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兩江新區又有五座體育文化公園開放
靜待居民們踏青遊玩
桐子灣體育文化公園
桐子灣體育文化公園俯瞰圖
桐子灣體育文化公園位於兩江新區悅來片區,毗鄰嘉陵江畔,距桐子灣約500米,面積約4000平方米,周邊有居民區、商業區,以及金興大道、國博大道等城市主幹道路。
公園呈三角形設計,以桐子樹為核心景觀,分為遊覽步道區、器械健身區、運動健身區等,集運動、休閒、文化於一體,旨在打造適合不同年齡段市民體育運動、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桐子灣體育文化公園入口
四季見綠的白橋體育文化公園
白橋體育文化公園俯瞰圖
白橋體育文化公園距離兩江新區龍興古鎮約1公裡,面積近7600平方米,設有兒童遊樂區、綜合休閒區等。
公園秉持「生態優先」理念,種植有四季常綠、彩葉樹種,打造「休閒與綠地」結合的生態環保公園,營造樹木叢生的自然氛圍,為市民在「家門口」提供環境優美的鍛鍊場地。
白橋體育文化公園入口
雲竹體育文化公園
雲竹體育文化公園俯瞰圖
雲竹體育文化公園以「消防文化」為主題,由「四區一帶」組成,即入口展示區、功能設施區、球類運動區、兒童娛樂區和互動式消防安全科普宣傳帶,把運動休閒與知識科普有機結合,設有互動消防車等設施,增強市民消防意識。
雲竹體育文化公園內的消防科普牆
興樂體育文化公園
興樂體育文化公園內的健身設施
興樂體育文化公園位於人和街道人興路和吉樂大道交叉口,根據兩條道路各取一字命名,總面積約1841平米,北臨風景名勝園博園,西靠照母山森林公園,以黃桷樹、山杏、桂花等喬木綠植為主。
針對公園場地內部有6米高差的情況,公園主要設有羽毛球場、象棋桌、健身器材、拳擊袋、桌球臺等佔地較小的項目場地。
復興場體育文化公園
復興場體育文化公園俯瞰圖
復興場體育文化公園面積約1萬平方米,是綜合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設有綜合健身區、兒童活動區、特色習武活動區、街頭半籃球運動區、羽毛球場地、全籃球場、足球場等。
「之前復興的體育文化活動場地面積比較小,健身項目也單一,體育文化公園就建在社區門口,大家走幾步路就到,出門見綠,提升了生活品質。」相關負責人介紹,水土復興場體育文化公園結合場地高差打造天然植物屏障,防止光照產生眩目影響。此外,復興場的賀家拳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園特地設置兒童木樁遊戲區、習武器械區等特色武術區域,將傳統武術文化與現代健身運動相結合。
工作人員對公園休息設施進行消毒
據了解,五座體育文化公園恢復開放後採用無門崗進出模式,目前公園內人流較少,市民佩戴口罩遊園。此外,公園還安排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全面巡查,在醒目位置設立實體宣傳警示標語,通過廣播、宣傳資料、標語等方式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提醒市民們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減少與他人近距離接觸等。
「比如,雲竹體育文化公園內設有消防科普器械,我們會用點對點噴塗消毒液、用酒精擦拭等方法對這些設施進行消毒。」相關負責人介紹,五座體育文化公園均採用84消毒液進行大面積噴灑消毒,並定期對公園遊覽步道區,籃球場等體育運動場地,健身、娛樂、休息設施進行全面消毒,及時分類清理垃圾,為大家營造安全衛生的遊園環境。
當前
市民到公園踏青享受春光的同時
仍須注意不扎堆、不聚集
做好防護、文明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