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保密失蹤30年 62歲下潛300米

2020-12-17 海外網

  華工新聞網訊 (圖/臧江江文/吳夏曦)「若有人問我們如何評價這一生,我們會說,此生沒有虛度,我們的這一生都奉獻給國家、給核潛艇事業,我們僅用不到10年的時間就實現了毛主席『一萬年也要造出核潛艇』的誓言,我們此生無悔!」

  5月26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華園講壇」第13講在五山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行,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老先生做客華園,作了題為《此生無悔—我國核潛艇研製的歷程》的報告。學校機關部處管理幹部、青年教師學生代表600餘人現場聆聽報告。報告會由學校黨委副書記餘其俊主持。

  報告會上,今年已九十高齡的黃旭華老先生以奮鬥、求實、獻身的愛國精神和道德情懷,與師生們回顧了當年參與中國首艘核潛艇的研發工作經歷。

  克服艱辛 自力更生造出中國核潛艇

  1958年,時任中央主管科學技術工作的軍委副主席聶榮臻向國家提出研發核潛艇的計劃,當時的中國不僅國內經濟基礎薄弱,而且遭受國外勢力嚴密的技術封鎖,要獨立研發核潛艇談何容易。

  「最困難的還是國內缺乏相關的技術人才,當接到命令要造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時候,我們甚至都不知道核潛艇是什麼!」黃旭華說到。

  沒有知識只能從頭開始學。由於當時相關資料很少,很多要靠國外的相關報導來獲得,但是國外的信息真假難辨,「所以我們都要帶上三副『鏡子』,先用『放大鏡』找線索,有了線索就用『顯微鏡』仔細看,遇到真假難辨的信息我們就用『照妖鏡』來甄別。」黃老先生打趣道。

  在沒有外援、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黃旭華帶領團隊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成千上萬個數據,用了8年的時間就攻克了反應堆技術、艇體線型設計、水下發射、水下通訊等七個核潛艇關鍵技術,成功造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比美國第一艘核潛艇的研究時間縮短近兩年,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圓滿地完成了黨和國家交待的艱巨使命。

  下潛的深度,決定了核潛艇能否躲過對手的監視而成功攻擊目標。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的長尾鯊號核潛艇就是在深潛試驗中葬身大海,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難。

  1988年初,核潛艇按設計極限也要做深潛試驗。試驗之前,艇員心理包袱很重,有人給家裡留了遺書,有人唱起了《血染的風採》。總設計師黃旭華意識到了這種情緒的影響,在動員大會上他說: 「我們下去是做試驗的,不是準備犧牲,我們要唱 『雄赳赳,氣昂昂』!」

  為了穩定軍心,黃旭華在和潛艇的官兵們開會時,大膽提出了要一同下水的決定。但是妻子會同意他的決定嗎?「你是總設計師,你必須下去,必須對這一百多名官兵的生命負責!」夫人李世英的話打消了黃旭華的後顧之憂,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核潛艇最後的測試工作。

  就這樣,時年62歲的黃旭華隨著核潛艇下潛至水下300米,在這一深度,一張撲克牌大小的核潛艇艇殼要承受1.5噸的壓力,黃旭華指揮試驗人員記錄各項有關數據,並獲得成功,成為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1957年,黃旭華從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繫船舶製造專業畢業後來到北京工作,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感嘆道,沒想到這一來就「人間蒸發」了30年。

  從接收研發核潛艇任務伊始,黃旭華堅守組織的要求,不透露工作單位、工作性質,隱姓埋名,當一輩子無名英雄。從1958年至1987年近30年間,他從未回過老家,連通訊地址也沒敢告訴家裡人,就連父親和二哥去世,也沒能回來奔喪。家裡人包括母親都頗有怨言。

  直到1987年,一篇報導核潛艇研製事跡的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刊登出來後,儘管沒有透露黃旭華的名字,但高齡的母親還是從內文中一句話「他的夫人李世英默默地支持他的工作」,才知道了兒子的事情。

  「俗話說忠孝兩難全,我覺得,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我相信終有一天我的家人會諒解我,能夠理解我為國家所做的工作。」黃旭華說到動情處,不禁激動哽咽。

  黃旭華院士慷慨激昂的報告鼓舞了現場師生,獲得了觀眾們熱烈的掌聲。會後,國防生上臺與黃院士交流。黃旭華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作、無私奉獻」的核潛艇精神勉勵學校國防生:國防事業艱巨,要做好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思想準備。他希望國防生們學好知識、鍛鍊體魄,為祖國的國防事業貢獻力量。

  黃旭華院士簡介

  黃旭華院士是我國著名的船舶專家,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1949年7月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繫船舶製造專業,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他參與完成的我國第一代核替艇研製獲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飛彈核潛艇研製獲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業總公司勞動模範。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獲評「2013年感動中國人物」。

