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近幾年的改名熱潮中,有一個學科門類雖然不算是太熱門的專業門類,但是每年都有很多的高校,熱衷於改成這個名字,這個高校名字就是「交通大學」。其實之所以有越來越多的高校想要改成「交通大學」,主要是和民國時期的一所非常偉大的高校——國立交通大學有關。民國時期的國立交通大學是一所實力非常雄厚、具有非常大影響力的知名高校,所以如今很多高校都想借國立交通大學,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但是實際上國立交通大學只衍生出了五所大學而在我國大陸地區,正統的交通大學其實只有四所,它們也被稱為是「四大交通」大學,它們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這四所交通大學中,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不僅是211重點大學、985名牌大學,還加入了C9九校聯盟,是在全國範圍內都頗具影響力的知名高校。而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也都入選了211工程,是兩所非常不錯的重點大學。
而國立交通大學之所以衍生出這麼多的高校,還要從當時國立交通大學的布局說起,當時在1921年,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京郵電學校和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合併組建為國立交通大學,由於交通大學擁有多個辦學點,所以,後來又逐漸形成國立交通大學上海學校、國立交通大學北京分校和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學校。
這幾個分校中又數交通大學上海學校實力最為雄厚,後來交通大學北京分校歷經多次演變,先後改名為北方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之後,這個校名一直沿用至今。交通大學唐山學校的歷史進程則比較曲折,後來這個原本在唐山的高校搬到了西南地區,之後落戶於四川成都,並改名為西南交通大學。
實際上,北京交通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兩校相比,西南交通大學的實力是和北京交通大學相當的,在國際上,西南交通大學以唐山交通大學揚名海外。而實力最雄厚的交通大學上海學校,後來繼承了交通大學的名稱,在上個世紀50年代,國家決定將交通大學西遷至西安,但是有一部分師生不願意,所以造成了交通大學兩地辦學的局面。後來迫不得已,分隔兩地的交通大學成為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
而由於當時是主體西遷,所以西安交通大學的實力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要強於上海交通大學的,但是近幾年由於上海地理位置優越性的顯現,上海交通大學逐漸就甩開了西安交通大學。
(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高校官方網站,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