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廠故事④|重裝《紅樓夢》

2021-01-20 讀創

夏和順

北京琉璃廠,又稱廠甸。遼代為海王村舊址,元代曾在此設官窯燒制御用琉璃瓦。清代中葉起,每逢科舉會試,文人雅士常聚集於此,商賈之家亦開鋪設攤,以書鋪為最,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等次之,儼然京都文化中心。乾隆年間開館修訂四庫全書,益顯繁榮;民國以降更是充當文化古城資料室、圖書館和研究所等角色,為繁榮學術文化助益良多。數百年間,有關琉璃廠的故事多不勝數,筆者不揣淺陋,綴拾撰寫成篇,以饗讀者,並就正於方家。

△胡適題重裝程甲本《紅樓夢》

1929年5月24日凌晨4時,幾乎通宵達旦工作的胡適在其珍藏的《紅樓夢》程甲本上題跋:「《紅樓夢》的版本之學可算是我提倡出來的。我先得程乙本,始知尚有程甲本,程甲本很難得,馬幼漁先生藏有此本,今年他慨然贈送給我,我歡喜極了,故託北京松筠閣重加裝鑲,並記於此。胡適。十八、五、廿四晨四時。」

估計此本剛剛重新裝鑲而成,胡適喜悅之情躍然紙上。

胡適有新紅學開山始祖之稱,所謂程甲本、程乙本、甲戌本均由其命名。

△程甲本《紅樓夢》序

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偉元和高鶚將《紅樓夢》前80回與後40回合成完整故事,以木活字排印出來,定名《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此為程甲本,是小說文本脫離抄本體系成為刻本流傳之始,是目前通行《紅樓夢》出版物的祖本。胡適另藏有東觀閣本,是程甲本早期翻刻本之一,也是流傳最早的帶批註翻刻本,在《紅樓夢》版本史和傳播史上也佔有特殊地位。

所謂程乙本,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程偉元萃文書屋重印《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與程甲本版式、插圖完全一樣,文字有較大差異,而且增加程偉元、高鶚聯合署名的引言。

此本購自何時何處,胡適並未詳加說明,出自琉璃廠也未可知。1927年11月14日,他在《重印乾隆壬子本紅樓夢序》中說:「從前汪原放先生標點《紅樓夢》時,他用的是道光壬辰(1832)刻本。他不知道我藏有乾隆壬子(1792)的程偉元第二次排本。現在他決計用我的藏本做底本,重新標點排印。這件事在營業上是一件大犧牲,原放這種研究的精神是我很敬愛的,故我願意給他做這篇新序。」

胡適最為重視的《紅樓夢》版本為乾隆甲戌本,又稱脂殘本,乾隆十九年(1754)抄本。存十六回:1—8回、13—16回、25—28回,共4冊。每半葉12行,行18字。甲戌本在現存各抄本中最早,最接近曹雪芹原稿原貌,由晚清大興劉位坦得於京中打鼓擔中,其子劉銓福於同治二年(1862)、七年(1867)作跋。1927年夏此本出現於上海,胡適以重價購得,視為秘本,輕易不肯示人。1948年底胡適離開北平時隨身攜帶,赴美後寄藏於康乃爾大學圖書館,後被上海博物館購藏。

程甲本《紅樓夢》在松筠閣重裝,也是此本與琉璃廠的一段緣分。松筠閣創辦於清光緒年間,原設地藏庵內,後遷琉璃廠。店主劉際唐字盛虞,衡水人。劉際唐去世後交長子殿文繼續經營。松筠閣原以線裝古籍為主業,兼營裝訂圖書。容庚1931年3月22日日記中也有記載:「在松筠閣購《史學叢書》,三元;《方志稿》,三元二角。」抗戰爆發北平淪陷後,古籍生意慘澹,劉殿文另闢蹊徑,將松筠閣轉為經營雜誌為主。

