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些迷茫過的青春,並不想按下後退鍵,真的不想。如果回到十八歲,我是說如果。你會改變什麼?彌補什麼?保留什麼?記住什麼?」
新一期的《你好,生活》如期而至。伴隨著尼格買提渾厚的嗓音,「央視天團」在時光的倒流中回到了廣院,回到了十八歲。
作為被「調劑」到廣院的撒貝寧,在陌生與期待中完成了他在廣院別開生面的一天。
新鮮,好學,有感想,會升華。有歡笑也有淚水,可以稱其為「奇特」的一天。
撒貝寧的魅力,有他的節目就有了特色。
「大家好,我是從北大調劑到廣院的借讀生撒貝寧。」
作為北大的保送生,未來過廣院校園的他在央視其餘4位廣院出身的主持人的陪同下走進了廣院的校園。
沒有接受過主持人專業訓練的他,因著自身的優越條件走進了央視。然而,對廣院的專業課程撒貝寧則充滿了好奇。
這是他從未接觸過的世界,雖然陌生,但是受益滿滿。
在這樣的陌生環境中,撒貝寧未學習過,卻進步的尤為快速。不時按照著老師的要求進行自我的解讀。另一面能夠通過細微的觀察,糾正別人的錯處。
偵探潛能:在表達課中,一首《登鸛雀樓》就難住了眾人。即便是新聞聯播出身的康輝與李梓萌在老師面前都露怯。
「就是我就觀察幾個專業人士的表情。當她說到欲窮千裡目的時候,李梓萌笑了。更上一層樓的時候,康輝笑了。就是我覺得這事就有點蹊蹺了。」
法學出身的撒貝寧,雖沒法用自己的耳朵聽出他們存在其間情緒表達的差別。但利用自己刑偵方面的經驗,得到了完美的答案。
或許,這就是眾多人喜歡撒貝寧的理由。
即便是在困境中,他總能夠想到辦法將問題迎刃而解。
話題製造器:以前廣院的訓練,熱「聲」總是讓喊「阿毛」。在老師的感覺中,這個阿毛聽起來悽悽慘慘,所以想給同學們改變一下。
卻不想,「阿毛」兩個字引起撒貝寧興趣的同時,更覺新奇。
撒貝寧一聲聲喊著阿毛的同時,卻也在老師的糾正中,孜孜不倦的吸取著知識。
「他嗓子經常啞。他天天吃含片。我覺得就是發聲方法不對。」
在撒貝寧的多次示範後,尼格買提給他糾正錯誤的時候,卻也讓撒貝寧頓覺心傷。
撒貝寧說:「幾十年了,你現在才告訴我。我都已經慢性咽炎了。治都治不了,你現在才告訴我。」
說者傷心,卻給聽者帶來無數的歡樂。「稱讚」這種「塑料兄弟情的同時,再次被這檔節目所吸引。
《你好,生活》已經進入第二季,有了第一季的口碑在前,所以吸引了部分觀眾的關注。然而,撒貝寧的加盟更可以說是錦上添花。
讓這檔節目充滿特色的同時,更是讓人想要一探究竟。
這或許就是撒貝寧的魔力。
這是一個被康輝稱為能夠將「一套」做成「撒貝寧」頻道的男人。這便是他的實力所在。
「晉江男主」人設,但也有過艱辛
撒貝寧的「優秀」早有耳聞。究竟有多優秀,網友便用了「晉江男主」來對其形容。
身上的傳奇無數,隨便拿一個出來說都能夠在普通人面前吹一輩子。
因為社團活動太多,成為翹課最多的學生。但為了考出好成績,愣是將整本書背出來。最後考出了好成績,老師卻對他毫無印象。
前女友是清華大學的英語系花、在全球大學生合唱大賽上拿了金獎、保送北大後又被北大保研、為了主持《今日說法》推掉了《將愛進行到底》的試戲邀約......
