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80後都聽過柯受良的經典歌曲,那種質樸的歌詞和朗朗上口的旋律讓它一度成為KTV必點歌曲,不過大家對柯受良的認識不僅僅是這麼點,他在許多臺灣電視劇和電影中扮演的大哥角色也是非常經典,形象,讓當時臺灣真正的道上大哥都專門去拜訪過他,覺得他演活了這個人物,非常貼近真實,可見其演技深厚了。
柯受良過世後他的兒子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柯有倫其實很早就已經接觸到社會,並且跟父親一樣對演藝事業充滿了熱情,不過不同的是他更喜歡唱歌。
年輕時候的柯有倫經常跟著父親一起去片場,看父親拍戲,他回憶的時候曾經感慨過,說父親吃的這一碗飯真的不好做,因為作為劇中人物需要或者是片場效果需要,演員都需要進行很多危險動作,尤其是飛車,炸車等等幾乎都是踩在生命線上在做事。那個時候的柯有倫就感到自己與父親不會走上同一條路了。果然有了特效以後演員們再也不需要這麼做了。
他跟周杰倫拜在了同一個師傅手下開始學藝,兩人從籍籍無名起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當年的他倆都是小眼睛,性格都很大大咧咧,而且他的家世相對周杰倫來說還要更好一點,那個時候的兩人經常會互相鼓勵、互相扶持。
後來柯有倫被索尼唱片公司看中了,並且籤約下來幫他出了許多新唱片,柯有倫身上的搖滾細胞被索尼公司挖掘出來,並進行了深入的開發。後來的柯有倫也一直都走著搖滾路線,收穫了自己的一批忠實歌迷。
也許很多中國內地的粉絲們對他不是太了解,因為大家更愛聽情愛之類的流行歌曲,但是凡是聽過他歌的人,都會被他的歌聲和裡面蘊含的情感震撼到,很多人都評價他是搖滾歌曲類目裡面的張學友,因為他唱每一首歌都非常用力,非常投入,用自己的感受來詮釋了每一句歌詞,所以粉絲們在聽到歌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他真實的感情,經常被他所打動。
他的才華在周杰倫出名以後也曾經展現在大眾眼前,比如本草綱目裡面的很多副歌和比較難的部分,都是由柯有倫來唱的,因為周杰倫相信他能夠演繹好這一部分。這種多年的信任也是非常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