審讀:喻方華

相關焦點

  • 中軸線的故事|琉璃廠「跨越時光的情誼」
    琉璃廠在北京可算是極具文化味的地方這裡又有哪些故事呢琉璃廠店主與顧客互稱「年兄」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沃爾瑪進入我國的前後,「顧客是上帝」當時的琉璃廠古玩店葉祖孚先生《北京琉璃廠》書中說到,「當時,官員們來到古玩鋪,見了店主就拱手作揖,稱呼店主為『年兄』。這種習慣一直沿襲到北京解放以後。五十年代陳伯達來到琉璃廠,見了店主也是拱手稱『年兄』。
  • 琉璃廠故事|鄧拓購畫
    夏和順 北京琉璃廠,又稱廠甸。遼代為海王村舊址,元代曾在此設官窯燒制御用琉璃瓦。清代中葉起,每逢科舉會試,文人雅士常聚集於此,商賈之家亦開鋪設攤,以書鋪為最,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等次之,儼然京都文化中心。乾隆年間開館修訂四庫全書,益顯繁榮。
  • 琉璃廠故事⑤|《北平箋譜》
    夏和順北京琉璃廠,又稱廠甸。遼代為海王村舊址,元代曾在此設官窯燒制御用琉璃瓦。清代中葉起,每逢科舉會試,文人雅士常聚集於此,商賈之家亦開鋪設攤,以書鋪為最,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等次之,儼然京都文化中心。
  • 琉璃廠故事①|鄧拓購畫
    夏和順北京琉璃廠,又稱廠甸。遼代為海王村舊址,元代曾在此設官窯燒制御用琉璃瓦。清代中葉起,每逢科舉會試,文人雅士常聚集於此,商賈之家亦開鋪設攤,以書鋪為最,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等次之,儼然京都文化中心。乾隆年間開館修訂四庫全書,益顯繁榮。
  • 琉璃廠故事|周作人逛廠甸
    夏和順 北京琉璃廠,又稱廠甸。遼代為海王村舊址,元代曾在此設官窯燒制御用琉璃瓦。清代中葉起,每逢科舉會試,文人雅士常聚集於此,商賈之家亦開鋪設攤,以書鋪為最,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等次之,儼然京都文化中心。
  • 《四庫全書》與北京琉璃廠的故事,紀曉嵐是總纂官,共有8億多字
    說起北京琉璃廠,很多人認識它是在前些年的熱播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今天我們就來見識一下這條近千年歷史的老街。還記得嗎?當年的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可是大火,其中一集的場景就在琉璃廠,紀曉嵐將大貪官和珅耍得團團亂轉,讓人大呼過癮,北京琉璃廠老街就有一段與紀曉嵐擔任總纂官的《四庫全書》的故事。琉璃廠只有不到一公裡,匯聚了像「戴月軒」「一得閣」「榮寶齋」等享譽國內外的老字號店鋪,齊白石、徐悲鴻、吳昌碩等文人大家的墨寶更是隨處可見,是北京最負盛名的文化老街。
  • 北京立面 | 琉璃廠文化街
    這條街,那麼的古老,經歷了五六個世紀的變遷,給我們留下了無數斑駁離奇的故事,形成了獨特的傳統文化氛圍。帝都以東,為何獨它琉璃廠凌駕於「九市」之上,集傳統文化之精粹?琉璃廠傳統文化圈到底又是如何形成的?再加上明清科舉制度的興起,極大的刺激了琉璃廠書肆的發展。到乾隆年間四庫館的開設也是的書肆的規模逐漸擴大趨於成熟,逐漸形成了今天琉璃廠的格局。
  • 琉璃廠的前世今生
    繁華的市井,便利的條件,形成了「京都雅遊之所」,使琉璃廠逐漸發展成為京城最大的書市,形成了人文薈萃的文化街市,與文化相關的筆墨紙硯,古玩書畫等等,也隨之發展起來。這裡經營古玩字畫的店鋪很多,大多數外國人來京旅遊也都會來到這裡。清末,在原琉璃廠廠址上修建了高等師範學堂,這就是現在的師大附中的前身。在原廠址往南修建了海王村公園,成為了琉璃廠集市的中心,也是後來廠甸最為熱鬧的地方之一。
  • 琉璃廠大街
    琉璃廠在宣武區和平門外。遼時為海王村。元明時曾設琉璃窯廠,因有「琉璃廠」之稱。清初古董商開始在此經營,乾隆時(1736-1795)已成為古玩字畫、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寶的集散地。    1982年琉璃廠文化街整修重建。新建後的街道全長750米,東至延壽寺街,西至南北柳巷,中為南新華街。街道兩旁,鋪麵店堂青磚灰瓦,磚雕彩繪古色古香,更具有濃厚的古代街市色彩。
  • 慈禧痴迷紅樓夢,在宮中打造太虛幻境,穿行於夢境和現實之中
    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魅力巨大,清朝時期民間就已經很流行;雖然宮中有宮中的規矩,認為看此類小說「有失體統」,但是膽大妄為的慈禧偏不聽那一套,不僅看,還「細細硃批」;看罷,她入戲太深,竟命人在長春宮打造「太虛幻境」,終日遊走於夢境和現實之中;事情的經過如何呢?
  • 東西琉璃廠 凌空架走廊
