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已全面完成「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任務

2020-12-25 觀察者網

9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到科學院視察,發表了重要講話,在視察當中習近平總書記對科學院提出了「四個率先」的要求,希望科學院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科學院按照總書記的要求,開始制定實施「率先行動」行動,經過一年多的謀劃,行動計劃報國務院批准之後,2014年8月8日,總書記對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作了重要的批示。他說「率先行動」計劃有目標、有思路、有舉措、有部署,總的是好的,關鍵是要抓好落實。在這個批示當中,總書記又對科學院提出了「三個面向」的要求,「三個面向」就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

科學院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將總書記對科學院提出「三個面向」、「四個率先」的要求,作為中國科學院新時期的辦院方針。我們「率先行動」計劃分了「兩步走」,第一步是從2014-2020年底,要基本實現「四個率先」,2020年—2030年要全面實現「四個率先」。今年是第一步,「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在今年7月份,我們請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同志擔任諮詢評議組組長,有將近30位有關部委的領導,還有北京市、上海市的領導,還有有關的專家,組成諮詢評議會,對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進行了總體評估。

六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把組織實施「率先行動」計劃作為全院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科技任務,全面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引導全院的幹部職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對我院的各項要求上來。六年來,我院恪守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充分發揮科學院多學科和建制化優勢,加強開放合作和協同創新,高質量完成了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產出了一大批重大原創成果,引領帶動我國若干領域方向躋身世界前沿,突破了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有力支撐和解決了國家的重大需求。在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戰略支撐作用。

我們以推進國家科研機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深入推進研究所分類改革,改進完善院士制度,健全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深化科教融合,積極探索科技智庫新的體制機制,積極融入全球的科技創新網絡,大力加強作風學風建設。

六年來,我院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養造就了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一大批優秀的拔尖人才,高質量完成國家高端智庫的試點建設工作,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一批研究機構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大幅提升。總體上看,我院已經開始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這樣一個根本轉變。剛才我說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同志擔任評議委員會的主任,在聽取我們的匯報後,委員們一致認為中國科學院全面完成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的目標任務,為2030年全面實現「四個率先」的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7月26日,劉鶴副總理作出重要批示,認為「『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十分成功」,「解決了涉及國家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批重大戰略性問題」,「將產生深遠的世界性重大影響」,要求我院發揮主力軍作用,「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做出更大歷史性成就」。

目前,科學院正在研究制定2030年全面實現「四個率先」的戰略規劃,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科技創新為中心任務,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按照「四個率先」的要求,提出並完成新的各項目標任務,不斷出創新成果、出創新人才、出創新思想,努力將中國科學院建設成為符合黨和國家人民期望、適應科技發展大方向、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型國家科研機構。

記者:剛剛開場中白院長介紹到「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果,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具體在哪些領域取得了哪些代表性、標誌性成果?謝謝。

白春禮:我覺得六年來科學院充分發揮多學科、建制化的綜合優勢,廣大科技人員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科技產出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產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分成幾方面:

一是量子信息和凝聚態物理方面,我們在國際上達到了並行領跑。舉個例子,中國科學院在第一階段「率先行動」計劃中,率先在國際上實現了千公裡級的量子糾纏星地密鑰分發,從衛星向地面雙向的量子糾纏分發,這是世界上第一次。還做了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檢驗研究。另外,我們創造了光纖量子密鑰分發超過500公裡的世界記錄。這個階段我們第一次實現了洲際的量子通訊,通過量子密鑰傳輸,當時是我和奧地利科學院的院長進行量子密鑰保密的洲際通訊,開了一個視頻會議,第一次通過量子密鑰進行保密的洲際量子通訊。我們科學院的量子信息基礎研究和集成應用處於國際領跑地位。

再比如,物理所在固體中首次發現外爾費米子,美國物理學會成立125周年,作為全世界物理學領域非常重要的一個學術單位,為了慶祝成立125年,專門在2018年出了一個論文集,這個論文集收集了全世界在物理學科領域認為有重大突破的成果,收集的唯一一個來自中國本土的成果,就是我們發現的外爾費米子。其實在費米子方面,不僅是外爾費米子,我們還在三重簡併費米子等有一系列新的工作。另外,我們首次在鐵基超導體當中發現了馬約拉納束縛態,這也是全世界第一次。所以我院的物理研究進入了世界的第一方陣,很多方面都是引領的。

