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黃種人的生活區域已被印度控制

2020-12-19 歷史茶館

根據人類膚色和體質的差異,可以把人類大致分為三個人種,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其中白種人的生存空間最大,由原本只在歐洲和北非、西亞、南亞分布,逐漸擴展至南北美洲、大洋洲和北亞。

與之相比,黃種人和黑種人的生存空間都比較小,不過黑種人的生存空間基本沒有變化,並且也比最初有了小幅增長。黑種人原本只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但慢慢地,拓展到了歐洲和美洲,並且也在非洲之外,建立了一些黑人國家,就比如海地等等。

所以說黑人的生存空間也是逐漸增大的,而黃種人的生存空間卻是實實在在的越來越小。黃種人原本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種族,最初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北亞和南北美洲、大洋洲等地。但現在的黃種人,基本都位於東亞和東南亞,美洲大洋洲和北亞已經被白種人佔據。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生存空間的變化,起因就是新航路的開闢。開闢新航路宣告了大航海時代的來臨,大航海時代也可以叫做殖民時代,從1453年開始,到二戰結束為止,歐洲白種人殖民世界長達五百年之久。在這漫長的時光裡,被殖民地區不僅喪失了大量資源、人口,甚至有很多種群都遭到了基本滅絕,這些消失族群世代生存的家園也就此淪為了白種人的生活區。

最典型的就是美洲和大洋洲,經過殖民時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大洋洲的原住民,基本遭到了滅絕,如今美國的印第安人數量已經不足美國總人口的1%,而且被嚴格限制在印第安人保留地上。他們祖輩世代生存的家園已經基本與他們無關。

除了美洲大洋洲,還有北亞。北亞從地理上來看是一個亞洲區域,但事實上卻屬於一個歐洲國家,在歷史上,北亞地區也是黃種人的生活區,但隨著歷史的發展,也逐漸被歐洲國家佔據。由此可見,殖民時代就是白種人和黑種人的擴張時代,白種人主動擴張,黑種人被動擴張,只有黃種人的生存空間被不斷被蠶食。

現在世界人口已經達到了77億,黃種人佔37%左右,黑種人佔8.5%,白種人佔54%。但這37%的黃種人卻只擠在東亞和東南亞一千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54%的白種人則佔據著上億平方公裡的土地。而且白種人還統治著東亞部分地區,比如日本和韓國,都有白人駐軍,話語權也被白人掌握,日韓基本沒有話語權。縱觀整個黃種人分布區,只剩一個國家可以抗衡白人國家,那就是我國,而且黃種人國家還有個特點,那就是不團結,有很多已經投靠了白人國家。

現在殖民時代雖然已經結束,但白種人對黃種人生存空間的擠壓卻並沒有結束。就比如南亞地區,原本也有大量黃種人國家存在。這些國家主要分布在印度東北部地區,比如印度的梅加拉亞邦、曼尼普爾邦,歷史上都曾建立過黃種人國家。但隨著英國對印度的佔領,這些地區基本被併入了英屬印度,印度獨立後,則成了印度的地盤。

印度人也分為多個種族,東北各邦基本是黃種人,此外尼格利陀人,達羅毗荼人膚色較黑,屬於矮黑人,基本是印度的低種姓。而印度的高種姓,膚色較白,其實是屬於白種人。

南亞地區的黃種人,除分布在印度東北之外,原本還分布在兩個國家,一個是不丹,一個是錫金,但錫金已經被印度完全吞併,淪為了印度的錫金邦,不丹雖然還保持著名義的獨立,但事實上也已被印度控制。印度在不丹不僅有駐軍,而且印不兩國還籤有協議,不丹的外交必須接受印度「指導」。所謂指導也就是要受印度左右,所以說,南亞的黃種人生活區實際已被印度完全控制。

印度對南亞黃種人生存空間的擠壓,其實只是一個縮影,從世界範圍來看,白種人也在不斷試圖繼續擠壓黃種人的生存空間,但好在黃種人國家中,還有一個大國可以抵擋這種不斷的擠壓,否則黃種人的未來真可以說是不堪設想的。

