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書山小路和夥伴們,計劃在魯朗好好休息一天,看看「東方瑞士」魯朗扎西崗的風光,看看「有靈性」的犛牛,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去魯朗鎮吃正宗的石鍋雞,嘿嘿:)
三人起了一個大早,為了迎接回來的犛牛群,出門一邊聽到牛群的鈴聲,大自然真是美極了,白牆紅簷草地,白雲在遠山慢慢升騰而起,好一幅丹青山水大片「寫意詩畫」的扎西崗,真是大美魯朗扎西崗。
魯朗海拔3385米,位於318國道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兩側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崐茂密的雲杉和松樹組成「魯朗林海」;中間是整齊劃一的草甸,崐猶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報春崐花、紫苑花、草梅花、馬先蒿花等成千上萬種野花怒放盛開,頗崐具林區特色的木籬笆、木板屋、木頭橋及農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崐錯落有秩,勾畫了一幅恬靜、優美的「山居圖」。
魯朗,藏語意為「龍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只有親身來在此地,親眼所見這裡的美景,才明白什麼是聞名不如見面。
我們落腳之地是魯朗的扎西崗民俗村,位於林芝縣東久鄉政府所在地。具有濃厚藏式風格的民居和一些融合了藏、漢、門巴等民族特點的樓宇錯落有致地點綴在高山田園牧場之間,恬靜祥和。每家每戶都庭院乾淨整潔、花香瀰漫整個院落。
犛牛回家了,藏民第一時間去擠奶,這下有香甜的酥油茶喝了。為了讓犛牛安靜下來擠奶,藏民會在犛牛的面前放一個食盆,裡面放上青稞,這樣犛牛開心吃藏民開心擠奶。
這些犛牛平時就是山裡放養,到了每年的這個時間就會自己下山,而且會各回各家,真的是太有靈性了。
經幡又稱「風馬旗」,其顏色有固定的含義:藍色是天空的象徵,白色是白雲的象徵,紅色是火焰的象徵,綠色是綠水的象徵,黃色是大地的象徵。五種顏色的排列形式正是客觀大自然物質存在的排列形式,因此,五種顏色不容錯位,就象大自然中天地不容顛倒一樣。
扎西崗經幡陣列相傳是英雄格薩爾王點將、驅魔的地方,魯朗百姓視此地為聖地,每逢大型祭祀、豐收季節、藏區傳統節日或平時,都會到此煨桑、轉經、懸掛經幡,拋灑風馬,祈求神的庇佑,寄託美好意願。
藏族小朋友
青岡林
我們慢慢走向青岡林,去採蘑菇,哈哈~~
除了風景,我們真的採了不少蘑菇的,收穫挺多的,只是好象都不能吃,嘿嘿~~
背石的傳說:相傳,民族英雄格薩爾王在扎西崗駐紮期間,患了嚴重的風溼病和腰肌病,疼痛難忍,隨軍醫師也一籌莫展,後經當地一神醫引薦,帶到此處,每日模仿背夫的姿勢用背部在大石上頂蹭,幾日後,格薩爾王病關全消,從此,當地居民將此背石奉為「神石」,到此轉經的同時,都會用背頂蹭,年復一年,形成了現在的背石模樣。
扎西崗村不單有著優美的自然風景,還有著許多的藏族文化遺址,果然是上天厚愛之地。
我是書山小路,關注我帶大家看更多國道318風景:騎行318川藏線第31天 從排龍鄉到「東方瑞士」魯朗(組圖)
騎行318川藏線第29天 偶遇從理塘磕長頭去拉薩的虔誠藏民(組圖)
騎行318川藏線第28天 遊歷「然烏湖 安目錯和來古冰川」(組圖)
騎行318川藏南線第27天 八宿到然烏湖(組圖:安久拉山 然烏湖)
騎行318川藏南線第26天 閒逛八宿城(組圖:轉多拉神山)
中午三個吃貨騎單車去了魯朗鎮上,就為了找正宗的石鍋雞,哈哈~~好吃
到魯朗不吃石鍋雞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石鍋是用一整塊石頭掏空而成,雞則是當地藏民養的藏雞,用雪山上流下的溪水配以人參、藏貝母、百合、枸杞等藥材慢慢地燉,絕對是人間美味。
PS:石鍋雞可是上了舌尖上的中國欄目的喲!
吃過石鍋雞,心滿意足的玲姑娘開心到拿起了久違的鉛筆出來寫生,畫起了她心中的魯朗。
在從魯朗回扎西崗的路上,再次偶遇阿政和阿歡(在左貢到邦達裡有和大家介紹過他倆),他們是今天才到魯朗的,比我們晚了一天。
他們這路發生很多事情,在過怒江橋後阿政生病,還好路上遇到同樣騎行去拉薩的齊孝昕(臺灣人)給了藥才好轉,其實我們真是把臺灣當自己人,才會允許臺灣人騎行去拉薩(我們曾經在過金沙江大橋--也就是川藏界橋,遇到被檢查員攔下來的一個日本人,那個日本人是想搭車去拉薩的,但不被允許,因為只外國人必須跟團才能進藏)。
阿政還大罵前兩天遇見的一夥非常沒有禮貌缺乏教養的騎行人(318騎行最基本的禮貌:見到同樣騎行的——不論是同向還是逆向——還有徒步的人,一定要打招呼,可以是一句加油,也可以是一個大拇指向上的努力的手勢),其實這夥人我們也遇到了,我們主動向他們打招呼,可惜只一人回應,其他的人都沒有絲毫的反應,玲姑娘說,他們這支隊伍可能是「聾啞殘障」人。哈哈~~對不起,我們不應該這樣侮辱「聾啞人」,抱歉!
短暫的聊天后還是要分離,我們繼續回扎西崗,阿政和阿歡還是堅持他們的搭帳篷,在扎西崗和魯朗鎮之間,找了一處草地,離小溪不遠,安營紮寨。
我是書山小路,明天,我們三人繼續騎行國道318,明天將要翻越色季拉山埡口,到達「西藏江南」林芝,費大叔的表姐夫在林芝,不單請我們吃好吃的,還帶我們去南伊溝。
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書山小路,還要記得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