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teacher.net 2019-06-26 09:5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前播放自然風光視頻,創設情境。
2.導語:高山流水的曠遠讓我們深深陶醉其中,我們不得嘆服大自然的神奇。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現在,就由我帶著大家一起去探訪一處曾名不見經傳的小石潭,讓我們一起見證一種遠離俗世的美。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了解背景知識
記:古代一種文體,主要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稱「柳河東」唐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東集)《永州八記》等留存,其中最負盛名的是第四篇《小石潭記》,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被後人譽為「刻畫山水的聖手」「 遊記散文的宗師」。
2.生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學習指導:知文意,準字意,曉節奏。
①指名學生朗讀。集體評定
②指導學生積累字詞。
③教師範讀課文,學生學讀,聽準字音和語氣語調後分男女生比賽讀,最後齊讀。
3.初知大意
(1)出示思考題:課文寫了小石潭哪些景物?
文章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來寫小石潭的:
發現小石潭
小石潭景物
作者的感受
三、合作交流,研讀賞析
1.小石潭的特點是什麼?請從文中找出一個字或詞語
(1)清(水尤清冽)
句子: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學生朗讀,說解釋。
(2)青
句子: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學生朗讀,賞析。
(3)幽
句子:隔篁竹 伐竹取道 四面竹樹環合 寂寥無人
2.總結:
小石潭景色清幽、悽美,但它卻被遺棄在荒野之中,無人賞識。甚至連一個名字也沒有。那麼柳宗元為什麼給他取名「小石潭」?
3.找出描寫「石」的句子
(1)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2)其岸勢犬牙差互
(3)悽神寒骨
四、品讀課文,體會情味
1.欣賞著如詩如畫的美景,作者的心情怎樣?在文中找出描寫作者心情的句子。
2.教師指導朗讀
3.總結寫法
明確:作者用的是「寓情於景」的寫法
五、拓展延伸,疑難探討
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後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也就是說作者到底是「樂」還是「憂」?
明確: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悽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鬱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悽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六、課堂小結
課文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遊記。作者描繪小石潭的石、水、遊魚、樹木,著力渲染了悽寒幽邃的氣氛,借景抒發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悽苦的情感。在文章中,我們不僅學到了作者寫景的方法(移步換景、正側結合、動靜結合,運用修辭、寓情於景),更讓我們看到了《小石潭記》是一幅寂靜清幽的水彩畫(寓情於景的寫法);也是一首抑鬱哀怨的古典樂曲(抑鬱寡歡的情感);更是一篇讓我們難以忘懷的優美篇章(山水遊記的名篇)。
七、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積累古詩文中寫景的名句。
3.讀柳宗元《永州八記》的其他篇章。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頁1下一頁>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