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不同國家和機構的研究表明,2020年下半年極有可能再次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引起全球範圍的氣候反常。科學家預測,厄爾尼諾會出現在下半年的10月到2021年3月之間,強度可能是一次中等或高強度的爆發。而上次大家記憶尤新的高強度厄爾尼諾事件,是1998年中國南方的大洪水,對中國南方造成巨大的破壞。如果真如科學家的預測,那麼這次中高強度的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氣候和經濟的影響也會是巨大的。
什麼是厄爾尼諾
早在18世紀初,南美洲秘魯和厄瓜多的漁民就發現,每隔數年魚類就會大量死亡,捕魚的產量就銳減一次,漁民遭受滅頂之災。附近的海水也比往常格外溫暖,不久,便會天降大雨,並伴有海鳥成群結隊遷徙等怪現象發生。捕魚銳減的時間呈現了很強的規律性,平均每隔四年出現一次,而且幾乎都集中在聖誕節前後。當地人把這種現象稱為「厄爾尼諾」,意思是聖誕的產物,即「聖嬰」。這就是如今人們所說的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是如何發生的
正常情況下,太平洋區域的洋流是從美洲流向亞洲,使東太平洋表面保持溫暖,給印尼周圍帶來熱帶降雨。大氣循環也是東部上升,西部下降。
但這種模式每2~7年被打亂一次,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太平洋表層的熱流轉向,向東流向美洲,隨之便帶走了熱帶降雨,使印尼等地出現大面積乾旱,這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後來,在科學上,此詞語用於表示在秘魯和厄瓜多附近幾千公裡的東太平洋海面溫度的異常增暖現象。太平洋廣大水域的水溫升高,改變了傳統的赤道洋流和東南信風,導致全球性的氣候反常。
歷史上嚴重的厄爾尼諾現象
1972年爆發的厄爾尼諾事件,是厄爾尼諾對全球農業和水資源產生嚴重影響的例子。當年呈現出全球範圍內乾旱的景象,導致糧食大量減產;對我國的影響特別明顯,造成北方大面積水資源短缺。1972年是厄爾尼諾對全球農業和水資源均有嚴重影響的範例。
1982年至1983年間的厄爾尼諾事件,讓人們認識到厄爾尼諾現象複雜性。這次事件的前期特徵與過去的時間有所不同:在此之前所觀測到的厄爾尼諾事件發展過程中海溫增溫一般都是從東太平洋南美沿岸開始,但這次事件卻從中太平洋開始。這一年的厄爾尼諾事件在時間長度上也延長到了次年。海水變暖導致魚類的食物大量減少,減少後魚類大量死亡,直接造成漁業大幅歉收。這也是20世紀最嚴重的一次,全世界大約死去了1500萬多人,造成的知經濟損失高達上百億美元。
1998年的世紀大洪水,相信許多人記憶猶新,這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最強的一次厄爾尼諾事件造成的。全國共有29個省(區、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死亡4000餘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達1660億元。科學家如何預測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所能做的最好的預測就是提前六個月。而在最近的新研究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可以提前一年進行精準預測的方法。
他們把海洋溫度觀測數據和附近的觀測數據比較,計算溫度數據中的無序程度。然後,通過比較每年的無序程度,發現了一種模式:高度無序的年份往往緊隨其後的是第二年厄爾尼諾事件。一旦發現了這種模式,研究人員就分析了1984年至2018年的年度地表溫度數據,以預測過去的厄爾尼諾事件。該方法正確預測了10個厄爾尼諾事件中的9個。
對於2020年,科學家們使用同樣的方法,預測厄爾尼諾將有很大概率會在本年下半年再次發生,並發展為一個中等強度甚至高強度的厄爾尼諾事件。
這個預測意味著什麼
如果科學家預測成真,全世界的氣候模式將會在一年內出現改變,對世界各地的氣候模式和農作物生產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中國北方地區出現嚴重高溫乾旱,南方地區則會出現嚴重的洪澇。南美洲西部的秘魯、 智利北部沿海地區形成暴雨連降、洪水泛濫、 泥石流狂瀉的可怕自然災害秘魯漁場由於被厄爾尼諾暖流遏制了冷海水的上泛,導致深海中的大量浮遊生物不能通過上泛海水輸送到海面,造成魚類因缺少鉺料而大量死亡。印度尼西亞、 伊裡安島、 澳大利亞北部的熱帶雨林區出現嚴重的乾旱。迎接下一次厄爾尼諾
隨著人類對厄爾尼諾現象認識的加深,科學家們已經開始能夠比較準確的對這種現象進行預測。但是如何減少它的破壞,更需要充分認識到它的破壞性並提前準備。那麼大家是否準備好了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