相關焦點

  • 黃種人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南亞黃種人生活區已被印度完全控制!
    根據人類膚色和體質的差異,可以把人類大致分為三個人種,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其中白種人的生存空間最大,由原本只在歐洲和北非、西亞、南亞分布,逐漸擴展至南北美洲、大洋洲和北亞。
  • 印度在南亞橫行霸道,眼皮底下的斯裡蘭卡為什麼沒有被印度控制?
    我們都知道亞洲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洲,面積廣闊,地形豐富,文明也多彩多樣,但習慣性的我們會分為東亞,西亞、南亞、東南亞、這幾個區域,其中南亞礙於喜馬拉雅山脈和印度洋的包圍與其它地區有很大的地理隔閡。
  • 最正宗的黃種人
    黃種人,又稱黃色人種、亞美人種、蒙古人種、蒙古利亞人種,是世界四大人種之一。其數量在四大人種中排名第二。 黃色人種主要分布於烏拉爾地區、東亞、北亞、東北亞、西伯利亞地區、南亞北部、東南亞及少數在美洲、大洋洲。 黃種人約佔世界人口的37%。
  • 釋迦牟尼佛是黃種人,是華夏人!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對印度佛教的研究是有相當功底的,這些研究主要源自於日本學術界對佛教文化的重視,反觀我國的學者主要是以修行為主,有成就者都是大居士,會慢慢放棄純學術研究轉而修行,這在民國有大量的例子。本人通過一定時間的研究,也認為釋迦摩尼佛是黃種人,理由如下:第一,佛陀的出生確定就是尼泊爾的南部。
  • 黃種人的三大分支
    第四紀晚更新世冰期時期,一些海拔不高的山也積雪冰封,使得積雪冰封的南嶺等山脈成了黃種人向北進入長江流域的天然障礙,更主要的是南嶺北部廣大地區較低的冬季氣溫,不利於長期在熱帶生活的黃種人與已經長期生活在那裡的土著競爭。
  • 印度精銳部隊數百人登上山頂,全是黃種人:山上沒水三個月不洗澡
    近日從社交媒體照片可以看到,印軍精銳部隊數百人正在進行爬山訓練。增援上來的印軍有2個師,正在緊張的進行高山環境適應性訓練。其中也包括增援上來的阿薩姆步兵聯隊第17營的數百人,這些部隊將會被部署在山谷兩側山頭上。
  • 全球第二大「黃種人」國家,面積超過印度,未來可能成為無人區
    在俄羅斯地區有很多神奇的存在,甚至還有很多我們聽都沒有聽過的地區,其中甚至還有世界面積第二大的黃種人區,而且這一區域甚至還是一個共和國。對此肯定很多人產生疑惑,俄羅斯哪來的黃種人,而且俄羅斯怎麼內部還有共和國?
  • 它在南亞地區一家獨大,爭當一流強國,是印度長期追求的目標
    印度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國家,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爭當世界的一流強國,是印度長期所追求的戰略目標,控制南亞次大陸,是印度戰略的第一步,基於印度所處的獨特地理優勢和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印度如今在南亞地區是一家獨大,已經成為了區域的主導力量,稱霸南亞目標已基本實現。
  • 印度人皮膚黑,為什麼是白種人?東亞人有的很白,卻是黃種人?
    首先,印度主要是由白種人構成的,並不是所有的印度人都是白種人,就好像你不能說法國人都是白種人一樣。對於東亞人也一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黃種人,比如我國的西北少數民族大部分都是白種人。世界人種分布圖其次,人種的劃分是一般是根據面部骨骼來劃分,而不是根據膚色,並不能簡單的認為皮膚白就是白種人,皮膚黑就不是白種人。
  • 高中區域地理南亞部分
    大家一聽說高中地理,一個頭就有九個大,福利來啦,今天是高中區域地理南亞的部分,南亞到底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呢?有哪些高考必考點呢?↓↓↓一起來看看!高中區域地理——南亞一、 位置、範圍1、 亞州南部,喜馬拉雅山以南2、南臨印度洋,絕大部分位於10°N-30°N,絕大部分位於70°E-90°E二、地形特點北部:
  • 俄羅斯境內的黃種人「國家」,面積超印度,礦產豐富卻無法開採
    要知道,除了中國以外,世界其它國家也根據不同的劃分依據劃分了地區,國家的中央部門可以管理每一個區域。而每一個區域等政府部門也可以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實施發展經濟的政策。俄羅斯最大的區域為薩哈自治共和國,雖然該地區保留國家的名稱,但該地區卻是俄羅斯管理區域。俄羅斯每一年都會開展不同地區恢復經濟的政策,面積超過印度,高達310萬平方公裡的薩哈自治共和國,也得到了俄羅斯的支持。
  • 吞併錫金控制不丹,這個南亞小國成印度下個目標,網友:得寸進尺
