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代購」處方藥被捕 日媒:中國人「爆買」的結果

2020-12-12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因涉嫌在未獲得醫藥品銷售業許可的情況下以銷售為目的囤積藥品約2.8萬份,一名在日中國人日前被東京警方逮捕。這一消息13日被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有日媒稱,這是中國人「爆買」日本藥的結果。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這名28歲的中國男子叫楊國龍。他在網上介紹並推銷日本藥,一旦收到訂單,就按買家要求將藥送到指定賓館等地點。自去年9月以來,約有120名中國人向他訂貨,銷售收入達1000萬日元(約合60萬元人民幣)。報導說,警方在楊國龍家中發現,他囤積大量維生素補充劑等藥物,經確認都是正規廠家出產,但需要醫生處方才能買到。

楊國龍稱,雖然他知道是違法,但由於日本藥質量好,受中國人歡迎才做代購的。日本《每日新聞》評論說,這是中國人「爆買」的結果。

藥幾乎成為中國人赴日旅遊購物單上的新寵。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中國人喜歡購買眼藥、消炎鎮痛劑、小兒退熱貼,液體創可貼以及保健食品等。日本小林製藥公司社長說,由於中國人大量購買,去年4月至6月,僅液體創可貼的銷售額就比前一年同期增長5倍多。公司2015年的銷售額增長約8億日元,預計今年這一趨勢還將延續。

不可否認,日本藥確有不少優點和獨特的地方,但代購者宣傳、導遊推薦等也助長了「爆買」現象。由於一些人對日本藥的盲信,代購正從非處方藥向處方藥市場延伸。

在日本,藥妝店出售的一般是非處方藥,日本對此並無限制。但如果通過在日華人私下購買處方藥,則不僅不安全,而且是違法行為。《環球時報》記者偶爾也接到國內親友購買藥物的請求,但只要是處方藥,就只能回絕。因為如果醫生在你沒有生病的情況下,只因為要幫別人代購就開出藥方,就是違法的。

此前,日本慶應大學醫院麻醉科醫生因為從英國進口10小瓶危險藥物,涉嫌違反《醫藥品醫療器械法》被逮捕。可見,違法不在量多量少。日本《醫藥品醫療器械法》規定,銷售醫藥品和醫療器械必須獲得當地政府頒發的許可和執照。違者將被處以7年以下或500萬日元以下罰款。

