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昌江木棉盛開時節,黎鄉旅遊人財兩旺!

2021-02-17 人民網海南頻道

二月的昌江漫山紅遍,層林盡染。霸王嶺下,昌化江畔,一株株高大挺拔的木棉正爭相怒放,火紅的花瓣讓霸王嶺的主色調變成紅色,而紅得像火的,不僅僅是那鮮豔的木棉花,還有昌江越來越旺的旅遊,和昌江黎族群眾越來越旺的日子。小小的木棉花,給昌江帶來的,不僅僅是美景,更是前景。

近年來,昌江主打「木棉牌」,不僅成功拿到了「中國木棉之鄉」的稱號,更是通過木棉「牽線搭橋」,把全域旅遊這一概念做得風生水起。隨著旅遊熱度升溫,原本山區的農民也開始吃上「旅遊飯」,依靠旅遊脫貧致富,日子越來越紅火。

昌化江畔木棉紅-徒步活動領導嘉賓發令 徒步活動開始

當木棉遇到文藝:名家紛至沓來

沒有人知道,霸王嶺下的木棉是誰最先種下的,但最先發現這裡的美,並向外界廣泛推介的,卻是一群藝術家。

「對於昌江木棉最早成規模的宣傳推廣開始於2008年前後。」昌江縣文化宣傳系統一位資深人士告訴記者,2008年前後,縣裡領導認為應該挖掘木棉的深度價值,決定先從文化入手,號召本地的藝術家們開始以木棉為主題進行文藝創作,宣傳推廣昌江的木棉。

這場「木棉+文化」的活動逐年升溫,在2012年達到了第一個小高潮。

昌江縣委書記林東參與徒步活動

這一年的春天,首屆「『昌化江畔木棉紅』全國藝術名家文化之旅」活動在昌江盛大舉行,與會的嘉賓,全是文藝界的重量級人物——王持久、陳道斌、葉用才、韓貴群、吳東民、吳善璋、張道興、劉健、邱華棟、王必勝、趙光明、叢永莉、韓少功、蔣子丹等40多名全國知名文化學者、民間文學藝術家、美術家、書法家、詩人、音樂人等,在昌江講學、參觀、採風、進行藝術創作。

「那次陣容空前,宣傳力度也很大,昌江的木棉一下子就『火』了起來。」時任昌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現任昌江縣人大常委會主任何順勁介紹,藝術家們以昌江木棉為主題創作的文章、書畫、詩歌、散文、照片等,給昌江木棉做了一次「大廣告」,讓昌江木棉名揚天下。

昌化江畔木棉紅-徒步活動現場

隨後,利用這些作品,昌江到海口、廣州等地舉辦各類展覽,進一步提升了木棉紅、棋子灣、霸王嶺等昌江美景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順勢打造了「昌化江畔木棉紅」「芒果飄香昌江情」「激情玩海棋子灣」等旅遊品牌。

當木棉遇到旅遊:到訪遊客「井噴」

「對不起,我們酒店房間已經滿了,您看看其他家還有嗎?」2月18日晚,海南銀灣美高梅花園酒店的前臺工作人員向準備前來入住的遊客這樣解釋。其實不僅僅是這家酒店,稍微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在木棉開花的2月和3月,昌江的酒店如果不是提前預定,很難拿到房間。從另一個側面也能印證昌江木棉旅遊的火爆,2月9日,「昌江黎鄉美·木棉滿天紅」2017昌化江畔木棉紅徒步活動的通知發出不足半天,活動的名額就已經被報滿。

昌化江畔木棉紅-徒步活動現場

一組數據或許可以看出昌江木棉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2016年,昌江接待過夜遊客的人數為85.96萬人次,旅遊收入5.2億元,同比漲幅均超過20%。而在去年的木棉開花期間,昌江接待的過夜遊客人數為19.6萬人次,佔全年接待人數的22.8%。也就是說,2016年木棉花為昌江旅遊的貢獻超過五分之一。

有人認為,昌江木棉旅遊的火爆絕非偶然,除了昌江木棉本身的吸引力之外,踩準了「自駕遊」的興起和「全域旅遊」打造的節奏,也是昌江木棉旅遊成功的重要原因。

昌化江畔木棉紅-徒步活動現場

同時,遊客的「井噴式」增長,也暴露出昌江旅遊軟硬體配套方面的不足。當前,昌江全縣旅遊酒店90餘家,可提供床位6000餘個,高峰期經常會出現「一房難求」的景象。不少遊客只好去白沙、東方等周邊市縣入住。來自海口的自駕遊團隊一行近20人,在昌江欣賞完木棉用餐時,一個小時僅上了三個菜,了解原因才發現,當天用餐的遊客太多,飯店只有兩個廚師,忙不過來,最終,因著急趕回海口,一行人只好提前買單。