責編:王棟

相關焦點

  • 致敬「中國核潛艇之父」 話劇《深海》獲大獎
    廣東話劇院 供圖 中新網廣州12月7日電 (記者 程景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勳章「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故事原型的大型話劇《深海》,在12月6日晚舉行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上,獲得大型舞臺藝術作品大獎。黃旭華原籍廣東省揭陽市,出生於汕尾市,曾在汕頭市就讀中學。
  • 中國核潛艇最深能潛多少米?曾下潛230米發生變形
    中國核潛艇到底最深能潛多少米呢?這個問題長期已來一直困擾著西方軍事觀察者,由於核潛艇的最大潛深能力直接關係到潛艇的作戰性能,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在內都對自己核潛艇的潛深數據進行了保密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故意模糊具體數值、甚至包括釋放虛假信息來迷惑對手。
  • 中美俄核潛艇下潛深度比較:美國610米,俄羅斯1250米,我國呢?
    首先是美國的「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這是全世界綜合性能最優秀的核潛艇,能下潛到300米深的位置。現目前這款核潛艇依舊是美軍核潛艇的主力,給全世界都帶來了極大的核威懾。但是它卻並不是美軍能下潛的最深的核潛艇,美軍下潛最深的核潛艇為佛吉尼亞級核潛艇,據稱下潛深度可達600米。
  • 大型話劇《深海》亮相廣東省藝術節 「中國核潛艇之父」的故事感動...
    &nbsp&nbsp&nbsp&nbsp「我的一生屬於核潛艇,屬於祖國,我無怨無悔!」舞臺上一句鏗鏘有力的話,讓劇場內觀眾情不自禁鼓掌。12月2—3日晚,廣東省話劇院創排的話劇《深海》作為參評劇目,亮相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在廣州友誼劇院連演兩場。
  • 中國核潛艇最深能潛多少米?曾下潛230米就發生巨響漏水變形
    不過,中國核潛艇的下潛能力卻一直不高,在解放軍一篇公開的文章中稱,某型核潛艇帶著130多名艇員和50多名軍地參試人員開始向深海潛航,「100米、150米、200米……一切正常。當潛艇到230米時,艇內陸續發出響聲和出現漏水,個別支撐角鋼彎曲」。最後,當核潛艇最終下潛到300米時,艇體不再發出響聲,漏水亦未加劇。指揮人員在確認各艙水密情況良好後,才下令上浮。
  • 核潛艇下潛深度是多少?俄羅斯1250米,美國是600米,中國是多少
    為此,世界各國便開始研發反潛雷達等,下潛深度越大的潛艇,也就越不容易被敵方偵察到,在核潛艇下潛深度方面,俄羅斯是1250米,美國是600米,中國呢? 在核潛艇方面,俄羅斯的最大潛深記錄為1250米,創造了這一記錄的核潛艇名為685型攻擊核潛艇,於1983年開始服役,後因事故沉沒。
  • 全球核潛艇最大下潛深度:俄1250米,美國600米,我國是多少?
    「放棄」這個詞在中華民族的字典裡是不存在的,走獨立發展的道路也是中國的一貫作風。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海軍整體實力顯著增強,大批艦艇陸續下水服役,呈現「下餃子」的景象。航母和核潛艇是當今世界海軍的主要作戰利器。航空母艦在水面上,其巨大的體積和排水量都更為直觀,而核潛艇作為潛伏在海底的「隱形殺手」,其機密性更強,一般人根本不可能知道其主體結構。
  • 美軍潛艇可下潛530米,我國海軍潛艇最深能下潛多少米?
    由此可以看出潛艇在海軍中的作用十分巨大,現在走在科技最前的還是美國的核潛艇。但是我國海軍潛艇的發展技術也很快,那麼我國海軍潛艇最深能下潛多少米呢?潛艇分為科研領域用的潛水器和軍用潛艇,我國軍隊裝備的潛艇以039系列潛艇作為主力。通過我國向外銷售的潛艇數據可以推斷,我國潛艇的最大潛深在300米。
  • 中國核潛艇下潛500米,趕超俄美趨勢明顯,中國科技砥礪前行!
    近年來,各國十分關注核潛艇的研究,其競爭也是激烈無比。核潛艇在海上作戰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而核潛艇下潛的深度決定了核潛艇在戰爭中的隱蔽能力和安全程度。核潛艇下潛越深越不易被發現,其存活能力越強,在戰爭中越能發揮其作用,增加戰爭勝算。因此,核潛艇的下潛深度十分重要。眾所周知,俄美一直都是軍事界的大佬,二者在核潛艇方面的成果自然不會太差。
  • 中國核潛艇下潛231米發生巨響:不如日本常規潛艇俄軍可潛千米
    近日,中國如何建造大量核潛艇的話題引起高度關注,中國如果要大規模製造核潛艇的話,還是有著不少的制約因素的,而這些因素也說明了中國不可能直接上馬製造大量核潛艇,至少在現在這個階段不可能用來製造大量核潛艇,第一個原因是過去中國核潛艇的降噪問題始終沒有解決,第二是中國核潛艇的外耐壓殼和特種鋼材技術始終非常落後
