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鰲龍美灣抽象畫廊景區。杜正藍攝
學生與家長到天福石雕園參加親子活動,體驗採茶樂趣。(資料圖片)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這是一個日漸火熱的小城。因為「浪漫之都」的言之鑿鑿,讓人在這個充滿故事的小城裡尋找「浪漫」變得輕而易舉——
這裡有省級養生旅遊休閒基地天福石雕園,有省級露營公園漳浦火山島,有海蝕風化的花崗巖奇觀六鰲抽象畫廊以及世界茶文化品牌天福茶博物院……
267公裡的海岸線,像一條彩帶點綴著漳浦日出日落的風情,沿線的旅遊景點就像浪花,扮靚這個「浪漫之都」。
景觀:傾城的產業曙光
「第一次到六鰲,只見綿延的海灘猶如一鉤新月橫臥,但夜幕降臨,我們仿佛置身孤島之中,擔心找不到返程的路。」六鰲翡翠灣營銷部經理王雲逸坦言。
6.8公裡翡翠般淨澈的海灣,海水退潮可在500米開外,整體落差不到4米。也就是說,這裡的地形平緩,可開發成供遊客戲海浪、趕海灘、撿貝殼的休閒海灣。這令王雲逸一行人看到了開發景區的曙光,決定在此紮根。
「引進旅遊項目,一定要建立在讓百姓受益的基礎上。」漳浦縣長黃慶華認為,開發旅遊必須獲得群眾的支持,如何搭建當地群眾與旅遊團隊互利互惠的橋梁,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將旅遊附加值讓利給當地群眾。
自駕來漳浦的遊客們要吃什麼?住哪裡?後備廂裡塞點什麼?這些都成了探索「旅遊+」需瞄準的靶向。而政府的思路適時點撥了探索旅遊業的景區。「景區的宣傳照很快吸引了附近城市的遊客前來探路。但由於景區仍處開發中,食宿服務還未完備,這使得我們的第一波遊客沒能久留。」王雲逸說,客觀因素擺在當下,景區與政府都希望能夠發動起周邊群眾,自主引導景區的遊客,在村莊裡提供食宿,承擔景區的後援服務,加速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而為了更好地將遊客食宿問題分流到附近村莊,景區將門票制定為「可自由出入式」的通票,不圈定遊客行程的範圍,入了景區仍然可以外出自由挑選食宿。
這一利好消息很快在景區附近的村裡傳開,每戶村民的自建房都有些許空房間,只要稍加裝修,就可作為民宿迎接遊客。加上政府的支持,民宿的開設變得水到渠成。同時,隨著旅遊的火熱,有些夜間聽海愛好者,向村民租賃帳篷到景區露營。據統計,旺季時海灘上最多搭起500頂帳篷,長達一公裡。村裡的老人說,年輕人外出務工,遊客們的到訪為村裡增添了不少煙火氣。
就這樣,漳浦沿海的民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及時緩釋了遊客來到景區卻又無處落腳的尷尬境遇。對於當地而言,旅遊品牌藉此助推,串聯起漳浦抽象畫廊、趙家堡、火山島等景點,就連當地特有的頭水紫菜、六鰲地瓜、海產品等也由此被遠方的遊客們所熟知。
人文:溫暖升級的先鋒
在漳浦沿海北部的龍美灣,有近200畝的花崗巖風化海蝕地貌景觀,迎面是畫,移步是景,抽象畫廊是眾人對沙灘海浪鑄成的奇景的肯定。
三年前,翡翠灣景區發展人文旅遊項目,從篝火晚會、歌友會到沙雕節、冰雕等項目,遊客量與日俱增,旅遊路線也日漸豐富。這份有規劃的發展,讓不遠處的「抽象畫廊」意識到,先天景觀固然得天獨厚,但若是加上後天的塑造,或能贏來更多的讚嘆。於是,2016年,當地欲將抽象畫廊打造為綜合性旅遊服務景區。彼時,遊客通道被關閉,景區投入升級建設當中。
按全域旅遊的發展策略,此時關閉龍美灣,勢必影響旅程的豐富性,如何讓現有的旅遊資源彌補旅程斷層,這成了當地亟須考慮的問題。
