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 「鄉村振興重點任務工作」的階段性執行情況

2020-12-25 泰安市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鄉村振興工作小組緊緊圍繞年度目標,統籌謀劃、強化舉措,掛圖作戰、插旗推進,各項重點任務圓滿完成,並取得明顯成效。

一、明確總體思路

在深入開展本地調研和赴嘉興、臨沂等地學習考察的基礎上,明確了我市推進鄉村振興的總體思路:落實新發展理念,將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輻射全域、貫穿全局;把解決群眾所急所需、增加農民收入、提升鄉村文明程度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功能服務提升作為首要突破口,把先行區打造作為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堅持人才、土地、資金、技術「四大要素」穩步跟進、統籌推進,推動城鄉融合一體化發展,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泰安力量。

二、健全體制機制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鄉村振興領導小組,下設七個專項組,明確了牽頭單位、成員單位及主要職責。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抓總、親自調度,分工領導具體負責、協調推進。配齊配強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專人組建工作班子,實行定點集中辦公。分別召開全市鄉村振興樣板打造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會議、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議、示範區現場觀摩會議、鄉村振興規劃編制會議等一系列會議。建立「1+5+8+N」規劃體系,編制了全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示範區規劃、示範區涉及鎮村規劃、村莊分類布局和縣域鄉村振興規劃、縣域面上重點鎮和重點村鄉村振興規劃等六類規劃。制定了示範村建設指導意見和考核評價辦法。大力實施「1215」先行工程,擇優選定村級班子基礎好、集體經濟實力強、產業帶動優勢大的10個片區作為市級先行區、20個片區作為縣級先行區、100個村和500個點作為重點先行村、先行點,匯聚人財物力集中打造。完善政策機制,印發文件、會議通知80多件;落實周例會制度,由張紅旗副市長主持召開;每半月調度一次工作進展,編發鄉村振興工作動態42期,在《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縣域經濟報》《農民日報》《大眾日報》《泰安日報》刊發報導60餘篇。迎接上級檢查督導和視察調研38批次,組織外出學習考察300餘人次。加大資金投入,市級整合29項涉農資金5.9億元,爭取省以上涉農資金15億元,合計20.9億元用於鄉村振興;制定出臺示範區建設財政獎補辦法,市財政安排獎補資金1億元,用於10個市級先行區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打造項目資金2571萬元,引進魯商集團、北京新農創等優質農業招商項目81個、總投資385億元。

三、推動「十大項目」全部插旗

一是十個市級鄉村振興先行區打造項目。落實一名領導包保、設立一個工作專班、編制一個發展規劃、制定一個工作方案、一月一調度、一季一觀摩、半年一總結、年底一考評的「八個一」工作法,目前,10個市級先行區面積達33.3萬畝,涵蓋73個村、4萬戶、13.6萬人。東平縣老湖鎮、岱嶽區道朗鎮九女峰、新泰市羊流鎮三個先行區被認定為省級示範區。岱嶽區九女峰先行區獲中國文旅融合示範獎,經驗做法得到全國政協副主任張慶黎、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餘欣榮的充分肯定,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專門作出批示。

二是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項目。創建泰山區1個國家級,新泰市、寧陽縣、肥城市3個省級產業園和6個市級農業產業園,總面積71萬畝,總投資33.7億元。泰山區現代農業產業園以績效評價答辯全國第二名的成績,順利通過國家級產業園評審驗收,爭取扶持資金1億元,提煉總結的「奏響「5+」主旋律,打造高質量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經驗做法被農業農村部總結推廣。3個省級、6個市級產業園建設任務全部完成。新泰市益客食品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龍頭企業。

三是十大優勢產業培植項目。培植泰山茶、泰山板慄、肥城桃、東平湖水產品、有機蔬菜、泰山大櫻桃、生態奶業、優質肉鴨、苗木花卉、泰山西紅柿十大優勢特色產業,總面積84萬畝,總產值147億元。其中,泰山茶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產值8.6億元。8月31日,全省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在新泰召開,市政府張濤市長作了典型發言。新泰市被評為中國鄉村振興示範縣、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四是農村改廁項目。總投資5071萬元,建成78個管護服務站,配備562名技術服務人員、149臺吸糞車、7300個可攜式吸糞器,累計完成61.75萬戶的改廁任務,基本實現農村無害化廁所全覆蓋。新泰、肥城、東平等縣市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引導社會資本、集體經濟參與糞液收集利用或建設有機肥廠,實現了「變廢為寶」。

