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不僅吞下幾十條,而且還是不同種類的魚,怎麼吃?
這麼大的魚顯然是不行的……
其實我們要說的,是日本神奈川縣湘南一帶的名產---「小銀魚」
湘南名物 「小銀魚」 シラス 圖r.gnavi.co.jp
神奈川縣美麗綿延的湘南海岸,這裡有曾經盛極一時的古都鎌倉,是古寺點綴的臨海之城
神奈川縣湘南海岸。拍攝:薩魚
這裡吃的「小銀魚」不同於我們往常熟悉的淡水銀魚,叫做魩[mò]仔魚,日文シラス,它並不特指某一種魚,而是對多種魚類白色幼體的統稱,主要包括鯷科、鯡科或蝦虎魚科等不同魚類稚、幼魚期的個體,它們外形極其相似,所以很難區分,通俗點說其實就是一堆小魚寶寶。
萌萌大眼睛的魩仔魚 圖Jason whight
魩[mò]仔魚的體長一般不超過40毫米,魚身幾乎完全透明,體錶帶有深色斑點或條紋,它們多是剛剛孵化不到一個月的幼魚。魩仔魚的主體通常是鯷科和鯡科魚的幼魚,但根據捕獲海域不同構成也會有所變化。
魩仔魚蓋飯 生しらす丼 圖ameblo.jp
捕撈魩仔魚時常常會混入其它魚種的幼苗,混獲率因海域和季節不同,從低於1%到20%不等,某些特殊情況下甚至能超過五成。所以如果捕撈魩仔魚的區域和作業方式不合理,捕撈到數十種甚至百種以上的魚苗也是可能的,畢竟這些浮遊在上層水域的魚寶寶們太渺小也太相似了。
魩仔魚可能混獲的一些魚類 圖blog.udn.com
魩仔魚可能包含的魚種很多,如果列舉一些,簡直就像是給這些平常不起眼的小魚們一次集體刷存在感的機會,它們大致分為鯷科、鯡科和其它魚種三類:
一. 鯷科鯷屬Engraulis、半稜鯷屬Encrasicholina、側帶小公魚屬Stolephorus
日本鯷(E.japonicus)又叫苦蚵仔或鱙仔魚、尖吻半稜鯷(E.heteroloba)、銀灰半稜鯷(E.punctifer)、中華側帶小公魚(S.chinensis)、太平洋側帶小公魚(S.pacificus)、島側帶小公魚(S.insularis)等等。
日本鯷成魚俗稱片口鰯 圖nsakanaya.exblog.jp
日本銀帶鯡(S.gracilis)、鏽眼銀帶鯡(S.delicatulus)、遠東擬沙丁魚(S.sagax)、青鱗小沙丁魚(S.zunasi)、金色小沙丁魚(S.aurita)、太平洋鯡(C.pallasii)等等。
日本銀帶鯡成魚又俗稱丁香魚,和日本鯷看上去很相似 圖nsakanaya.exblog.jp
太平洋玉筋魚成魚 圖jp.123rf.com
寬頰瓢鰭蝦虎(S.macrostetholepis)、日本瓢鰭蝦虎(S. japonicus)、黑首阿胡蝦虎(A.melanocephalus)、太平洋玉筋魚(A.personatus)、香魚(P.altivelis)等等。
日本瓢鰭蝦虎魚成魚又稱日本禿頭鯊 圖Suede Chen
多種洄遊型蝦虎魚屬於初級淡水魚,成魚喜歡棲息於河川石灘之上,受精卵在淡水中孵化後,仔魚隨河水漂流入海,成年後再洄遊至河川中。所以在河口附近捕撈魩仔魚時也會捕獲蝦虎魚幼魚,它們的外形也和鯷科或鯡科魚類的幼魚十分相似。
日本鰻鱺的玻璃鰻 圖tokyo.ac.jp
此外,在某些海域特定時節捕撈的魩仔魚中甚至會混入日本鰻鱺(A.japonica)和繁星糯鰻(C.myriaster)的玻璃鰻幼苗,想想還真是有些奢侈呢。
魩仔魚
順便說一句,我們平時常吃的那種銀魚其實是生活在近海地區的一種淡水魚,也具有洄遊習性,它們來自銀魚科,如南方多見的太湖新銀魚(N. taihuensis)和北方常見的大銀魚(P.hyalocranius),銀魚在我國一共有15種左右。
其實魩仔魚分布較廣,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出產,南起臺灣海域北至東北沿海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並且產量頗大。在日本,靜岡縣舞阪港、兵庫縣淡路島以及湘南海岸鎌倉、江之島一帶是都魩仔魚(シラス)的重要產地,這種美味小魚也被奉為湘南、靜岡名物。
江之島上的 シラス專門店
江ノ島名物-シラス丼 圖r.gnavi.co.jp
在鎌倉和江之島隨處都能看到吃シラス的專門店,店裡的料理都以小銀魚為主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料理就是生小銀魚蓋飯(生しらす丼),香糯的米飯上鋪上一層晶瑩剔透的新鮮小銀魚,撒上青蔥和海苔絲,淋上些許醬油,再打上一枚新鮮的雞蛋.