    本報訊 昨天,一座藝術廊橋橫跨南新華街,將東、西琉璃廠懸空連為一體,結束了琉璃廠7年分隔的歷史。廊橋的內部飾有彩繪,並安裝LED顯示屏,展示琉璃廠的風土人情。琉璃廠在明清時期本是一條東西向的長街。1927年,民國政府自和平門往南修建南新華街,將琉璃廠街分成了東西兩段,成為東琉璃廠和西琉璃廠,這個格局一直延續到今天。上世紀80年代,東、西琉璃廠兩街之間凌空架起一座漢白玉仿古石橋,但該石橋在2004年南新華街拓寬時被拆除。
  • 琉璃廠文化街
    中廣網北京4月21日消息 琉璃廠在宣武區和平門外,遼時為「海王村」。元明時曾設琉璃窯廠,因有"琉璃廠"之稱。   琉璃廠大街位於北京和平門外,是北京一條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起於清代,當時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這裡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了較濃的文化氛圍。這裡經營古玩字畫的店鋪很多。大多數外國人來京旅遊都要到這裡。
  • 北京琉璃廠,聞名中外的古文化街道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北京旅遊的好去處,北京地鐵二號線和平門站的琉璃廠,文房四寶夢工廠,現在北京和平門外的琉璃廠是聞名中外的古文化街,漫步街上形態各異的店招幌子文氣十足的老店牌匾,映入眼帘,加之商店櫥窗中琳琅滿目的古書善本
  • 老北京琉璃廠線裝書
    據《魯迅日記》記載,他定居北京的14年間,總共去過琉璃廠480多次。民國初年,琉璃廠、東安市場、隆福寺、前門打磨廠等地,乃是北京古舊書店集中之所。由於長期業務積累,古舊書店的掌柜和夥計,也都成為深諳古籍裝幀和鑑定的行家裡手。鎮守琉璃廠街口的邃雅齋,便被視為線裝書的聚寶盆。蟲蠹、龜裂、褶皺……對古籍而言是最大的威脅。修補破損古籍,也成為古舊書肆的一門傳統手藝。
  • 琉璃廠文房四寶藝術節:品味翰墨書香 感受士子文化
    9月26日上午,以「弘揚民族藝術,堅定文化自信」為主題的椿樹街道第四屆琉璃廠文房四寶藝術節火熱開幕,為期三天的打卡遊戲,帶您感受琉璃廠西街的翰墨書香,來一場古今交錯的穿越之旅。 開幕式上,老字號企業代表結合琉璃廠士子文化,為大家分享歷史人文故事,榮寶齋、一得閣、戴月軒、宏寶堂、中國書店、工商銀行西琉璃廠支行共同成立琉璃廠文創聯盟,一批賦有濃鬱士子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在開幕式上一一亮相:轉經解壓筆、金墨、天開文運筆、絹紙、古書頁《鶡冠子》和前程似錦祝福金卡。
  • 工業遺蹟再利用:琉璃廠
    位於宣南的琉璃廠,是明朝朱棣當政期間的產物。朱棣遷都北京之後,得蓋房子啊,而且要蓋得還不少,琉璃廠就是當年專門給皇宮生產琉璃瓦、琉璃構建的。琉璃廠只不過,到了1756年,清朝乾隆爺當政那會兒,琉璃廠燒造琉璃的事被否了。
  • 經歷了半年疫情的北京琉璃廠
    北京琉璃廠,平時也不像其他旅遊景點一樣遊人如織、摩肩接踵,疫情之下就更顯清靜,這會兒除了默默清掃著路面的環衛工人、偶爾路過的機動車或電動車、店裡值班的店員,差不多就剩我、朋友和一若即若離的「小尾巴」了。
  • 紅樓夢的故事到底是發生在南京還是北京
    紅樓夢裡故事到底發生在哪裡?是北京還是南京.書中有雲甄士隱即真事隱也.而江南甄家才是故事的主角,賈家只是作者的藝術再現,也就是說賈家事是甄家事的影子!最後王熙鳳管理寧國府、榮國府兩家家務.卻是治國之才.又有溫柔手段.整部紅樓夢裡陰盛陽衰.賈探春和薛寶釵對賈府改革讓園中一度有中興之像.南京附近有市舶司,主管各位進貢貿易,所以當時此地經商成風,女子亦很開放,拋頭露面甚至獨當一面.所以書中敘述的外國的洋女孩,不但會說中國話,還會寫詩.也是當時的實際情況.
  • 《紅樓夢》大觀園故事與揚州高旻寺行宮的不解之緣
    如果想了解曹寅與揚州的不解之緣,探訪《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那麼不得不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展廳裡的「分水龍」碑、高旻寺塔灣行宮「有鳳來儀」門墩石說起。讀著它們所講述的故事,再重新翻開《紅樓夢》時,或許才可以真正感受到曹雪芹對揚州的那份特殊情感。
  • 復工率過半 琉璃廠古文化街「熱」了嗎
    5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來到琉璃廠古文化街。這條有近300年歷史的老街由一條過街迴廊銜接,分屬東西兩個街道。目前,遊人通過測溫、登記,領取臨時出入證就可進入琉璃廠東街。入口執勤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琉璃廠東街在大柵欄街道大安瀾營社區管界內,琉璃廠西街則分屬椿樹街道琉璃廠西街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