五是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項目。健全「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收運處理體系,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4座、轉運站92座,配備收集桶12萬餘個,購置轉運車483輛,保潔人員達1.75萬人。目前,全市92個鄉鎮(涉及526個村莊、423萬人)全部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集中式生活垃圾處理覆蓋率100%,垃圾處理率100%。

六是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項目。開展了農村汙水治理現狀調查,摸清了全市行政村戶數、居民總數、用水量、現有汙水治理情況及地理位置信息,形成了《泰安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情況調查報告》。在此基礎上,合理確定治理模式,對人口較少、居住分散、不能產生汙水徑流的村莊,鼓勵就地回用;對人口較為集中,能夠產生汙水徑流的單村或聯村,處理後回用。今年11月份,省裡將年初確定的40%的全年治理任務改為由各地市自行確定,經市委、市政府批准,將全年任務調整為編制縣域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實施方案和完成10%、342個行政村的治理任務。目前,全市3315個行政村中,已有348個行政村治理完成,佔比10.5%。

七是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投資3億元,新建美麗鄉村155個,其中省級28個、市級60個、縣級67個,總數達到817個。肥城市潮泉鎮推進黑山等5個省級示範村,柳溝、上寨兩個省、市級示範村創建,提升了村莊品質,優化了人居環境。

八是農村道路「三通」項目。投資12.69億元(其中市財政安排1.5億元專項資金),共完成836個村莊的建設任務,解決了村民最後「一百米」的出行問題。

九是糧食生產「十統一」項目。選取肥城市和泰安高新區作為試點縣市區、17個鄉鎮作為試點鄉鎮,共完成全市試點面積100萬畝。

十是精準扶貧鞏固提升項目。實施產業扶貧提質增效、健康扶貧擴面提標、兜底保障政策落實、貧困戶住房普查整改、貧困村貧困戶人居環境提升「五大專項行動」,對「兩不愁三保障」、項目建設運營和飲水安全等工作進行了拉網式複查整改,完善了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圓滿完成了全年鞏固提升任務。

四、夯實人才支撐

開展「五鄉」行動,舉薦萬名新鄉才植鄉治理、回請萬名經濟能人歸鄉興業、引進五千名大學生返鄉創業、每兩年選派千名第一書記駐鄉幫扶、遴選萬名技術人員跨鄉服務,目前全市共培養「五鄉」人才19244人,從中儲備村級後備人才7280人,其中有292名全日制大學生進入村「兩委」班子、61人擔任支部書記。抓好第一書記調整輪換,市縣選派第四輪第一書記895名,實現省市扶貧工作重點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和省鄉村振興示範創建村全覆蓋。組建28個鄉村振興服務隊,指導扶持村級發展。出臺人才政策「金十條」,兌現扶持資金2936.6萬元,與中國農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暢通了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

五、推進鄉風文明

挖掘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石敢當文化、新時代挑山工文化、水滸文化等傳統文化,加大對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陸房戰役、萬裡故居等紅色資源開發力度。發揮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組織作用,引導農民移風易俗,惠民殯葬政策實現全覆蓋,為群眾減免殯葬費3000餘萬元。建設8個縣級、60個鎮級、1785個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點,肥城市作為全國和省級試點縣市,打造「黨旗紅」老黨員服務隊、秦歌戲社、莊戶劇團、愛心超市、文明銀行等特色品牌,服務群眾32.7萬人次。寧陽「信義兄弟」家庭被評為首屆全國文明家庭,岱嶽區鄭寨子村、新泰市雙山村、肥城市西徐村、寧陽縣鄭龍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