名家書畫展給現場增添了一筆藝術色彩

「這些問題我們都已經意識到了,並正在有針對性的完善。」昌江縣旅遊委主任黃玉寧表示,昌江的旅遊軟硬體配套正在進一步完善。

當木棉遇到扶貧:農民吃上「旅遊飯」

在昌江,最美的木棉在七叉鎮,這裡有聲名遠揚的「梯田木棉」,也有昌化江畔的「江景木棉」,但長期以來,這裡依靠傳統的耕種方式維生,一畝甘蔗、三分水田,往往是村民收入的全部,雖然守著天堂般的美景,但農民的錢袋子卻一直癟著。

活動現場的鄉村集市和鄉村小吃受熱捧

隨著昌江木棉旅遊的火爆,這裡的農民也吃上了「旅遊飯」。

當得知「昌江黎鄉美·木棉滿天紅」2017昌化江畔木棉紅徒步活動2月18日在七叉鎮百年芒果園舉行,附近的村民老符,早早就帶著自家種的甘蔗和榨汁機趕到現場,準備為當天參加活動的遊客提供鮮榨甘蔗汁,這一天,他賺了好幾百元,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同時,附近村民也將自家的椰子、蜂蜜的土特產拿出來銷售,手巧的婦女還擺起小攤,為遊客提供美味可口的本地小吃,也得到了廣大遊客的認可。

「有人就有錢。」昌江縣旅遊委主任黃玉寧告訴記者,現在來昌江看木棉的遊客越來越多,這裡農民參與旅遊的意識也增強了,都知道利用這裡的美景來賺取,他們發揮自身的優勢參與到旅遊活動中,為遊客提供各種服務,收入也明顯增加。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昌江為山區居民辦的一件實事。

七叉鎮寶山村委會下轄大章、寶山兩個自然村,是一個風景秀麗的黎族村寨。自2012年「昌化江畔木棉紅」文化之旅活動開展以來,每到木棉花季,漫山遍野的木棉花都會迎來大批遊客。位於寶山村的藝術名家「木棉園」景觀區於2016年12月動工建設,該項目規劃建設園林面積63畝,觀景平臺7個,景觀橋1座,景觀亭3個,道路建設總長936.5米。據項目技術負責人鍾漁介紹,目前項目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園件部分已完成95%,接下來將對園件兩側進行綠化、回填,預計2月底竣工。

昌江木棉美景

據介紹,自2013年「昌化江畔木棉紅」旅遊月活動開展以來,昌江已建成了寶山、白石嶺、大章等5個木棉觀景臺,建成並投入使用了昌化江畔觀景臺和百年芒果園停車場等4個生態停車場,新建或拓寬了部分旅遊通道,大大改善了木棉景觀區的旅遊環境,為昌江實現全域旅遊發展戰略目標奠定基礎。

遊客們在現場體驗霸王嶺高濃負氧離子空氣罐~

昌江縣委書記林東表示,2月底到3月初是昌江賞木棉花的最好時間,今年昌江縣計劃在2-3月組織開展「2017昌化江畔木棉紅徒步活動」、「木棉紅豔豔·最美在昌江」賞花、「石林探奇」棋子灣探險、「『摘』樂無窮」果園採摘體驗等11項活動,吸引遊客在昌江停留更長時間。這也就意味著,昌江的農民可以更好的吃上「旅遊飯」。

