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黃速建教授應邀作學術報告

2020-12-26 MBA中國網

2020年12月21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教授以「國有企業改革的範式與邏輯——『 十四五』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與對策」為主題,在經管院106報告廳進行了學術報告。企業管理系系主任謝義忠主持了本次講座。學院黨委書記臧強、院長助理段光、企管系副主任劉洋、周小虎教授等多位對國有企業改革問題感興趣的老師和同學們參與了本次講座。

本次講座圍繞國有企業的來源、國有企業改革的邏輯和範式以及國有企業改革新方案展開。講座指出了國有企業的五大來源:沒收帝國主義在華資本、解放後政府投資設立的企業、解放區的公有資本、沒收官僚資本以及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但是國有企業存在根深蒂固的經濟績效差問題,這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邏輯起點。國有企業改革的理論邏輯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深入解決國有產權和市場經濟不兼容的問題。國有企業的改革範式需要從以「自下而上」為主的試錯法轉化為「自上而下」為主的頂層設計,具體分為擴權讓利、兩權分離、制度變革和全面深化四個階段。最後,黃速建談到了十四五階段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是重新審視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國道路」和「中國方案」,並據此提出了「競爭中性」改革視角,強調國有企業與市場深度融合,構建以「公平競爭」為核心內容的國有企業改革新方案。

講座期間,學院師生與黃速建進行了積極的交流和探討。周小虎肯定了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性,並據此提出軍工類國有企業改革問題是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向。段光與黃速建深入探討了國有企業與政府間的特殊情感聯結如何解耦問題。張桂陽從生態系統視角出發,與黃速建探討了國有企業當前所佔生態鏈位置,以及民營企業生態鏈價值創造問題。討論內容進一步深化了報告主題,啟發了與會者的思考。

最後,謝義忠總結了黃速建的講座內容,並對黃速建表示了感謝。他強調,本次講座不僅從理論上梳理了國有企業改革問題的歷史研究和前沿動態,也為「十四五」時期的國有企業改革實踐提供了理論性指導,對理論和實踐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下午,黃速建教授在經管院605會議行進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的學術報告與交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企業管理系副系主任劉洋主持了本次講座,來自企管系、會計系等二十多位師生參加了本次交流活動。

講座中,黃速建從經濟與管理類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來源、申報流程與評審流程、項目課題論證活頁填寫要點以及項目書填寫「雷區」等方面做出闡述。他指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要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時間與發展研究三種類型。基金評審包含課題指南制定及發布、匿名或實名通訊評審以及評審與立項三個步驟,並介紹了一般項目、重點項目和重大項目分別的評審流程。

黃速建重點講解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課題論證活頁的寫作的幾個要點。第一,選題的基本原則是需要、創新、先進、科學與效益;第二,良好的標題是成功的一半;第三,需要從研究動態梳理中找到現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價值;第四,以問題導向展開論證,做到主題和重點突出、觀點新穎、詳略得當、充實具體、規模恰當、有創新性;第五,從已有相關成果、課題完成條件和保證、研究團隊方面闡釋研究基礎。最後,在項目申報「雷區」方面,黃速建強調了評審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幾個問題,比如,研究方法過於籠統、項目書排版不美觀、青年項目與申報課題高度重複等。

隨後,黃速建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過程中的細節與學院師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詳盡解答了各種疑問,包括如何彌補申報課題與先前研究不相關的缺點、何時開展合作研究能提高申報成功率等問題。

劉洋對本次講座和交流活動做了總結性發言,對黃速建的精彩分享和悉心指導表示了感謝。

主講人介紹:黃速建,男,1955年11月出生於浙江浦江縣。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與企業改革。出版了《公司論》、《國有企業產權制度變革》等獨著或合著20多部,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中國工業經濟》、《經濟管理》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0多篇,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40多個。