六、強化組織建設

開展「十百千」創建工程,通過10個鄉鎮龍頭帶動、100個村高端示範、1000名過硬支書紅旗引領,提升村莊黨支部建設。對360個黨組織軟弱渙散村進行整頓,每個村都由1名縣級領導班子成員聯村、1名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包村、1個縣級以上部門結對聯繫、1個工作隊靠上整頓、1名第一書記駐點幫扶,全年市財政投入村級組織運轉經費6600萬元,三年翻了三番。深化「強村固基」工程,村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以下村實現收入倍增的村194個,佔82.55%。對全市1902個村開展「三資」清理,糾正不合理或未履行合同8048件,收回帳款1.02億元,新清理出房屋、院落57萬平米,機動地、「四荒」地9.5萬畝,宅基地6025.5畝,目前576個村已完成清理,村均直接增加收入12.86萬元。開展「百企聯百村」行動,確定126家企業和152個村結對,目前共有96個產業項目達成培育意向或投入運行,其中61個項目已落地實施,43個已投產,帶動村集體年增收2232萬元、群眾就業3627人。新泰市新汶街道大河村、寧陽東疏鎮趙茂村、東平縣東平街道史樓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下一步,市鄉村振興工作小組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聚集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統籌實施「五大振興」,堅持全域打造、統籌實施、融合發展的工作理念,繼續把解決群眾急需、增加農民收入、推進鄉村文明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功能服務完善作為首要突破口,堅持人才、土地、資金、技術「四大要素」穩步跟進,縱深推動「1215」先行工程在規模上有新擴展、標準上有新提升、效果上有新突破,形成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典型示範、整體聯動的綜合效應,努力實現村強民富,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奮力譜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泰安篇章!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十三五」進展及「十四五」重點任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黨的十九大報告正式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其內容包括農業農村發展的各個方面,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發布,明確了該戰略2020年、2035年、2050年三個階段的目標任務。
  • 重慶細化鄉村振興工作方案 明確10大重點任務
    人民網重慶5月16日電(劉政寧、實習生何雨霽)5月15日,重慶市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暨試點示範工作現場推進會在長壽區召開。會議圍繞實施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安排部署了今後全市鄉村振興重點工作。
  • 王乃學蔡錦軍為北海鄉村振興工作劃重點
    12月8日下午,北海市鄉村振興(「美麗北海」鄉村建設)領導小組暨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市政府小禮堂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決策部署,總結今年以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情況,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市委書記王乃學主持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蔡錦軍對下一步工作進行部署。
  • ...市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六安市鄉村振興...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有關單位:    根據市委市政府全面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決策部署,現將《六安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編制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規劃應充分體現我市鄉村振興處於的階段性特徵,統籌考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緊扣農業農村發展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合理設定今後五年的階段性目標任務,並對2035年和2050年兩個目標作出相應的遠景謀劃。    三、編制思路    (一)科學把握新時代鄉村特徵,體現前瞻性。
  • 全市「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度重點任務論證會召開
    12月19日上午,全市「四項重點工作」和「九個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度重點任務論證會第四場——「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度重點任務論證會在東營會堂召開。論證會上,牽頭市領導副市長韓利學作為主匯報人,匯報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推進實施情況和2021年計劃推進實施的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重點任務。與會同志圍繞推動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等問題進行提問,主匯報人或副匯報人一一作了解答。
  • 我市2018年鄉村振興工作情況
    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一、進展情況制定出臺了我市《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烏黨辦〔2018〕1號),起草了《烏蘭察布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調整成立了烏蘭察布市市委農村牧區工作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和具體任務。
  • 平江縣「十四五」規劃和鄉村振興規劃編制工作實施方案
    同時,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階段性規劃,分別明確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2022年召開黨的二十大時的目標任務,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確保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為我縣鄉村振興戰略有序推進提供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
  • 哈爾濱雙城區鄉村振興重點抓五項工作(圖)
    區政府副區長汪育欣在會上宣讀了《中共哈爾濱市雙城區委、區政府關於表彰獎勵2017年度全區農業農村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幸福街道、西官鎮、臨江鄉、希勤鄉、勝豐鎮、永勝鎮的負責同志分別在會上做了典型發言。  劉志成在講話中對2017年全區農業農村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並就實施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鄉村振興戰略進行安排部署。
