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河觀風情,每日更新,帶你看各地不一樣的美景風情!
一提起西湖,相信國人都能說出幾個耳熟能詳的詞語來,什麼三潭印月,斷橋殘雪等等,當然還有雷峰夕照,很多遊客頭一次來西湖,往往興衝衝想去的地方就是兩個,一個是斷橋,再一個就是雷峰塔,可見都是受了民間故事白蛇傳的影響。不過要說起今天這個雷峰塔,其實根本沒多少歷史,今天的塔完全是一個新塔,不過十八歲,就是說杭州本地人在十八年前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見過雷峰夕照這個景觀的。原塔在1924年就倒掉了,魯迅還寫過文章,今天的雷峰塔實在並沒什麼古意的,你從還帶著電梯就能感受到的。
那麼舊的雷峰塔是啥樣呢?想了解舊塔,那就需要到孤山下的浙江博物館一探究竟了,這裡有一個展廳,專門介紹舊雷峰塔的相關的一些知識。原來雷峰塔在1924年倒塌後就一直遺棄,遺址上都長出了很多樹木,直到76年後的2000年在雷峰塔遺址裡發現了寶貝,於是開始發掘,一下子找到了非常多的珍貴文物,很多還是國家一級文物,而在2002年才建好了新塔。
舊的雷峰塔啥樣呢?這裡還保有過去的照片。
可以看出跟今天的雷峰塔完全不一樣。雷峰塔是在北宋時期修建的,當時的杭州的吳越首領錢俶已經納土稱臣,宋朝對他還是很不錯的。這位錢王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就效仿印度的阿育王建佛塔,修這雷峰塔是為了存放釋迦牟尼佛「佛螺髻發」舍利的,修完之後,又為了紀念自已的愛妃孫妃把塔叫皇妃塔,而皇妃是宋朝對給他妃子的諡號。
浙江博物館這個展館關於雷峰塔的前世今生介紹的無疑是相當詳細了,在這裡還是可以見到很多有趣的東西,學到不少知識的。
你知道雷峰塔為什麼那麼塊倒了嗎,原來還跟日本倭寇有關,說在明朝時,很多日本浪人就常到東南沿海滋擾,他們來到杭州,就把杭州的雷峰塔放火燒了,這塔原來是磚木結構,結果木頭燒毀後,剩下了磚頭,磚頭就常年暴露了出來,而老百姓一看這磚頭,有的還有字,有的還有孔,孔裡還有經文,這下就覺得磚頭不一般,拿回家可保佑家裡,於是乎好多人就開始去挖磚了。結果長年累月最後終於把塔挖塌了。
現在還可以看到帶孔的磚頭。
2000年那次挖掘在地宮裡挖了非常多的寶貝了,保存這麼完好也算是幸事了。
浙江博物館孤山館區其實也包括了旁邊的文瀾閣,雷峰塔是五代十國時的帝王錢王之遺蹟,而文瀾閣則是清朝乾隆皇帝存《四庫全書》的地方,可以說都是帝王的功業了。
從浙江博物館裡可以直接穿門進入文瀾閣。
浙江博物館孤山館就在白堤上,位於孤山腳下,此處也是一個欣賞西湖美景的絕佳所在,遊人一向絡繹不絕。現在剛剛初秋,西湖有一種成熟的美,趁此不冷不熱之際,遊遊西湖,順道走走博物館,身心俱有收穫,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