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關於東帝汶的12個事實的歷史往事。
俄羅斯一位人士,對關於東帝汶的12個事實,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
儘管其鄰國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是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但是,東帝汶仍然是世界上生活成本較高,遊客訪問量較少的國家之一。
事實一、
聯合國承認東帝汶獨立超過25年後,它仍然是世界上大多數人未知的國家。
此外,甚至全球郵政系統也經常將帝力市(東帝汶首都)與德裡(印度首都)混淆,將包裹寄到錯誤的地方。
事實二、
對於遊客來說,這是一個生活成本非常高的國家。
儘管東帝汶擁有自己的貨幣,但市面上主要使用美元。在這個國家,遊客尋找廉價住房幾乎是不可能的。任何一家旅館,每天將花費至少50美元(約300多元人民幣)。
事實三、
儘管生活成本價格高昂,但是東帝汶還是第三世界國家。這裡的居民,平均月薪不超過110美元(約700多元人民幣)。
該國將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即使在首都帝力,失業率也很高(約50%)。
因此,在東帝汶,沒有像俄羅斯這樣,出現從鄉村到首都的移民熱潮。
事實四、
東帝汶的官方語言,是葡萄牙語和Tetum語。而該國廣泛使用的語言,是非官方語言印度尼西亞語。
在東帝汶,幾乎所有電視臺,都印度尼西亞語播出節目。學校也教學這種語言。
事實五、
東帝汶的人口約為130萬。隨著難民的返回,該國人口迅速增長。
這個國家的居民,分屬幾十個不同的部族。最常見的部族是Tetum,Mambai,Kemak,Davan,Tokodede等。
事實六、
在歷史上,葡萄牙人於1515年來到東帝汶。
在接下來的460年中,葡萄牙控制了該島的東部,而西部則由荷蘭人控制。葡萄牙人主要擁有沿海地區,而在山區則影響最小。
1702年,葡萄牙正式將東帝汶併入,並命名為「葡萄牙帝汶」。
1975年,東帝汶宣布從葡萄牙分立,後來得到了聯合國的承認。
由於歷史原因,葡萄牙今天對東帝汶的社會文化,生活傳統有一定的影響。
事實七、
該國為熱帶氣候,12月至4月為雨季,5月至11月為旱季。
在雨季,平均溫度在29-35攝氏度之間變化。在乾旱季節,溫度範圍為20至33攝氏度。
事實八、
東帝汶的國家旗幟,僅在2002年才獲得官方正式批准,但是自1975年以來就一直使用。
東帝汶的國家旗幟,黃色三角形代表該國的歷史。黑色三角形代表困難。紅色代表為克服困難而鬥爭。星形代表光明的指引。
事實九、
儘管許多歐洲國家,正在遇到人口老齡化問題,但是東帝汶卻並非如此。
這個國家的出生率很高,平均每個婦女大約生育6個小孩。
所以,該國大約41%的居民,是14歲以下的兒童。
大約20%的居民,是15至24歲的年輕人。大約30%的居民,在25-54歲之間。
事實十、
在這個國家,成人識字率約為60%。這是一個很好的數據。
因為,在2000年代初,這一比例沒有超過38%。而在1975年,成人識字率僅在5%左右。
東帝汶國立大學,是該國的主要大學。
事實十一、
東帝汶的美味食物,有肉類,魚類,羅勒,豆類,玉米,大米,熱帶水果等。
東南亞和葡萄牙的飲食風格,對這個國家有較大的影響。
事實十二、
在東帝汶,大約80%的勞動人口,活躍於農村地區,主要產業是種植咖啡。
2012年,該國生產的咖啡數量,超過9000噸,在世界主要咖啡生產國中排名第40位。
另外,該國生產大量的肉桂。東帝汶的肉桂產量,位居世界前十位。
本文旨在發掘歷史,解讀歷史,以史為鏡,以史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