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程輝 觀察者網 收錄於話題#美國疫情24個
「我生活在一個民主國家,但隨著感恩節的臨近,我發現自己渴望在中國看到的那種自由。」
進入秋冬,美國疫情再度瀕臨失控。看著中國抗疫「風景獨好」,人們可以自由行動,美國布蘭迪斯大學副教授埃拉娜·尤瑞斯基(Elanah Uretsky)在心生羨慕的同時,不禁開始反思:美國能從中國抗疫中學點什麼。
今年8月青島啤酒節 市民暢飲啤酒狂歡 來源:IC photo
澳大利亞新聞網站「對話」(The Conversation)24日刊發了尤瑞斯基的文章。文章起始,尤瑞斯基就表達了對中國的羨慕之情。
「在中國,人們旅遊、下館子、上劇院,孩子們上學也不用擔心健康問題。」尤瑞雷斯基說,近幾個月,她的中國朋友與她分享了在中秋和國慶假期間四處旅遊的照片,「當時我很羨慕他們,現在更羨慕他們了,如今感恩節臨近,我們又該如何慶祝。」
儘管中國抗疫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尤瑞斯基表示,有很多美國人認為,中國人之所以能夠享受抗疫成功後的自由,是因為所謂的「威權制度」。不過研究中國公共衛生的尤瑞斯基立刻予以了反駁。
「我的研究表明,病毒在中國得到控制並非『威權政策』的結果,而是中國把健康置於首要位置。」尤瑞斯基表示,中國從十多年前的「非典」疫情中吸取了足夠的教訓。
尤瑞斯基認為,經「非典」一役,中國政府認識到了公共衛生對於國民安全的重要作用。在那之後,政府加強了對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的培訓,並開發了躋身世界最先進水平的疾病檢測系統。面對本次猝不及防的疫情,中國迅速調動資源,成功地在三個月內將本國疫情基本控制住。
除了在「非典」疫情中吸取的經驗,尤瑞斯基認為,中國在其他方面的抗疫措施同樣值得美國學習。
今年10月,青島居民進行核酸檢測 來源:澎湃影像平臺
在沒有安全或被證實有效的疫苗和治療手段前,中國依靠藥物之外的措施擊敗了疫情。比如通過早期檢測、隔離、治療和追蹤密切接觸者等手段,中國成功控制了感染源,並阻斷了病毒傳播渠道。中國要求民眾佩戴口罩、敦促人們通過洗手、家庭消毒、室內通風等手段保持衛生,在疫情期間實施居家令,並動員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進行大範圍的體溫監測工作。
尤瑞斯基還提到,「非典」疫情暴露了中國公共衛生體系的嚴重弱點,但中國及時彌補漏洞,對公共衛生體系進行了改革。相比之下,新冠疫情也暴露了美國公共衛生系統的缺陷,然而與中國不同,川普政府非但沒有積極應對,反而進一步破壞了公共衛生系統,比如大幅度削減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以及疫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下稱美疾控中心)的預算。這些做法極大削弱了美國對疫情大流行的應對能力。
「川普政府削減公共衛生基礎設施資金,等同於對美國民眾的健康撤資,是不應該發生的。」她補充道。
尤瑞斯基認為,美國還應該對自己的國際合作策略進行反省。她舉例稱,在「非典」暴發後,美疾控中心曾與中國建立了合作關係,疾控中心一度有10名美國專家在中國工作。但自川普政府上臺後,這些職位被大幅削減。到本次疫情暴發時,這些合作項目已經縮減到只有一兩名骨幹人員。
「我希望美國新政府能把公共衛生置於優先地位,」尤瑞斯基說,「擁有健康實際上是所有人的權利。」
如今臨近感恩節,美國疫情仍在持續惡化,日新增病例屢破紀錄。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5日下午12時25分,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12591225例,累計死亡259881例。
美國日新增病例走勢圖 來源: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相比之下,中國抗疫早已得到多方認可和稱讚,也曾收穫不少羨慕。
今年8月,當走出疫情的中國民眾「狂歡」時,法新社(AFP)用「(Wuhan Wave)」報導了「回歸正常生活的武漢人。」這一報導還得到了英國《衛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西方主流媒體接連轉載,不少外國網民表達了對中國的豔羨之情。10月10日,西班牙《世界報》也通過在華西班牙人的視角,點讚了中國的抗疫成就。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曾對中國「戰疫」給出這樣評價:「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做的貢獻,世界欠你們的。當這場疫情過去,希望有機會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謝武漢人民,我知道在這次疫情過程中,中國人民奉獻很多。」
來源|觀察者網 文/劉程輝
熱點視頻推薦��
��
原標題:《美學者:我渴望中國那樣的自由》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