二是深空深海一些戰略必爭領域搶佔制高點。科學院先後發了6顆科學衛星,比如墨子號、量子通信實驗衛星,「悟空」號暗物質粒子實驗衛星,做暗物質探測的全世界第一個。我們發射「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衛星,還有「慧眼」硬X射線望遠鏡衛星。我們也發射了「碳衛星」,就是監測碳排放,我們發射中國第一顆探測引力波的「太極一號」衛星,6顆科學試驗衛星基本形成了我院空間科學衛星體系化的能力,也在國際空間科學領域佔據了有力地位,在國外引起了強烈反響。科學院全面參與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北鬥三號衛星,目前在天上有12顆是科學院完成的。我們牽頭負責載人航天工程的空間應用系統,載人航天的科學目標裡面的空間應用系統,我們完成了數百套有效載荷的研製。我們承擔了探月工程任務的地面應用工程,就是拿到探月數據後,數據怎麼分析,最後還是我們負責。另外,有效載荷,還有VLBI,還有精密測量,為測軌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我們負責分系統研究,嫦娥四號探測器安全著陸,我們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術支撐,除了上面的有效載荷之外,著陸器還需要特殊的材料,解決月球表面高低不平又耐極低溫等,這個材料都是我們研製的,也是獨一份,很重要。所以,科學院在一批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當中,發揮著骨幹引領作用。

再比如,科學院在涉海方面,成功研製了「海翼」號、「潛龍」號、「探索」號、「海鬥號」、「海星號」為代表的譜系化的深海無人裝備,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我們的「海鬥一號」到達馬裡亞納海溝,深潛深度達到了10907米,這是最深的地方。在海底實現了海底自主探測,採樣一體化,這種譜系化的深海裝備引領我國海洋更好地進入萬米時代。「海翼號」滑翔機,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新年賀辭當中也專門提到了,現在我們正在開展載人萬米深潛的海事任務。

三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比如,年產400萬噸煤制油工程成功試車投產,這是全球單套規模最大的煤炭液化裝置,習近平總書記也致信祝賀。第三代甲醇制低碳烯烴(DMTO),這個技術成功的商業化應用,煤制烯烴技術已經形成了千億規模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院還研發了「中科發」「嘉優中科」「中科5號」等一共44個設計型新品種。一批優質的高產農作物新品種大規模推廣使用,最近三年這些新品種累計在全國推廣了3千多萬畝,為解決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再比如,在過去六年,我院先後孵化培育了中科曙光、國盾量子、「寒武紀」等18家上市公司,為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此外,我們也承擔一大批大科學裝置,比如在貴州的中國天眼,500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首席科學家南仁東也是時代楷模,中國天眼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力,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致賀信。我們在廣東東莞建了中國第一臺散裂中子源,一大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誌性成果。

最後,我給大家一個數據。六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每年的新年賀詞當中都提到一些科技創新成果,一共提到22項重大科技成果。這22項當中,有14項是由我院牽頭完成或者是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在過去六年,一共有7項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科學院作為第一完成人獲了三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了一項,佔全國總數的57%。在自然指數國際排名當中,自然指數是自然出版集團將全世界60幾個各個領域最好的學術雜誌,現在擴大到80幾種,每年統計各個機構在當中發表的論文數量,在過去這八年統計全球科教機構自然指數,中國科學院排在全球第一位,連續8年佔據榜首。在兩院評選的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中,科學院作為第一完成人和完成單位一共有32項,佔了全部的53%。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在過去六年使社會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共計24350億元,新增利稅也共計2983億元。在過去六年,通過「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的實施,在國際前沿、國家重大需求和面向經濟主戰場三個面向方面,科學院作出了我們的貢獻。謝謝。

