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放煙花爆竹,是很多人對「過年」的記憶之一,但受多種因素影響,近年來各地空氣品質堪憂,霧霾天也成了「常見」天氣,那麼此種背景下,今年春節前夕錫城煙花爆竹市場如何?錫城針對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有何新規定?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市場
進入銷售旺季新品繁多
6日下午,記者在無錫煙花爆竹商貿有限公司羊腰灣門市店裡見到了顧客陸老伯。65歲的他住在槐古二村,每年都會購置一些煙花爆竹燃放,以討個吉利。當天他買了兩掛「恭喜發財」鞭炮和一個「喜慶」禮炮,花了205元。他說,雖然知道有關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但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如若過年不放點鞭炮,年味就更淡了。家住柴機新村的趙老伯也帶著小孫子來買煙花爆竹,小孫子選了幾款兒童款的,趙老伯選了普通的鞭炮,用於大年夜燃放。
當天下午,記者在該店採訪兩個多小時,其間店內陸續來了十幾波顧客,其中不少是帶著小孩來選購的,他們少則花費一兩百元,多則花費近千元。記者注意到,除了價格作為參考因素外,這些顧客選購煙花爆竹,主要看中吉利名字,比如「恭喜發財」「招財進寶」「開門紅」「生意興隆」之類的煙花爆竹賣得較好。據了解,春節前一周時間,是傳統意義上的煙花爆竹銷售旺季。
在該煙花爆竹零售店發現,這裡的煙花爆竹品種繁多、價格不一,最便宜的十幾元能買五六個,貴些的則要幾百元。無錫煙花爆竹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忠仁介紹,煙花爆竹分為9個大類:爆竹類、噴花類、旋轉類、升空類、吐珠類、玩具類、禮花類、架子煙花類和組合煙花類,其中架子煙花類和禮花類以及部分組合煙花類屬於專業燃放類煙花爆竹,該公司3個門市店僅售賣7個種類的個人燃放類煙花爆竹。而在羊腰灣門店,所銷售的共涉及7個種類共計100多個品種的煙花爆竹,在上馬墩路春江花園門店售賣的品種更多,達150多種。戴忠仁介紹,店內有些品種的煙花爆竹價格比往年有所提高,主要是因為紙張等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以及運費的上漲。
去年10月,無錫煙花爆竹商貿有限公司和無錫喜洋洋菸花爆竹有限公司在無錫引進了瀏陽花炮連鎖品牌,並成為無錫該品牌煙花爆竹的獨家總代理。記者注意到,今年的新品種裡,有不少就是瀏陽花炮連鎖品牌的,比如「四季」系列煙花、「空中芭蕾」系列煙花等等,價格在兩三百元,煙花的外包裝上設置了二維碼,消費者掃一下二維碼,即可看到相應的煙花燃放效果圖。戴忠仁介紹,今年他們銷售的煙花爆竹中有七八十個品種是新品種。當記者問到新品種和舊品種在燃放效果上有何不同時,戴忠仁表示,個人燃放類的煙花不同品種除了外包裝不同外,根據含藥量的多少,燃放後的顏色、花式效果會有所不同。
戴忠仁介紹,受「禁放」、霧霾天氣影響,近幾年他們公司煙花爆竹的銷量下降了30%以上。他解釋,現在很多私人老闆的購買量減少了不少,以前這些群體購買的煙花爆竹多是「高規格」的,且他們認為越大越好,平均一個煙花就要上千元,隨著煙花爆竹相關標準的修訂,這個群體購買煙花爆竹的規格就基本跟普通市民一樣了,都是個人燃放類的幾百元的煙花爆竹;同時,受「禁放」政策影響,政府機關部門、銀行金融等這種「公務購買」的集團消費也沒有了。
據了解,目前煙花爆竹銷售的幾大種類中,以普通市民為主要購買人群的鞭炮類,是銷量最大的,其次是組合煙花類。「因為現在購買煙花爆竹的人群,也主要是受傳統習俗的影響,過年要放鞭炮,所以鞭炮類的需求目前是最主要的需求」,戴忠仁說。
警方
節日有限「開禁」仍會查糾違規燃放