為此,漳浦縣倡導生態旅遊,在立足旅遊資源優勢的同時,優化旅遊產業布局,將周邊繁星般的景點有序地串聯,避免規劃不善給遊客帶來盲目感。
「漳浦縣境背山面海,赤紅壤孕育出高、優、特的農產品,被譽為『魚米花果之鄉』。農民們順應生態旅遊的導向,提升一二產業,發展服務業,令漳浦境內的大大小小的休閒農場星羅棋布。」漳浦縣旅遊局局長林耀宗說,旅遊線路的規劃當即順勢而為,將去往海邊的遊客,再向內陸招引,其中,人文景觀成為其中閃亮的星光。
位於漳浦前亭鎮的蜜原農場,距離濱海火山地質公園僅10分鐘車程。「從沿海大通道下來的旅客常常會選擇火山地質公園、翡翠灣、七星海、趙家堡幾個標誌性景點遊玩。但這裡的農業旅遊還屬一片藍海。」蜜原農場負責人臺商詹鴻維說,建設休閒農場前就已同步導入產銷推廣與休閒農業理念,而今開放經營,與當地標誌性景區達成路線串聯,海島與果園的結合,必定能充實遊客的旅途和心靈,成為當地旅遊的特色。
「類似這樣規模的農場不在少數,已逐步發展為生態休閒旅遊度假集群。下一步,我們還將引導條件成熟的基地創建『森林人家』,做大做強林下經濟產業。」林耀宗說,現代農業的壯大,及時填補了標誌性景區短暫修繕的空檔,更由此催生出新的旅遊路線。
產品:打開城市的浪漫
「發乎神農,聞於魯周,茶史溯源追亙古;經見陸羽,歌傳盧仝,茗風欲勝看今朝。」一到漳浦4A級景區天福茶博物院的入口,就能看到門柱上的對聯,而走進博物院,就宛如走進如詩如畫的茶文化大觀園。
其實,茶博物院自建成以來,就是一個集學術研究、文化傳承、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景點。「主展館展示世界茶文化、中國茶發展史、茶工藝流程、茶藝與茶具、茶與健康等知識……」導遊胡麗琴向遊客介紹起茶葉的發現、發展及傳播的歷程。在這裡,參觀者能在休閒娛樂中獲得茶學知識,認識茶葉,了解茶藝,近距離體驗茶文化的浪漫。
而近些年,漳浦縣利用茶博物院的影響,深挖茶和中草藥元素,打造天福石雕園養生休閒旅遊,發展康體養生旅遊。隨著相關旅遊項目的豐富,茶博物院景區儼然成了漳浦縣旅遊產業的一張閃亮名片。
項目落地帶來的效應讓漳浦縣嘗到了甜頭,發展新的旅遊產品和業態成了新的發展方向。「如體育旅遊、農業旅遊、文化旅遊、康體養生旅遊、智慧旅遊等高端旅遊產品層出不窮。」林耀宗告訴記者,近年來漳浦先後推出翡翠灣國際沙灘足球賽館、HOORAY歡樂島水魔方樂園及高爾夫訓練場、天福溫泉遊泳養生中心,舉辦國際沙灘足球訓練賽、女子釣魚挑戰賽、鄉村穿越跑、花海馬拉松、遊泳挑戰賽等旅遊項目,一座旅遊小城的浪漫在這些活動中向遊客們打開。
目前,漳浦已擁有國家級旅遊點11個,省級旅遊點16個,可謂有了天然的旅遊優勢。而眼下,沿海大通道漳浦段已全線通車,更是為漳浦縣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那麼,又該如何進一步吸引遊客的青睞?
「遊客總會嚮往更新奇的遊玩項目。」林耀宗介紹,自從基礎設施逐漸完善以後,景區方面對遊玩項目的設定更是出奇出新。「首屆沙雕節我們迎來遊客量頂峰,從景區到高速路都堵滿了車。旅遊產品的成功,讓各大景區對活動項目有了清晰的認識,紛紛結合當地特色推出旅遊產品,吸引遊客駐足」。
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漳浦縣接待旅遊總人數384.61萬人次,同比增長17.8%,實現旅遊收入49.68億元,同比增長33.8%。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