小銀魚蓋飯(生しらす丼) 圖ameblo.jp
嫩嫩滑滑的小銀魚足夠新鮮,所以嘗起來沒有絲毫的腥味。口感清新微鹹又帶有一絲回甘,如同海風輕輕拂過,就著軟糯的白米飯在口中緩緩化開的感覺,仿佛潮水靜靜掠過細沙,那種清爽通透的感受真是難以言喻。
生しらす丼 圖gnavi.co.jp
小銀魚軍艦卷 圖r.gnavi.co.jp
如果不習慣生小銀魚那種生猛的口感,也可以試一試經鹽水燙熟的小銀魚蓋飯或是混有生熟銀魚的雙拼蓋飯,當然除了水煮,還有金黃酥脆的油炸小銀魚。
油炸小銀魚 圖r.gnavi.co.jp
明太子小銀魚蓋飯 圖r.gnavi.co.jp
江之島街頭隨處都有售賣小銀魚料理的攤點,當地居民太過熱愛這種食材,想方設法地要利用它變換出各種料理,比如小銀魚玉子焼或小銀魚章魚丸子等,也不乏腦洞大開的配搭如小銀魚派和小銀魚冰淇淋。
小銀魚味增餅 圖薩魚
銀魚玉子燒 しらす卵焼き 圖image.excite.co.jp
除了新鮮的小銀魚,銀魚乾也深受當地人喜愛,小銀魚乾鈣含量很高,無論是作為小食或是調味增鮮都非常合適,因此小銀魚乾也成為遊客青睞的手辦禮。
小銀魚乾 圖mantendo-honpo.com
日本捕撈魩仔魚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每到幼魚的洄遊季節,總能看到湘南沿岸捕撈魩仔魚的盛景,這類小魚很容易被燈光吸引,漁民們也正是利用了這一特點,毫不費力地將它們一網打盡。
湘南海岸小規模捕撈魩仔魚的漁民 圖tenki.jp
漆黑而平靜的海面上,誘捕魩仔魚的盞盞漁火,如同浩瀚宇宙中的閃耀的星辰一般美麗得讓人窒息,然而這一切似乎只是看上去很美。
傳統的小規模捕撈 圖tenki.jp
捕撈魩仔魚是否會嚴重影響海洋生態一直存在著很多爭論,上世紀初,日本沿海開始採用雙船拖網搭配小孔徑漁網捕撈技術,憑藉著機械雙船的馬力優勢,大幅提到了漁獲效率和產量,七十年代末這種已被日本政府禁止的捕撈方式被臺灣引進,我國沿海至今還多採用這種拖網作業方式。
雖然魩仔魚的產量大幅上升,但鱙仔魚和丁香魚的產量卻大不如前,不久,其它鰺魚、鯖魚、鰹魚和金槍魚等中大型魚類的漁獲量也連帶下降,往常海上作業鯨豚作伴的情形也不見了。魩仔魚成魚這類處於食物鏈底層的魚類俗稱餌料魚,雖然它們的種群數量極其龐大,但連年的大肆捕撈使得成魚數量銳減,處於食物鏈中高層的魚類會受影響。
魩仔魚握壽司 圖見水印
捕撈魩仔魚的另一個問題是混獲,魩仔魚的目標魚是鯷科和鯡科的少數魚種,因為幼魚的生存環境、食物來源以及洄遊路線的相似性,魩仔魚這類低階魚種龐大而廣闊的魚群區域內難免會混入其它魚種,這就使得那些非目標魚種成為了魩仔魚的陪葬品。
魩仔魚蓋飯 圖r.gnavi.co.jp
確切的說,魩仔魚並非是多種幼魚的統稱,而是捕撈到的幼魚們。
面朝大海,一口吞下數十種魚向來是一件奢侈的事,每一口都值得人心存感恩。
所長說
不只魩仔魚,其實我們吃的每一口食物,都值得心存感恩。一定要吃點好的,才對的起你吃下的食物們。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薩爾茨堡的魚」
不得再次轉載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所長推薦:
一隻熱愛博物學和美食的攻城獅
用心分享魅力自然和魅惑食物
ID:Food_Lab
分享菜譜,吐槽黑店
辯論甜鹹之爭,挑戰「相剋食物」
還能推薦好吃的幫你省下大筆錢
不點讚就搶走你的小魚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