2月18日,當記者從七叉鎮返程時,前來看木棉的遊客依然絡繹不絕。昌江的木棉仍在競相綻放,也映紅了這裡的黎族同胞越來越好的日子。

昌江木棉美景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相關焦點

  • 海南昌江木棉盛開 2017年「昌化江畔木棉紅」徒步活動圓滿落幕
    海南昌江木棉盛開 2017年「昌化江畔木棉紅」徒步活動圓滿落幕(攝影 吉羽)  央廣網海口2月18日消息(記者朱永 攝影吉羽)「這裡的木棉真是太美了,26攝氏度,空氣品質是優,簡直是仙境。」
  • 昌江霸王嶺一帶木棉已綻放 觀賞好時期到啦
    人民網海南視窗2月18日電 受天氣影響,今年昌江木棉的盛開呈現地域分布不均的特點:七叉鎮寶山村觀景點、大章水庫觀景點等霸王嶺以南一帶的木棉目前已經盛開了大部分,正是遊客觀賞好時期,而昌化江畔和七叉大村、排岸田園等觀景點的木棉目前只是開了小部分,預計2月底至3月初才開得最豔。
  • 一起到昌江賞花 品山海黎鄉之美
    出門賞花的好時節來了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在這四季中最詩意的季節木棉綻放於青山綠水間
  • 鐵礦枯竭到「綠色轉型」:海南昌江展山海黎鄉之美
    (中國減貧故事)鐵礦枯竭到「綠色轉型」:海南昌江展山海黎鄉之美中新社海南昌江11月24日電 題:鐵礦枯竭到「綠色轉型」:海南昌江展山海黎鄉之美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王曉斌在海南中部山區的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三派村村民小組組長吉亞洪今年「五一」開張村裡首家黎族農家樂。由於慕名而來的遊客日增,吉家夫妻店忙碌不停。王下鄉是昌江最偏遠、曾經最貧困的黎族鄉鎮之一。今年5月1日,昌江縣政府打造「中國第一黎鄉」「黎花裡」文旅項目迎客,向外界展現山海黎鄉之美,讓祖祖輩輩「靠山吃山」的黎族鄉民品嘗到「旅遊飯」的滋味。
  • 昌江七叉鎮一路盡賞木棉紅
    文\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在春天裡踏春賞花,木棉紅無疑是一道令人賞心悅目的好景致,自駕昌江黎族自治縣,可以去看那漫山遍野嬌豔綻放的木棉花,去讀懂那山海黎鄉的純美。  木棉的生長地域不同,在視覺上就形成了不同的景觀風格,有人將昌江的木棉景觀大致歸納為梯田木棉、昌化江畔木棉、火車鐵路木棉這三類。
  • 昌江木棉蓄勢綻放 已修好路備好活動等遊客
    人民網海南視窗1月18日電 無意苦爭春,只把春來報,海南昌江木棉迎著春天的腳步,再次蓄勢綻放。為了迎接觀賞木棉的八方來客,昌江縣開闢兩條賞花旅遊線路,2月-3月期間更舉辦一系列好玩的旅遊活動,且做好了相關旅遊配套設施。
  • 愛心助農計劃走進海南昌江 副縣長王秋玲助農圈粉
    我是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副縣長王秋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今天我帶大家一起來品味昌江的熱帶水果……"5月20日,愛心助農計劃——海南行活動走進昌江黎族自治縣,昌江縣副縣長王秋玲,與愛心助農公益大使李春嬡,以及演員石蕊一起進行了愛心助農活動,助力家鄉農副產品營銷。
  • 海南昌江:木棉花開遊客來 黎族姑娘吃上旅遊飯
    新華社海口3月3日電 題:海南昌江:木棉花開遊客來 黎族姑娘吃上旅遊飯  新華社記者李金紅  昌江黎族自治縣位於海南島西部,每年2至3月木棉花盛開,春天到昌江看木棉花已成為海南島西部旅遊的熱點之一。
  • 吳致真遊記系列(十四)昌江木棉紅
    每年二、三月份是昌江木棉花盛開的季節,「昌化江畔木棉紅」成為昌江特色旅遊的標誌。 2018年2月,我們和上海的表弟兩家人來到這裡賞花,過元宵節。山崗上、田埂間,一簇簇、一排排挺拔偉岸的木棉樹,一片片、一團團鮮紅豔麗的木棉花,與村莊田野交相輝映。這些自然生態,未經修飾的木棉花,紅豔似火,熱情奔放,宛若朝霞,染山映水,把昌江大地變成了花的海洋。
  • 愛心助農計劃走進海南昌江 副縣長王秋玲推薦城市名片
    5月20日,"愛心助農計劃"走進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李春嬡、潘時七、杜奕衡、杜玉明、楊明娜、林源、王子騰 、張寧江、鄒廷威、愛雅等十幾位明星為本次公益活動溫暖助力,並得到了昌江縣政府的高度關注和支持。副縣長王秋玲還親自帶隊,參與到整個助農過程中來,採訪中我們了解到,一直以來,"助農惠民"都是縣委重點扶持的項目。"粉絲們,大家好!
  • 昌江又有新去處 來這裡感受「中國第一黎鄉」的民族風情
    綠景山野 花姿綻放 王下鄉黎花裡春意盎然 人民網海南頻道枉源 攝5月1日,「中國第一黎鄉」王下鄉·黎花裡五一黃金周旅遊推介活動在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舉行。來自海南省內的400餘名旅行商代表、優質投資客商和遊客共赴王下鄉民族生態遊之旅,領略原生態山水之美,感受當地濃鬱的黎族文化底蘊,開啟王下鄉「黎花裡」文旅項目初體驗。