相關焦點

  • 國務院新聞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
    科學院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將總書記對科學院提出「三個面向」、「四個率先」的要求,作為中國科學院新時期的辦院方針。我們「率先行動」計劃分了「兩步走」,第一步是從2014-2020年底,要基本實現「四個率先」,2020年—2030年要全面實現「四個率先」。今年是第一步,「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
  • 中科院發布「率先行動」計劃組織實施方案
    8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對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作出重要批示,認為有目標、有思路、有舉措、有部署,要求中科院抓好落實,早日使構想變為現實,為把我國建成世界科技強國作出貢獻。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劉延東副總理分別作出重要批示,對中科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組織實施「率先行動」計劃、全面深化改革等,提出明確要求。
  • 省廳全面完成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目標任務
    截至2020年底,洞庭湖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河道採砂管理、溝渠塘壩清淤疏浚等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目標任務全面完成。省廳高度重視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工作,近年來,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對照《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2018~2020年)》的要求和任務分工,壓實責任,強化措施,切實推進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長沙市、嶽陽市、常德市、益陽市4個地級城市已選定應急備用水源,建成9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
  • 中科院院長:研究所要心無旁騖進行科技攻關 不去幹與任務無關事情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9月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發布會上表示,中科院研究所承擔重大科技任務,希望他們能夠責無旁貸、心無旁鶩地進行科技攻關,承擔科技任務的科技人員不去幹一些與承擔任務無關的事情,全力把攻堅任務做好。白春禮介紹,目前中科院正在緊鑼密鼓地謀劃「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的目標,即從2021年到2030年的十年。
  • 白春禮談世界科技強國建設:中科院2030年全面實現「四個率先」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在世界科技強國建設方面須先行一步,2020年要初步實現「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目標,到2030年要全面實現這「四個率先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量子信息基礎研究和集成應用處於國際領跑地位
    自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對中國科學院提出「四個率先」要求以來,如今,六年時間過去了,「四個率先」第一階段在今年迎來了收官之年。9月16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作出具體介紹。
  • 中科院:將在超算、高端軸承等關鍵材料方面做新部署
    9月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 侯建國拜訪部分中科院老領導和專家---侯建國
    侯建國代表中科院黨組,對老領導和專家長期以來傾情關心、傾心指導與傾力支持院改革創新發展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他介紹了中科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面向」「四個率先」重要批示精神、如期實現「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任務所取得的重要工作進展,誠懇徵求了老領導和專家對院黨組繼續深入推進全院改革創新發展各方面的寶貴意見。
  • 雲南迪慶州:全面完成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終期目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建設新時代新迪慶。為保持和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打贏藍天保衛戰,迪慶州嚴格落實2018年《國務院關於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和《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雲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迪慶藏族自治州藍天專項行動計劃》(即「藍天行動」)。藍天行動明確了全州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 航空工業陝飛完成第三階段任務合力衝刺四季度目標
    三季度,陝飛公司堅持以完成均衡生產目標為牽引,持續推進AOS流程體系制度建設,加強管理創新,科研、生產、經營工作再創佳績,在全面完成計劃目標基礎上,整體經濟運行質量較上半年有較大提升。聚焦生產交付任務形勢,陝飛公司計劃部門科學統籌飛機排產,持續完善以準時完成率為導向的績效考核辦法,保證有序推進生產計劃任務;生產管理部緊盯任務目標提前謀劃,與質量管理部、型號管理部等單位多次協調溝通,精心編排分類計劃,確保資源運營高效;工藝技術部門組建專業團隊緊跟現場,及時處理解決問題,有力推動部裝兩線共制生產步伐,提升製造質量和生產效率;科技與信息化部與採購供應部穩步推進「採供協同管控
  • 中科院召開院機關部門及分院機關2019年度工作總結交流視頻會
    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侯建國和在京各位院領導出席會議。會議由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主持。  在匯報總結交流中,13個院機關部門和12個分院負責人全面系統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工作,深入分析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了2020年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同時針對2018年度工作意見建議匯報了整改效果。
  • 濟寧完成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第一階段目標任務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4日訊 記者從濟寧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秋冬季以來,濟寧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以實現重汙染天氣大氣汙染物「削峰降頻」、全力保障百姓身體健康為目標,在氣象條件極端不力的情況下,多措並舉,上下聯動,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第一階段PM2.5
  • 台州「四好農村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率先超額完成
    原標題:百億建好美麗鄉村路 12月8日,記者從台州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全市共累計投資100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2672公裡,實施路面維修2743公裡,生命安全防護工程2595公裡,三年行動計劃率先超額完成,創建33個「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
  • 濟寧完成秋冬季治氣攻堅第一階段目標任務
    秋冬季以來,濟寧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以實現重汙染天氣大氣汙染物「削峰降頻」、全力保障百姓身體健康為目標,在氣象條件極端不力的情況下,多措並舉,上下聯動,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第一階段PM2.5濃度不高於72微克/立方米、重汙染天氣不多於3天的目標任務
  • 增幅全國第一!平頂山率先完成優良天數年度目標
    大河網訊(記者 蔡長偉 通訊員 楊元琪)12月20日,河南省汙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通報,對平頂山、開封率先完成優良天數年度目標予以表揚。截至12月19日,平頂山市實現優良天數258天,增幅全國第一,成為全省率先完成年度優良天數目標任務的省轄市。
  • 中科院將研究所分四大類 調整優化科研布局
    中科院實施「率先行動」計劃,將研究所分為四大類   分類改革不是搞「大拼盤」(權威訪談)   解讀人:中科院黨組書記、院長 白春禮 採訪人:本報記者 趙永新 喻思孌  8月19日,中國科學院宣布啟動實施《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暨全面深化改革綱要》(簡稱《「率先行動」計劃》),拉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
  • 吳嶽良院士:中科院正在啟動「太極二號」雙星計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福州9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在今天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首席科學家吳嶽良透露,在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已實施的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第一步「太極一號」的基礎上,中科院正按規劃路線圖啟動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第二步
  • 創新河北|河北打出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組合拳」
    《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各市高度重視,部署及時,根據《行動計劃》要求,分別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本市的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五年行動計劃文件,在推進《行動計劃》過程中,積極作為,勇於改革、不斷創新。如今三年時間過半,本報專門梳理各地探索科技創新的好經驗、好做法,以期為全省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提供借鑑。
  • 【北京日報】中科院百餘院所重組四大研究中心
    8月19日,中科院通報「率先行動」計劃,公布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  中科院院長:重大原創性成果仍不夠多  「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中科院的科技創新能力還存在較大差距,重大原創性工作和成果仍不夠多。」
  • 侯建國在中科院京區部分院屬單位調研
    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周琪,黨組成員、秘書長汪克強,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於英傑參加調研。  每到一個單位,侯建國一行都聽取領導班子工作匯報,與班子成員座談,並召開老中青科學家代表座談會,圍繞中科院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制定「十四五」規劃更好地謀劃「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改革創新發展聽取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