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跨國化工企業來說,利潤是支撐持續投資的根本,朗盛化學2017財年和2018財年的業績表現無疑是最好的支撐。在2018財年,朗盛業績表現強勁,銷售額同比增長10.2%,達到71.97億歐元。其中,常規業務範圍內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增長9.8%,達到10.16億歐元。據了解,良好的運營業績尤其得益於高品質中間體,特殊添加劑,工程材料這三大業務板塊。
朗盛化學大中華區財務長劉璇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汽車和輪胎市場的依賴程度正在降低,從45%降低到了20%。業務板塊分布的更為均衡將有助於朗盛化學更好的對衝市場的衝擊。
雖然朗盛化學在全球市場的表現依然穩健,但不容否認的是,那些用鮮花、香檳、紅地毯歡迎化工巨頭的時代肯定是一去不復返了。
在過去的5年裡,朗盛經歷了一系列戲劇性的變革,提高了其作為企業的恢復能力,但在經歷了艱難的2018年後,面臨疲軟的終端市場可能會給該公司帶來壓力。
對於深耕中國本土市場,並在此獲得了競爭地位的化工巨頭們而言,面對新常態、新政策、新環境、新對手,以及隨時可能出現的不可預知因素,化工企業如何加以應對?就此,劉璇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朗盛從很多年前就已經關注到這種變化,並且嘗試通過分散風險源,投資多元化等手段來降低商業環境的改變給企業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受消費升級的驅動,中國市場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因此,朗盛的特殊化學品組合仍將有持續增長的巨大潛力。」稍早前,朗盛亞太區總裁錢明誠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據了解,朗盛的產品包括應用於汽車和電子產業行業的高性能塑料,應用於汽車和建築行業的阻燃劑,以及針對水處理和水淨化行業的離子交換樹脂和反滲透膜。
儘管在從拜爾剝離之後,朗盛通過自身的內生增長和兼併收購,已經為公司的業績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但朗盛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有分析師認為朗盛化學在2019年40%的風險敞口面臨充滿挑戰的終端市場,汽車、電子和建築市場今年均表現不佳。
就此,劉璇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市場中汽車和輪胎行業業績確實放緩,但是其多元化的業務板塊的差異化表現,使得朗盛化學依然保持著與2017年相近的業績保險。朗盛化學依然看好中國市場,未來將會吸引朗盛化學追加在華投資金額,而這種投入也會反向對衝可能的風險敞口,此外,中國水處理,環保等新的市場空間正在維持著9%左右的增長,這給朗盛化學帶來了新的增長空間。
記者注意到,朗盛化學從阿郎新科撤資,並將其剝離給沙特阿美,正使公司在近幾年雄心勃勃的購買推高債務水平之後具有很大的財務靈活性,同時利息,稅項,折舊和攤銷前的全年收益在其上限範圍內增加了10%的指導。劉璇叡向記者表示,朗盛化學的債務水平一直處於較為穩健的水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