  • 昌江七叉鎮寶山村滿山木棉紅 村民端上旅遊飯
    昌江七叉鎮寶山村滿山木棉紅  豔美寶山:春風沉醉花肆意  昌江寶山村木棉花開正濃,幾位遊客融入自然美景。本報記者蘇曉傑攝  海南日報記者梁振君  特約記者陳家貞通訊員邱昌益  花期將逝兮花期將逝  君胡不來兮君胡不來  如果說天空那一抹藍,可以讓塵世之人找尋到回歸純淨之路,那麼春日裡那一抹木棉紅,足以讓人迷醉而找不到回歸之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擘畫鄉村振興 添美山海黎鄉
    更加值得驕傲的是,昌江投入1.2億元治理農村生活汙水,為全省治理工作提供了昌江經驗,得到省委高度肯定;投入4.5億元打通鄉村振興的交通動脈,在四好農村公路評比中創下全省第一的佳績。  昌江縣委書記黃金城表示,昌江將圍繞海南「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拼搏競發,持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朝著新時代「山海黎鄉大花園」目標闊步前行,著力書寫昌江「三農」新篇章。
  • 海南黎鄉香格裡拉的奇妙旅程:2萬年古人類遺址,1個麥田守望者
    在海南省昌江縣,除怪石嶙峋的棋子灣、上個世紀工業遺產的石碌鐵礦、見證愛情的木棉紅,還有被譽為「黎鄉香格裡拉」的王下鄉。這座被群山環繞的縣城,避開了人世間紛紛擾擾,古老與現代並存,自然與人文和諧,神秘與質樸同在,流傳著無數神秘的故事與傳說,讓無數去過的人們流連忘返。
  • 海南昌江王下鄉:「世外黎鄉」端穩「旅遊飯」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是海南「母親河」南渡江的發源地,森林覆蓋率達98%,也是海南生態環境最優美的鄉鎮。但同時,這裡也是海南最偏遠、最貧窮、最落後的鄉鎮。  守著「綠水青山」的王下人被貧窮困擾了很長時間,始終沒能找到致富路徑。
  • 「中國好詩榜」走進昌江 詩人點讚:昌江好山好水為創作提供豐富素材
    通訊員 林建金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9日消息(記者姚傳偉 通訊員林建金 黃海玲)近日,2019年度(第八屆)「中國好詩榜」頒獎典禮在昌江王下鄉黎花三裡·浪論村舉行。典禮活動的舉辦,有力促進昌江文學創作的繁榮和發展,助推經濟建設,提高昌江知名度和美譽度。
  • 昌江七叉鎮寶山村滿山木棉紅 豔美寶山:春風沉醉花肆意
    從昌江黎族自治縣縣城往霸王嶺方向出發,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七叉鎮寶山村口。甫入村口,百年榕樹底下,清風徐來,泥土的溫馨、綠葉的情意、花朵的芬芳,沁人心脾。這是一個「村在綠中、房在林中、人在花中」的自然世界。   這裡的生態,美得簡單,美得純粹,不必絲毫刻意的雕飾。最讓人驚豔的,卻是高懸枝頭的那一抹抹木棉紅。一縷清風,惹醉了多少夢。
  • 滿山遍野嫩芽綠 他年怒放木棉紅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石碌11月20日電(記者單憬崗 楊勇 特約記者曾高文)「這些小木棉苗現在已賣到8元錢每株了,這個基地2.5萬株就值20萬元,明年長成中苗再賣出去時價格會更高。」今天上午,昌江黎族自治縣副縣長包焱站在七叉鎮一個木棉基地的地頭,為當地黎族村民算起了經濟帳。
  • 昌江舉行「中國第一黎鄉」王下鄉黎花裡五一黃金周旅遊推介活動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海口5月2日消息(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陳元才 通訊員 楊耀科)5月1日,「中國第一黎鄉」王下鄉黎花裡五一黃金周旅遊推介活動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舉行。本次活動以「夏品芒果香·黎花三裡遊」為主題,以「原生態生活」+「動態互動」+「移動遊覽」+「靜態展示」的方式,重點集中在王下鄉的三派村和浪論村,活動內容豐富多彩,設置有:黎家迎賓竹竿舞、黎家釀酒、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流動的黎族博物館)遊覽、「中國第一黎鄉」講解、「黎花裡」項目講解、「逐藝黎苗」非遺文創大賽優秀作品展銷市集、民族散點展演、黎族傳統婚俗表演、黎家長桌宴
  • 海南昌江這個地方美得不像人間!附攻略
    山海黎鄉·純美昌江。昌江通過活動推介木棉花等獨特旅遊資源,向世人展現昌江唯美的一面。而隨著木棉花開,一幅美麗的畫卷也將在昌化江畔徐徐展開。每年二三月份,是昌化江畔木棉花開最豔麗的季節。為了更好地服務遊客,今年昌江旅遊部門精心策劃了9大活動及兩條旅遊觀光路線。此外,為提升昌江旅遊實力,更好地迎接八方來賓,昌江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