相關焦點

  • 一中國人涉嫌在日本「代購」處方藥被捕
    因涉嫌在未獲得醫藥品銷售業許可的情況下以銷售為目的囤積藥品約2.8萬份,一名在日中國人日前被東京警方逮捕。這一消息13日被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有日媒稱,這是中國人「爆買」日本藥的結果。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這名28歲的中國男子叫楊國龍。他在網上介紹並推銷日本藥,一旦收到訂單,就按買家要求將藥送到指定賓館等地點。
  • 9名在日中國留學生涉嫌代購處方藥被捕
    9名在日中國留學生涉嫌代購處方藥被捕
  • 日本處方藥不能輕易找代購
    近幾年來日本代購已經不滿足僅代購藥妝了日本的處方藥也成了代購們瘋狂搶購的重災區比較有名的像精神安定劑>不論是哪個國家或地區都在嚴格管控倒賣藥品的行為目前一些涉嫌非法倒賣處方藥的中國人醫藥品中間商以及日本醫生已相繼被捕放到平時
  • 減肥的筒子們要注意了:日本處方藥代購這個爆款有危險!
    減肥的筒子們要注意了:日本處方藥代購這個爆款有危險!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稱,本次涉事藥品名為「馬吲哚(Mazindol)」。嫌疑人曾憑藉自己藥劑師的身份,向9名以上未持有醫生處方的中國客人出售了總計約2萬片「馬吲哚」,獲取非法所得至少4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8.5萬元)。
  • 「日本神藥」跌落!藥不對症,卻能入帳千萬,處方藥代購的利益鏈
    在社交媒體及搜尋引擎上輸入「日本」「處方藥」等關鍵詞,隨處可見提供日本處方藥代購服務的信息,而那些往往並無醫學相關從業資質的代購,也充當起為消費者遠程「望聞問切」的醫師和「日本神藥」推銷員,言必稱安全、有效、無副作用。日本處方藥真的「安全」到可以隨便吃?代購們如何買到需有醫囑才能購買的處方藥?
  • 去日本幫人捎點處方藥?倒賣者可能被罰款甚至入獄
    (原標題:去日本幫人捎點處方藥?倒賣者可能被罰款甚至入獄)  看到網絡賣家對「日本神藥」天花亂墜的宣傳,動心麼?面對出高價託你從日本帶點藥回國的請求,答應麼?  記者調查發現,倒賣日本處方藥具有雙重危害性,倒賣者或被罰款乃至入獄,而購買者可能面臨藥物副作用乃至更大風險。
  • 日媒:中國人繼續"爆買"日本電飯煲 9年增長23倍
    日媒稱,數年前,中國遊客赴日「爆買」電飯煲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如今,中國遊客訪日回國後繼續「爆買」日本電飯煲。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據日本象印魔法瓶株式會社透露,或由於去年(2016年)中國政府提高了關稅,中國遊客赴日「爆買」現象趨於平靜。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該公司免稅電飯煲的銷售額又回到了當年中國遊客赴日「爆買」前的水平。
  • 日媒:北海道房產被中國人爆買 或成中國「一個省」
    【環球網綜合報導】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11日援引日本媒體報導指出,中國人大筆收購北海道土地,坊間流傳北海道在10年後,或將變成中國的「另外一個省」。  中國人在日本瘋狂購物,日本媒體將這一現象形容為「爆買」。而今,令日本更為驚訝的是,「爆買」現象已經延伸到房地產。
  • 日本免稅品銷售額下跌近一成 日媒:「爆買」風光不再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曼君):日本百貨商店協會上周末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百貨店內的免稅品銷售額按年下降9.3%,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遊客對珠寶、手錶等高價值商品的購買出現明顯下滑,日媒不禁感慨「爆買」風潮或許正在降溫。
  • 日本免稅品銷售額下跌近一成 日媒:"爆買"風光不再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朱曼君):日本百貨商店協會上周末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百貨店內的免稅品銷售額按年下降9.3%,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遊客對珠寶、手錶等高價值商品的購買出現明顯下滑,日媒不禁感慨「爆買」風潮或許正在降溫。
  • 日媒:擔心大陸遊客「爆買」結束 日本藥廠提前布局金門島
    參考消息網4月24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10家非處方藥廠商在臺灣的金門島聯合開展促銷活動。金門島是靠近中國大陸的臺灣小島,每年能吸引150多萬大陸遊客。正在萎縮的日本國內非處方藥市場因為赴日遊客等的「爆買」而得以起死回生,但訪日遊客卻有銳減的可能。
  • 日本警方逮捕兩名中國人 日媒:未經許可向中國留學生賣藥
    參考消息網1月21日報導日媒稱,日本大阪府警方日前以涉嫌擅自銷售醫藥品、違反《醫藥品醫療器械法》(無許可銷售)為由,逮捕了埼玉縣草加市醫藥品批發公司「美健銷售」社長增谷健一(60歲)及另一家醫藥品批發公司的2名中國籍前員工。
  • 日本「爆買」降溫 中國人赴日旅行或與購物分離
    中新網7月18日電 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報導,「爆買」一詞2015年獲得日本流行語大賞。但是2016年「爆買」熱潮出現停滯,不少日本零售業相關經營者表示中國客人對於日本商品的需求正在減少。但是真是如此嗎?  「隨著成本下降,價格也能隨之下降。
  • 9名中國留學生涉嫌代購處方藥 遭日本警方逮捕
    中新網6月13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近日,幾位中國留學生涉嫌在日本大阪市中央區的樓內,以販賣為目的貯藏處方止痛藥等藥品,被日本警方調查。在對市內的幾個倉儲地點進行搜索後,大阪警方查獲了幾百件醫藥品,並以涉嫌違反《醫藥品醫療器械法》(販賣目的貯藏)為由逮捕了9名中國留學生。
  • 8名中國代購被捕! 因為他們竟賣這個給國人遊客! 大使館緊急發文提醒國人!
    這就滑天下之大稽了,人家日本人想買這藥都得「看醫生心情」,你們代購直接來了個市場經濟,有價有市,實在是有點侮辱處方藥這三個字了。6月12日,日本警方以違反醫藥品醫療器械法, 逮捕了8名大量販賣處方藥的中國籍代購和一名日本人
  • 日媒:中國人為何爆買日本溫泉旅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29日報導,目前在日本,很多地方旅館和酒店的衰退不斷加劇,深受經營困難和後繼乏人的困擾,不少經營者甚至被迫出售資產,而買方基本都是外國人,其中中國人更是佔了大多數。2015年,訪日外國遊客人數超過2000萬人。日本的旅遊景點一派熱鬧景象,不過在其背後,某些變化正悄悄發生。
  • 去日本幫人順便帶點處方藥?可能會面臨監禁
    看到網絡賣家對「日本神藥」天花亂墜的宣傳,動心麼?面對出高價託你從日本帶點藥回國的請求,答應麼?  記者調查發現,倒賣日本處方藥具有雙重危害性,倒賣者或被罰款乃至入獄,而購買者可能面臨藥物副作用乃至更大風險。  涉事人被捕
  • 日媒:中國人在日爆買新年福袋光與影
    中新網1月12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新年期間,日本商家乘著以中國遊客為中心的外國遊客「爆買」日本的風潮,藉助新年銷售福袋的傳統,推出中國人喜歡的商品福袋,使日本新年促銷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給日本低迷的個人消費注入了活力。但是,也有一部分中國人尤其是在日華人,從中發現了商機,甚至不擇手段搶購囤積,轉手漁利擾亂市場,引起日本媒體等批評。
  • 日本代購處方藥 無知微商落法網
    都說「是藥三分毒」,尤其是處方藥,更是得遵照醫囑,小心服用。可是,卻有不少人將一些外國的處方藥非法帶入國內,國內市民又不清楚藥物的具體藥效,給身體埋下隱患。近日,丹陽警方就查獲了一起微商販賣假藥案。
  • 去日本幫人捎點處方藥?可能會面臨監禁
    看到網絡賣家對「日本神藥」天花亂墜的宣傳,動心麼?面對出高價託你從日本帶點藥回國的請求,答應麼?記者調查發現,倒賣日本處方藥具有雙重危害性,倒賣者或被罰款乃至入獄,而購買者可能面臨藥物副作用乃至更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