    作為一個人口大國,疫情期間印度的表現似乎有些對不起它自己的身份。眼看本國失業率不斷攀升,超過1億人因為沒有工作掙扎在溫飽線上。但印度政府絲毫沒有慈悲心,而是繼續幫著追隨大哥美國搞局部霸權主義。而這種印度式霸權主義也被很多人所不齒。
  • 印度北方為什麼會有黃種人?曾在阿薩姆建立東輝國,也是炎黃子孫
    我們不能不感嘆遠古黃種人開拓精神。 因為,所謂黃種人不過是一個近現代意義上的概念,所以,我們也可以把遠古的黃種人稱為最早的中國人。 如果說,最早的中國人和今天哪個國家聯繫最緊密,那麼,非今印度這個國家莫屬。 需要強調的是,今印度雖然被變作了一個國家的名稱,但古印度並不具備這樣的含義,它是一個地理的概念,指的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南亞次大陸,有著很多小國,是小國林立的。
  • 外媒:中國擊敗印度獲南亞次大陸主導權
    圖片來源:環球網  《巴基斯坦愛國者》網站4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次大陸  上世紀50年代初,南亞被稱為印度次大陸。而現在,南亞可以被稱為中國次大陸。印度正迅速失去其在南亞的主導地位。而中國在南亞的影響力日益上升,這已是一個既成事實。
  • 打破「拉美白人」起源!科學家稱或不是歐洲,黃種人是來自哪裡?
    作者:文/羅兆春 在科學中,人類的起源其實至今還是未解之謎,曾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的發源地區域主要在歐洲,特別是西歐。科學家們如今就打破了這個說法,拉美白人也許並非起源於歐洲,而是在其他區域,這就是通過基因來進行分析出來的。
  • 南亞經濟「寒冬」盤踞:區域大國復甦緩慢 下行風險依舊存在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南亞經濟「寒冬」盤踞本報記者 施普皓2020年,南亞新冠肺炎疫情總體嚴峻,包括印度在內的南亞各國經濟發展均遭受嚴重衝擊。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顯示,2020年,南亞地區經濟估計將萎縮6.7%,2021年預計將增長3.3%。由於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加之失業率上升等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南亞地區的經濟仍處於「寒冬」中。區域大國復甦緩慢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是南亞地區三大主要經濟體,同時也是該地區疫情情況最為嚴峻的3個國家。
  • 它是中國外,世界面積最大的黃種人國家,人口不足百萬比印度大
    它是中國外,世界面積最大的黃種人國家,人口不足百萬比印度大。地球養育了六十多億的人口,為了減輕人口的壓力,很多國家的人數在減少。但有一個國家卻在發愁人口少,它是除中國以外,世界面積最大的黃種人國家,人口不足百萬卻比印度領地大。
  • 班公湖:中國控制70%,印度控制30%,兩邊情況大不同
    印度為何頻頻把目標轉向班公湖呢?只因兩邊情況達不同班公湖上中國的巡邏船班公湖呈東西分布向。令人驚訝的是,它的湖水在東部是淡水,班公湖西邊是鹹水,恰好是我們控制的國家三分之二的地區在東部,而印度控制的三分之一的地區在西部。班公湖的水從東到西越來越鹹,因此印度另一邊的水變得鹹。
  • 世界面積第二大的黃種人共和國:比印度還大,卻是俄羅斯領土!
    世界面積第二大的黃種人共和國:比印度還大,卻是俄羅斯領土中國國土面積大,人口數量多,除了一些混血兒外大多數都是黃種人,所以我國黃種人的數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一,除了我們國家,東亞國家也多以黃種人為主。那麼大家知道世界上有一個共和國,面積比印度還大,那裡的人都是黃種人,卻隸屬於俄羅斯嗎?這個共和國叫做薩哈共和國,全稱是薩哈(雅庫特)共和國,位於亞洲北部。雖然它稱之為「國」,但實際上它是俄羅斯的自治省,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佔俄羅斯總面積的18%,相當於印度國土面積,是除中國以外最大的黃種人聚集地。
  • 印度巴基斯坦之爭影響南亞經濟發展
    自信的印度要求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最近幾年,印度的經濟以平均8%的速度增長,並被視為是未來的一個超級大國。        文章稱,一些觀察家認為巴基斯坦已經是一個失去控制的「失敗的國家」,是恐怖分子和極端分子的根據地。賓拉登在該國被擊斃就是一個例子。該國與印度進行了3場戰爭,其中兩場戰爭是為爭奪克什米爾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