  • 中美俄核潛艇下潛深度:美600米,俄1200米,中國是多少呢?
    因為核潛艇可以隱藏在水中,所以它的下潛深度越深就越有利於展開軍事行動。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中美俄核潛艇的下潛深度分別是多少:美國600米,俄羅斯1200米,那中國呢?
  • 中美俄核潛艇下潛深度:美600米,俄1020米,中國是多少?
    現如今中美俄三國的核潛艇都是世界最頂級的,並且此三國都擁有自主建造核潛艇的能力,那麼在戰時,這三國的核潛艇的下潛的極限深度是多少呢?美國——海狼級核潛艇 現如今美國海軍最先進的核潛艇就是海狼級核潛艇,這也是世界最昂貴的核潛艇。據了解,此艘核潛艇在美蘇冷戰時期開始建造的,一直到1995年才開始下水測試,於1997年正式服役。此後,美國又建造了2艘海狼級核潛艇。
  • 中美俄核潛艇下潛深度對比,美610米,俄1250米,那中國呢
    中美俄核潛艇下潛深度對比,美610米,俄1250米,那中國呢眾所周知,海上國防的建設最為國人熟知的就是航母了,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海上國防武器除了航母之外另一個重要的武器,他就是核潛艇,並且每一個國家的核潛艇的發展也是受到了世界的關注,畢竟這關係著這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是否會對世界上的其他國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威脅
  • 中美俄核潛艇下潛深度是多少:俄1200米,美600米,中國是多少
    那麼你知道中美俄三國作為世界三大軍事強國,各自核潛艇的最大下潛深度分別是多少嗎?核潛艇的下潛深度是決定核潛艇隱蔽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對於核潛艇來說,一旦被發現那麼就只能潛入深海來躲避攻擊,因此核潛艇的下潛深度越深,核潛艇的安全性自然也就越好,對於核潛艇作戰有著很大的意義。
  • 中美俄核潛艇下潛深度比拼:美國600米,俄羅斯1200米,中國呢?
    核潛艇的工作環境是在水下,不過現代技術升級很快,就目前各國擁有的雷達系統,也是有機率偵測到核潛艇的存在,為了提高核潛艇的安全性,各國在研發核潛艇的時候,就考慮到了下潛深度的問題。只要核潛艇下潛深度足夠深,就越不容易被敵人發現,這樣也可以增加在戰場上的威懾力。當前世界核潛艇發展最好的就是中美俄,接下來我們就對這三國核潛艇下潛深度做個對比,看看誰的比較厲害呢?
  • 世界各國核潛艇下潛深度對比:美國700米,俄980米,中國是多少
    核潛艇的一個最大優勢就是它能夠在深海執行任務,所以評判一艘核潛艇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它的下潛深度。俄亥俄級核潛艇是美國服役非常廣泛的核潛艇,這也是世界上排在核潛艇戰鬥力前列的一款武器。它的最大下潛深度能夠達到700米,要知道,一般來說,如果是水下100米左右的深度,就能讓潛水員失去知覺,甚至是被強大水壓壓迫到七竅出血。那麼水下700米是什麼樣的概念呢?普通鋼鐵材質製成的潛艇外殼估計早就被壓成鐵球了。
  • 全球潛艇下潛深度排行榜:美600米,俄1250米,中國的呢?
    目前不管是核潛艇還是常規潛艇,一般的潛深都在300米左右,最大的潛深可以達到400到500米。世界海軍霸主的美國,美軍在潛艇的研製上花費了不少功夫,掌握有目前世界上最頂級的攻擊型核潛艇是美國的維吉尼亞級核潛艇和海狼級攻擊核潛艇,維吉尼亞級核潛艇的最大潛深為500米,海狼級攻擊核潛艇的最大潛深為600米。
  • 蛟龍號曾潛7000米,核潛艇為何不追求下潛深度?美:人和艇都沒了
    提到深海潛水器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國的蛟龍號。蛟龍號下潛深度能達到7000,米。而美國的迪利亞斯特號深潛器可以達到近萬米的馬裡亞納海溝。這個下潛深度也是令人震驚,但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已經擁有下潛技術了,而核潛艇還是只能下潛幾百米呢?
  • 中國科技大獎揭曉,兩位粵籍科學家獲最高獎,核潛艇...
    其中,「核潛艇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氣象預報泰鬥、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人獎金800萬元人民幣。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5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6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5項:特等獎3項,一等獎22項(含創新團隊1項),二等獎16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