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了解到,警方向市政府遞交了市區有限制許可燃放煙花爆竹的請示,目前已得到批覆。2018春節期間市區有限制許可燃放煙花爆竹,許可燃放煙花爆竹時限為除夕下午5點到正月十五晚上12點。同時,快速內環範圍內禁止舉辦焰火晚會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動,如果大氣汙染達嚴重汙染橙色(含)以上預警的,要停止燃放煙花爆竹。並嚴禁燃放禮花彈,A級、B級以及需加工安裝的C級、D級等「專業燃放類」煙花爆竹產品。民警表示,主城區平時是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所以節日裡的限制許可是面向主城區「開禁」。從市民燃放習慣上來看,主要是除夕商家歇年放個爆竹、市民除夕夜到初一凌晨燃放煙花爆竹、初五迎財神和新年裡的開門爆竹等,時間上相對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的情況下,有些規定還是要遵守。一個是不能超出時間範圍,1月19日梁溪區一家美容院開業燃放煙花爆竹,店主就因違反規定在禁止時間和地方燃放煙花爆竹被處以500元罰款。第二個是地點要求,車站、碼頭、機場等交通樞紐,文物保護單位,醫療機構、幼兒園、託兒所、敬老院以及教學科研單位,風景旅遊區,商業繁華街道、集貿市場、影劇院、體育場館等人員集中的公共場所,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生產、儲存單位和輸變電設施安全保護區等,這些地方的周圍一直都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民警說,比如有人在加油站旁邊放煙花,那麼就有很大安全隱患,不管是不是節日期間都要查處。
據了解,每年國慶節後,開始進入煙花爆竹銷售的旺季。商家一批批增加庫存,多是為了在春節前賺個盆滿缽滿。而有的商家為了利益最大化,會忽略安全管理等要求。去年,警方共查獲並銷毀了2.4萬件非法儲存的煙花。上月以來,全市已查處非法儲運煙花爆竹案件2起,收繳煙花爆竹735件,2名嫌疑人受到了行政拘留的處罰。節前,警方聯合安監部門,對全市煙花爆竹批發單位的經營許可情況、產品流向登記、安全設施和防範措施等進行了檢查。民警表示,春節期間會分成三組巡邏,重點查糾違規燃放等問題。
對於市民關注的大氣汙染問題,警方也有相應的應急預案,根據不同預警逐步增加煙花爆竹管控措施。大氣汙染藍色預警時,會加強城區路面巡查,發現燃放行為進行勸止,對非法燃放及時查處。黃色預警時暫停煙花晚會或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動許可,已經許可的變更日期或撤回,民警加強巡查力度,尤其主城區制止和查處非法燃放。到了橙色預警,連城郊地區也要勸導暫停燃放,到了紅色預警全市禁止燃放。
社區
劃出燃放區確保安全和小區整潔
最近,山東德州因為禁鞭令,一對新人的親友放「嘴炮」模仿爆竹聲,為婚禮烘託氣氛,不少網友覺得很有趣。據了解,過節或置辦婚喪喜事時,有些市民選擇了其他方式替代煙花爆竹。市民林先生說,兒子結婚時他們家就用了花筒拉炮,噴出來有彩帶亮片還有仿真玫瑰花瓣,喜慶又不汙染空氣。李女士買了一大盒仿真電子鞭炮送給母親,電子鞭炮下面有發聲器,按一下遙控會發出燃放爆竹的聲音,還能放歌曲,「掛在家裡較安全,樣式也好看,老人和孩子都喜歡」。
市人大代表、尤渡社區黨委副書記馬建表示,習俗需要逐步引導。轄區裡的尤渡苑,多為原來住平房的村民搬進了高樓,這幾年發現過節燃放煙花爆竹的人家減少了。一方面環境的改變帶來習慣的改變,原來節日裡走親訪友,在自家門口或院子裡燃放煙花爆竹,圖個喜慶熱鬧。現在住進高樓氛圍變了,放煙花要跑到樓下來,孩子年齡小或特別喜歡煙花的,家長會陪著,孩子長大後有的人家就不燃放了。作為社區來說,要在小區裡找一個空曠地方,讓有需求的市民燃放。在高樓小區內,特別要防止煙花爆竹燒到小區綠植、炸碎樓上窗玻璃,或飛濺到陽臺上不小心點燃晾曬的被子等問題。劃定燃放區既確保安全問題,也能保持小區整潔,減少保潔人員工作量,在此基礎上再慢慢呼籲居民用其他方式來烘託節日氣氛。(晚報記者 李忠蘭、念樓/文 李忠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