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紅燈區」,自然會聯想到兩個國家。泰國和荷蘭這兩個國家位於東方亞洲,西方歐洲。但由於東西文化的差異,兩國的「紅燈區」也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泰國最有名的「紅燈區」之一就是位於首都曼谷的「芭峰夜市」。之所以被稱為「夜市」,是因為該「紅燈區」隱藏在「夜市」中。剛開始去的時候,可能有點摸不著頭緒,實際上泰國的「紅燈區」隱藏在「夜市」的攤位之間,一進去就能馬上找到。
「紅色」在泰國是合法的,泰國人這個生意不公開,所以,世界各地的遊客習慣去泰國的「紅色」,那裡的氣氛,感覺東洋文化的含蓄的性格是,泰國的「紅色」半遮半掩,很多遊客都不一定尋找。
荷蘭的「紅色」是不一樣的,你是他們的首都阿姆斯特丹發現,運河兩岸的「紅色」幾乎遍布,完全是泰國的「紅色」一樣,半遮半蓋,而是直接大道邊盛開,一眼就看見,特別公開,周邊的普通住宅街,但真的充分開放。
但是,「紅色」本身是合法經營的產業,在荷蘭,而且比西方人開放和外向的文化的性質,因此荷蘭的「紅色」是泰國的一樣,故意開夜市,遊客專門尋找才能發現,荷蘭的「紅色」幾乎到處都是,遊客仿佛完全沒有必要非要找,便利店一樣經常公開。
那麼,你去過泰國和荷蘭旅行嗎?你在泰國和荷蘭去過他們的「紅燈區」嗎?你覺得有什麼不同?感覺泰國的「紅燈區」和荷蘭的「紅燈區」有區別嗎?今後,如果有機會去泰國和荷蘭旅行的話,試著走一走他們的「散步路」怎麼樣?歡迎大家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