宿、娛商業中心。」
因水而興老街區改造重生
回溯上中順特色街區所在片區的發展,亦是一次對樂山老城發展的回望。
2012年,順城老街出現了第一個充滿老物件和舊書籍,可以喝茶聊天的文藝人士聚集地。它的打造者「影子」,曾經在大城市漂泊打拼,卻因看中老街的古舊與安靜而回歸。在他看來,樂山老城潛力滿滿。事實也證明,作為順城老街的「守望者」, 「影子」的期待未被辜負。
從一開始的「孤芳自賞」到如今的百花爭豔,「影子」見證了街區的改變。回顧過去的幾年,上河街—中河街—順城街棚戶區改造項目順利推進,老城「煙火氣」與城市發展共生共榮,文藝氣息與日俱增。以順城老街為核心,輻射帶動上河街、九龍巷等周邊街道,咖啡店、茶館、私房菜、私享音吧等文藝小店頻起,百年老街突然成了「網紅」。
2016年9月,第三屆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前夕,上中順特色街區鳴鑼開市,這一總建築面積達37000餘平方米的項目正式以全新的面貌與世人見面。基於樂山文旅升級「做大遊山、做精遊船、做活遊城」的總體定位,作為「遊城」的重點項目,上河街—中河街—順城街棚戶區改造項目從設計創意、改造工程開始,就將後續產業布局與整體規劃相融合,形成了完整的棚改項目鏈條。這既是惠及原居於此近700戶居民的舊城改造創新典範,更為上中順特色街區的應運而生創造了最佳條件。
2019年11月,市中區成立項目指揮部,統籌推進上中順特色街區景觀打造、風貌改造、樓體亮化設施建設以及周邊老城街區沿街風貌改造、道路和亮化整治等工作。
今年1月,樂山港·上中順招商啟動會舉行,項目以網際網路流量變現和超級IP研發思維,聚合美食、商業、文化、潮流、藝術、民宿、城市體驗中心等超級業態的城市新地標,打造具有全國示範效應的「顏值詩意+靈魂有趣」文旅商業街。
緣水而美樂山味引領潮流
今年9月,上中順特色街區的改造迎來豐收季節。9月19日,上中順特色街區周邊,包括上河街、順城街、九龍巷三個街道在內的特色文化打造項目面世,掀起一波打卡熱潮。9月24日,在四川三大文旅盛會之際,上中順特色街區盛大開街。在街區外的樂山港,「上中順」成為碼頭地標,不少遊客紛紛前來打卡。
曾經,嘉定港船舶雲集,「港內常有上千條船隻停泊,形成一個碼頭城市」。如今,作為新晉網紅打卡點,全新亮相的上中順特色街區用樂山元素齊聚的精彩演出,引爆老城熱潮。家住順城老街的市民陳阿姨作為見證者,感慨萬千。她告訴記者,上中順特色街區打造後,不僅顏值提高了,還成了網紅打卡點,家門口就能「旅遊」,讓她特別開心。
更為振奮的是,為了更好地打造、管理、運營上中順特色街區,樂山城投集團聯袂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組建上中順特色街區管理委員會,通過「管委會+運營公司+商戶行業協會」的管理模式,理順了整個街區從行政管理、運營開發到行業自律的一系列措施。此外,受「8·18」特大洪澇災害影響暫未能與廣大遊客、市民見面的《樂山味道》情景劇,也將在今年年底揭開神秘面紗。該劇將「鮮甜苦辣」的樂山味道融為幾場短劇,匯聚樂山景城的山脈、水脈、文脈於一處,融合嘉州味道的菜香、茶香、書香於一體。
一半山水一半城,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樂山山環水繞,文化底蘊深厚,名山、名佛、名人、名城繪就景城交融、古今交匯的獨特畫卷。憑借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堅持景城一體打造,在以上中順特色街區為代表的網紅景點推動下,老城區搖身變成「新景區」,老街IP叫好更叫座,樂山加速從「旅遊城市」向「城市旅遊」轉變。
(文章來源:樂山日報)
(責任編輯:DF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