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橋市位於遼寧省營口市的東北部,是世界「四大鎂礦產地」之一,有著中國鎂都之稱。
石棚峪石棚
石棚峪石棚建造的年代非常久遠,大約在青銅時代,或更早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也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地上建築,1963年遼寧省政府公布石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關於史前石棚的建造用途,有多種說法,有的說是墓葬,有的是是祭祀場所,還有的說是宗教活動場所。
金牛山古人類遺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石橋永安鎮,是中國東北地區最早的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984年9月到12月,出土了一批罕見的古人類化石,同層出土的還有大量動物化石。出土的同屬於一個成人個體的人類骨骼化石,包括頭骨、脊椎、尺骨、髖骨、腕骨、足骨和趾骨等50餘件。
前砬山烽火臺,在大石橋市金橋開發區前砬山村南。建造於明代。烽火臺的臺基為花崗巖條石砌築,其上是大塊青磚建造的臺身,白灰勾縫,最上部分的垛口仍可見。方形臺通高12米,底邊長為10米,由底向上逐漸內斂。烽火臺保存的基本完好,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歷史記載,在明朝時期,沿海各省,經常遭受倭寇的騷擾,民不安生,朝廷便在沿海設立防禦據點。
在大石橋市還有黃丫口風景區,和迷鎮山風景區,去年去騎行時曾經路過黃丫口,因為趕時間所以未能進去好好玩一玩,黃丫口大部分都是森林,還有十餘處泉眼,當然可能這對於南方人來說這不算什麼,因為南方泉眼在河邊經常可以看到,黃丫口為森林景觀,野生動物比較多,有袍子、狐狸、浪等50餘種。
迷鎮山我曾經騎行去過兩回,上山是一條瀝青公盤山公路,在山上有一些桃子樹,和蘋果樹,野生的櫻桃也有一些,最多的還是杏子樹,光是野生在路邊的杏子就有不少。至於山上的娘娘廟我們沒怎麼參觀,聽說廟會的時候會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