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9月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郭劍文/攝)9月5日下午,上海賽區事關小組出線的一場歐洲內戰,讓觀眾再次領略到籃球的魅力:此前險些掀翻美國男籃的土耳其隊76:91不敵捷克隊,無緣小組出線,而首戰輸給美國男籃21分的捷克隊次戰輕取日本隊,第三戰力克土耳其隊,後來居上挺進16強。
捷克隊主教練金茲伯格(左)幾乎每句話都要提到「團隊」。
「如果1個月前有人問我,如何看待和土耳其隊的比賽,我可能會告訴他,我們只有20%的勝率,但今天這場比賽我們打出了想要的團隊籃球,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果,這就是籃球,我們可以去深圳參加下一個階段的比賽,我們需要先慶祝一下,無論下一個對手是巴西隊還是希臘隊。」捷克隊主教練金茲伯格在賽後接受採訪時至少提到8次「團隊」,他說其實在這屆世界盃上,美國男籃也在打團隊籃球,「第一場比賽我們輸給美國隊21分,我跟波波維奇說,他們的團隊籃球太出色了,土耳其也在打團隊籃球,不過今天我們的表現更好。」
全場所得91分來自於26次助攻,這樣的數據可以證明捷克隊「團隊」的威力,球隊核心控衛薩託蘭斯基今天在40分鐘的比賽中上場36分鐘,交出11分7籃板7助攻的出色答卷,雖然他不是隊中得分王,但本場MVP稱號實至名歸。
「明星球員的作用是把大家聚集到團隊當中,就像薩託蘭斯基所做到的那樣,他為了團隊竭盡全力,讓整個球隊團結在一起。」金茲伯格說:「我們所有人,都是為了自己的承諾和國家作戰,我們的努力收到了回報。」
一直將目光瞄向NBA的中國籃球人如果可以虛心一些,會發現歐洲籃球似乎才是更符合中國籃球發展方向的目標,歐洲球隊雖然不乏NBA球員作為球隊頂梁柱帶隊徵戰,但隊中其餘在歐洲聯賽徵戰的球員共同特點是基本功紮實、核心力量強、球商極高,這樣厚重的籃球底蘊與中國男籃的「輕浮」形成鮮明對比,這也是歐洲球隊立足之本——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2年倫敦奧運會,美國男籃決賽對手均為西班牙隊,2016年里約奧運會,美國男籃決賽對手換成塞爾維亞隊,而塞爾維亞隊已經是第二次與美國隊在世界大賽決賽中相遇,2014年改名後的第一屆男籃世界盃決賽,就在美國隊和塞爾維亞隊之間展開。
歐洲籃球有著符合自身特點的穩定運行軌跡。本屆男籃世界盃歐洲區預選賽持續時間為1年3個月,總共32支球隊爭奪12個正賽名額——第一階段8個小組採用主客場雙循環賽制,每組前3名晉級第二階段,第二階段24支球隊分為4組再次進行主客場雙循環,各組前3名出線,最終西班牙隊、土耳其隊、黑山隊、立陶宛隊、義大利隊、波蘭隊、法國隊、捷克隊、俄羅斯隊、希臘隊、德國隊、塞爾維亞隊等12支球隊贏得本屆世界盃決賽圈門票。
與美國男籃同組來到上海賽區的土耳其隊和捷克隊,均在競爭極為激烈的歐洲區預選賽中提前出線,土耳其隊與西班牙隊、黑山隊同組,捷克隊與法國隊、俄羅斯隊同組,能提前出線可見強悍實力。
雖然中國男籃已經無緣16強,但這屆男籃世界盃的價值還在於讓觀眾清楚看到世界籃球發展趨勢,而對於中國籃球來說,如果能夠找到適合自身前進的方向,也算是完敗之外的一點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