相關焦點

  • 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教授馮新亮作化學所青年學術論壇報告
    3月7日,應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青年創新促進會小組的邀請,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教授馮新亮訪問化學所,並作了題為Organic 2D Crystals報告後,馮新亮結合有機二維晶體材料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和與會人員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反響。   馮新亮2004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同年赴德國馬普高分子研究所深造,2008獲得博士學位,現為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教授。
  •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王力榮等知名專家應邀來果樹所作...
    近日,果樹所特邀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國家現代農業(桃)產業體系崗位專家王力榮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王源超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國家現代農業(梨)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紹鈴教授,華中農業大學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郭文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國家現代農業
  • 臺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鍾從定教授應邀來河西學院作學術報告
    臺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鍾從定教授應邀來河西學院作學術報告報告會現場  6月20日晚,臺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專任教授、美國丹佛大學客座教授、國立交通大學、東海大學兼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丹佛大學國際關係博士鍾從定教授,應河西學院復旦
  • 同濟大學嚴彪教授應邀來機械工程學院作學術報告
    12月17日下午,同濟大學嚴彪教授應邀在機械樓312學術報告廳作主題為《增材製造技術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魏克湘主持。嚴彪認為,增材製造大幅降低了製造的技術門檻,幾乎不受物體結構複雜度的限制,結合智能數位化設計,可輕鬆實現產品的個性化定製,在航天航空、汽車、工業、醫療、建築等領域均有廣泛的應用。他表示,低成本3D列印材料開發、數據包的開發、輕量化材料與結構設計、新型光源研究、高速列印設備、輕量化結構軟體開發是增材製造業發展的趨勢和技術高地。
  • 南開大學劉志遠教授應邀來我校做學術報告
    11月29日下午,財政部會計名家、全國會計研究生專業學位教指委員會委員、《中國會計評論》共同主編、《中國管理會計》副主編、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商學院劉志遠教授應邀在中山圖書館報告廳作題為《數位化時代管理會計人才培養
  • 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業露華簡介
    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業露華(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業露華教授,1952年生。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上海社科院宗研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佛教史。1981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碩士學位。主要從事宗教研究,特別是佛教、當代宗教的研究。歷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所長,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上海宗教學會副會長。主要學術成果有:《中國佛教倫理思想》、《中國佛教史》、《中國佛教歷史百問》、《佛教和佛學》、《論北魏佛教的特點》、《從〈洛陽伽藍記〉看北魏佛教》、《百丈禪師和百丈清規》、《佛教倫理與中國社會》、《略論中國佛教的道德理想》等。
  • 臺灣著名學者馮觀富教授到廣東海洋大學作學術報告
    中國臺灣網12月31日湛江消息 12月24日下午,臺灣著名學者馮觀富教授應邀到廣東海洋大學為該校思政部和政院的師生作了題為「2014年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結果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的學術報告,思政部和政治與行政學院老師以及研究生本科生300多人參加了報告會。
  • 劉巍:中國學術之近代命運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第一節 《教學通義》與康有為的早期經學路向及其轉向——兼及康有為與廖平的學術糾葛 一、周公·劉歆·古文經 二、孔子與《春秋》 三、禮學中的今古學之辨 四、從「記誦之學」起腳,到「以經營天下為志」。>作者簡介: 劉巍,浙江省嵊泗縣人,先後就讀於浙江師範大學歷史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清華大學歷史系,1998年7月碩士研究生畢業,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現為該所副研究員、清華大學歷史系在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學術思想史。
  • 英國科學院院士巴裡 布贊教授到吉林大學講學
    講學期間,巴裡•布贊以「形成中的世界秩序: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視角(Geopolitics and Geo-economics in the Emergent World Order)」為題作了學術報告,並與師生交流互動,
  • 南哲新聞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2020年12月4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院長王立勝,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副所長、《哲學動態》主編單繼剛,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現代外國哲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副院長馬寅卯,《哲學研究》編輯部主任周丹一行到我系調研與交流。
  • 德國馬克思-波恩研究所W. Becker教授訪問武漢物數所
    5月6日至5月20日,應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柳曉軍研究員的邀請,德國馬克思-波恩研究所Wilhelm Becker教授來所進行了為期14天的學術交流訪問。  W.訪問期間,W.Becker教授與該所科研人員就相關領域共同關心的前沿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熱情地回答了年輕科研人員提出的問題;參加了原子分子超快動力學課題組舉辦的小型學術研討會,與大家就每個報告內容進行詳細討論,給出建議和意見,並協助指導課題組研究生具體工作。
  •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邢成恩來機電工程學院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7月8日上午,華南東業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邢成恩應邀為機電工程學院師生在作了題為《複合思維的醫療保健產品設計》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工業設計系主任趙博主持,學院師生6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邢成恩,韓國籍,博士,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後在韓國國立全北大學(藝術學士、系統設計學碩士)、日本國立千葉大學(博士)攻讀設計,同時於2009年完成了韓國財團博士後研究。研究領域包括設計方法論、設計規劃、用戶界面設計、用戶體驗設計、服務設計等。
  • 202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第一批招聘專業研究人員5人公告
    安徽事業單位招聘網同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招考公告:202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第一批招聘專業研究人員5人公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2021年度第一批招聘專業研究人員公告  一、單位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前身為西歐研究所)成立於1981年5月,是從事歐洲及區內國別研究的國家級科研機構。
  • 2021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第一批招聘專業研究人員5人公告
    一、單位簡介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前身為西歐研究所)成立於1981年5月,是從事歐洲及區內國別研究的國家級科研機構。歐洲研究所還承擔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本科生及歐洲研究系碩士、博士研究生教學與指導工作,設有博士後流動站,並接收國內外訪問學者。歐洲所出版的《歐洲研究》雜誌、《歐洲發展報告》藍皮書在學界有著廣泛的影響。
  • 202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招聘公告
    202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招聘公告已公布,報名方式:郵件報名。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20年度第二批專業技術人員招聘公告   一、單位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於1964年,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宗教學術研究專門機構。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暨2020年度學術成果...
    新華網北京12月20日電(袁思陶 邢賀揚)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主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暨2020年度學術成果新聞發布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
  •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學術論壇在中國社科院哲學所...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學術論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召開  為深入研究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2020年12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室主辦的學術論壇在哲學所930會議室舉行,本次論壇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蘇俄哲學研究會副會長安啟念教授作了題為《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報告。
  • 2020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第二批招聘公告(2)
    2020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第二批招聘公告(2)由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0北京事業單位招聘公告,事業單位招聘公告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臺灣教授吳英秦到青島大學作學術報告
    中國臺灣網4月1日青島消息  日前,臺灣健行科技大學教授吳英秦應邀參訪青島大學並作了題為「從個人學習生涯心路歷程看人才培養之道」的學術報告。   吳英秦教授以韓國三星集團為例,分析了世界前沿電子科技發展的現狀,並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經歷、教學歷程和管理生涯等,講述了企業經營診斷、改善與創新等六個方面的內容。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日本東京大學大久保將史教授做高端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9月18日,日本東京大學大久保將史(Masashi Okubo)教授應邀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電容器和MXenes》的國際學術報告。會議採用線上方式進行,王憲芬副教授主持。報告從基礎的電化學儲能機理展開,由淺入深的講述了如何提升電容器的能量密度;然後大久保教授引入MXene材料,細緻介紹MXene新型二維納米材料作為高效儲能電極材料的應用。報告中,大久保將史教授詳盡的解答了MXene電化學機理問題,歸納了該類物質材料的設計優化策略;同時詳細介紹了一系列策略對於儲能器件的優化,包括鈉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和混合電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