  • 毛騰飛主持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大振興」工作座談會 精準發力...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人才隊伍日益壯大,鄉風文明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基層組織不斷夯實。座談會上,市農業農村局、市委組織部、市文旅廣體局、市生態環境局等單位負責人分別匯報了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方面工作開展情況,並對三年行動方案作說明。
  • 鄉村振興政策解讀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精神,切實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農業農村工作,謀劃部署我市鄉村振興工作,近日,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提出符合我市市情農情的工作思路、目標任務、重點工作和保障措施。
  • 唐山「十項重點工作」1-7月份任務完成情況通報
    唐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關於市「十項重點工作」1-7月份任務完成情況的通報(2019年8月) 現將今年1-7月份市「十項重點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通報如下:1-7月份,唐山全市「十項重點工作」目標任務共(十) 鄉村振興工作深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總目標,深入實施八大戰略工程,努力構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唐山樣板」。一是高標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目前,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主要量化指標基本達到省達三年任務指標,基本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
  • 河源紫金縣召開實施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聯席會議
    2月12日上午,紫金縣召開實施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聯席會議,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落實責任,以堅如磐石的意志推動鄉村建設,用繡花功夫做細做實精準扶貧工作。中共紫金縣委書記劉振林,紫金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鍾建政,縣政府黨組成員廖振輝等參加了會議。
  • 山東舉行鄉村生態振興新聞發布會
    6月29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宋繼寶介紹全省鄉村生態振興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由省委宣傳部對外傳播處處長張桂林主持。宋繼寶首先代表省鄉村生態振興工作專班,向出席新聞發布會的新聞記者表示熱烈歡迎,向關心全省鄉村生態振興工作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 奉賢區政協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專項監督工作總結會
    今年,區政協聚焦我區鄉村振興重大政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情況,充分發揮融協商、監督、參與、合作於一體的民主監督特色優勢,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開展專項監督。今年的專項監督工作主要圍繞「市區聯動、區鎮聯動、專委會聯動、監督主體與被監督對象聯動、專項監督與基層協商聯動」的五大聯動工作機制進行探索實踐。通過聯繫走訪、街鎮監督調研、專項視察、座談調研等,共計開展各類監督活動30餘次,有效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12月1日下午,區政協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專項監督集中民主評議暨工作總結會。區政協主席陳勇章主持會議。
  • 寶山月浦鎮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據寶山區消息:今年以來,為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李強書記關於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講話精神,月浦鎮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20字任務目標,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根據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75項工作要求,加快實施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文化振興,努力讓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願景在月浦變為現實。
  • 排浦鎮鄉村振興工作簡報(第1期)
    根據省委、市委工作部署,排浦鎮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對全年工作任務早啟動、早謀劃、早安排、早部署,做到開好局、起好步;圍繞目標節點,有機統一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做到抓當前、謀長遠,努力實現鄉村振興工作「開門紅」。
  • 2018,廣州鄉村振興都做了什麼?
    筆者從市委鄉村振興辦了解到,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起步平穩、開局良好,各項工作布局全面展開。一、組織領導和總體部署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有關會議精神,專題研究全市鄉村振興工作。
  • 關於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
    圖表:關於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圖1) 新華社發二是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有力有效。以減稅降費為重點,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財政支出結構持續優化,民生等重點領域資金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 ...關於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
    圖表:關於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圖1) 新華社發二是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有力有效。以減稅降費為重點,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財政支出結構持續優化,民生等重點領域資金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 濰坊高密市姜莊鎮:以重點工作為筆 擘畫鄉村振興新藍圖
    鄉村振興是奮鬥出來的。今年以來,高密市姜莊鎮在加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緊緊抓住「三農」問題、文化建設、民生事業等一項項重點工作,加油發力,真抓實幹,奮發拼搏,在美麗高密市姜莊大地上擘畫出了一幅鄉村振興宏偉新藍圖。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高密市姜莊鎮以撲灰年畫、泥塑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成為撬動鄉村振興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