這只是他人生中的一部分,卻已然是常人無法到達的高度。
「我二十多歲的時候最發愁的就是,我怎麼才能平庸一點呢?」
這是他曾經在節目中公布出來的煩惱。聽起來「凡爾賽」,但在不平庸,不普通的他面前,這樣的話讓人欣然接受的同時,也覺得好笑。
只因他本是那麼優秀。而他語言中的智慧,以往的形象也並不讓人覺得為之嫉妒。
但是,這樣外表優秀,想讓自己變得平庸的撒貝寧在初入職場的時候,也充滿迷茫,也有過手足無措。
他用保護色將自己保護起來,用努力讓自己成為了如此強大的自己。
世人皆知,撒貝寧剛做節目就是以一檔《今日說法》進入公眾的視野。但是,非科班出身的他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
面對著嚴肅又專業的訪談,初上臺的他都是一種懵的狀態。
這樣懵的狀態整整持續了半年,才慢慢得以改善,其中,他每天都在期盼著能夠接到上節目的通知,又在害怕上節目。
一邊害怕,一邊期待,迷茫彷徨的人生讓他無所適從。所以,為了擺脫這樣的生活,他唯有靠自己實現改變。
沒事的時候,他都會到電視臺以幫忙為藉口來「偷師」。看別人的成果,看別人的經驗。慢慢的吸收的同時,也化為己用。
沒人發現他這樣的心境,他將自己的壓力隱藏的很好。
所以,當他剖白這段「壓力」的過往時,得來何炅的驚訝與難以置信。
一直優秀,一直幸運,是撒貝寧給人的印象。
但是,在撒貝寧處,他只是將自己的努力隱藏到了別人看不見的地方。
為了拿到好成績,他可以閉關三天來背書,不被任何事打擾。為了能夠留在央視,他通過各種的細節觀察,與生活中的學習,慢慢立足腳跟。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非科班出身的主持人,能夠備受領導喜愛的原因。
只因他不抱怨,卻又懂得付出。
逐漸「撒化」,只因為他
其實,在早年中,撒貝寧留給我們的印象一直是端莊嚴肅的。他是《今日說法》的主持人,散發的是正能量。
但是,這樣端莊的形象卻在某一天被打破。撒貝寧似乎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而後開始放飛自我。
成為「凡爾賽鼻祖」,「芳心縱火犯」,「明燈」,「毒奶」等等令人嘖嘖稱奇的人物的同時,也讓人忘記了他曾經的形象。
他遇見的是誰?
這個人大家並不陌生,他便是馬雲。
「我對金錢不感興趣,我從來沒有碰過錢。」
這是一次採訪中,面對觀眾的提問,馬雲回答的答案。而鏡頭一掃,在其身後的撒貝寧已然進入呆滯的狀態。
「從阿里巴巴成立至今,我的錢都是直接打到我老婆帳戶上。我最快樂的時光是每個月只拿91塊錢,在學校當老師的時候。」
之後,馬雲分享了他最快樂的時光。
或許是這段採訪太令人深刻,讓撒貝寧哭笑不得的同時,也立下了「總有一天我也要這樣說」的心願。
所以,在撒貝寧心中埋下種子的同時,他也逐漸「撒化」。
「我當年是保送北大了。拿到通知書以後,我在想,去吧,遠離家鄉的親人和小夥伴。但不去呢,北大也還可以。」
在一檔脫口秀節目中,撒貝寧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夢想。成為「北大還行」撒貝寧的同時,也在近日被冠上了「凡爾賽鼻祖」的稱號。
然而,正如何炅所說的,撒貝寧的凡爾賽不僅不讓人討厭,甚至覺得有趣,更被其吸引。
這不僅僅是撒貝寧身上的那股魅力,更多的是他掌握了說話的「分寸」。
有了「度」在其間,加之語言的美化,並賦予有趣的「靈魂」,所以才能吸引人。你覺得呢?
你喜歡撒貝寧嗎?你還知道他哪些故事?你有被他有趣的靈魂所吸引嗎?
歡迎分享。
我是時簡煙花。人間煙火色,最撫凡人心。更多好文請關注!
(圖源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