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2016P&E展會上我們看到了很多自主品牌的身影,不僅僅是攝影包、三腳架等攝影附件產品,在鏡頭方面也有不少國內的廠商參與其中,長庚光學的老蛙鏡頭在展會上收到了不少影友的關注,我們也在第一時間對長庚光學市場部負責人範旭明先生進行了採訪,請他介紹一下老蛙鏡頭的情況。
長庚光學市場部負責人範旭明接受蜂鳥網編輯採訪
蜂鳥網:據我2016們了解目前老蛙擁有FX 15mmF4.0 WIDE MACRO 1:1 超廣角微距鏡頭、V-DX 60mm F2.8 MACRO 2:1倍超級微距鏡頭、STF 105mm F2.0 (T3.2)中長焦散景人像鏡頭以及ZERO-D 12mmF2.8這四支鏡頭,請問這四款鏡頭是出於怎樣的考慮設計發布的?
範旭明:首先我們分析了攝影市場,如果我們開發一些常規的鏡頭和大廠或知名廠商正面衝突,搶佔市場的話肯定是必敗無疑的,不然就只能走低端,低價格的路線,那樣會進入惡性循環,最終會和其他國產鏡頭和國產品牌一樣被淘汰掉,所以我們換位思考,分析了攝友的需要,同時也找出大廠的縫隙,可謂是劍走偏鋒,另闢蹊徑的策略來考慮市場的。
比如我們的60mm的2:1微距,彌補目前市場上1:1微距的不足,省去了接圈的麻煩,能夠自由切換低倍和高倍的需要,同時,我們考慮到微距攝影,手動較多,非常適合我們去爭取這個市場。
15mm超廣角微距,也是結合攝友的需要,從他們那裡取經,根據他們的需要開發的非常具有震撼力的微距頭,拍出前所未有的效果,當然,我們在此基礎上,還加了普通廣角頭的功能,這樣就區別於很多攝友自己DIY的廣角微距了,我們的15mm廣角微距頭,不僅僅是性能好於他們的DIY鏡頭,而且可以拍攝風景,建築,做到完全可以掛機了。
因為人像頭市場巨大,可以說各家都有類似焦段,高、中、低規格都有,價格拉的很開,我們如果不假思索的去開發這個常規焦段人像鏡頭,就會被淹沒在他們之間,我們沒有品牌效應,加上國產的身份,要想打開局面,可想而知。因此,我們分析了市場,大家拍攝人像,不僅僅需要焦內好,色散好,還需要焦外柔美,通過分析調查,最後我們開發這款B-Dreamer 105mm,F2鏡頭。它採用了STF技術,實現了焦內高性能,色散做到極限級別的控制,因為有STF的效果,焦外好於市場上非STF的傳統鏡頭,焦內可以媲美任何一家近似規格的人像頭,經過這段時間的市場反饋,效果也和我們預期一樣,影友們反響非常好,尤其在海外,都在等待我們出貨,目前正在全力供貨!
12mm,F2.8這款鏡頭,也是我們向全世界發出一個信號,展示中國光學設計實力的鏡頭,大家都知道,鏡頭設計最難的就是廣角了,需要克服畸變、色散、還有需要控制體積,更重要的是需要考慮到加工能力,我們開發的12mm,並且光圈是F2.8,就目前來說,是世界上最廣的大光圈鏡頭,而且實現了近乎零畸變的效果,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體積的控制,非常小巧,可以安裝100mm方形濾鏡,別的廠家14mm都需要150的方形濾鏡,可想而知,我們在這款鏡頭上所下的功夫之大了。
老蛙ZERO-D 12mm F2.8鏡頭配備100mm方形濾鏡效果
蜂鳥網:ZERO-D 12mm F2.8鏡頭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或者方法實現幾乎零畸變的效果的?
範旭明:很多人剛開始是不相信這個結果的,12mm,還是F2.8光圈,能保證性能已經很不容易了,就更不要說還需要將畸變控制到接近零了,而且小巧,好用,談何容易!我們為了達成這個效果,徹底分析了各家的廣角鏡頭,從理論上做了全面的研討,為實現零畸變,我們採用了2片超大口徑非球面的鏡片,為了控制色散,採用了3片ED鏡片,總計16片鏡片,可謂是用料奢華,除此之外,我們為了確保高性能,採用了2組浮動組來配合對焦,也就是常用的微距鏡頭設計理念來設計廣角鏡頭,是前所未有的設計理念。也只能這樣,才能保證超大廣角,大光圈,近乎零畸變,小巧,高性能集於一身的亮點,期待量產出來,讓大家一起來見證這一不可能的奇蹟吧!
蜂鳥網:我們在官網和咱們的網上商城看到目前只有三款鏡頭在售,而沒有ZERO-D 12mmF2.8這支鏡頭,請問這支鏡頭的上市時間大概是什麼時候?價位是多少?
範旭明:量產計劃本來預計在6月份,但是為了保險起見,可能要到7月份才能面世。價格還沒有最終確定,但不會很離譜的,會在合理的範疇。
展臺上展示的老蛙鏡頭
蜂鳥網:現在的無反相機普及率越來越高,請問會針對微單相機發布相應的鏡頭嗎?如果有計劃大概是在什麼時候?
範旭明:隨著無反相機市場的不斷擴大,我們肯定會參與的,最快年底可能有無反鏡頭推出,以後會有更多的鏡頭陸續推出的。
蜂鳥網:請問今後的鏡頭發展方向是怎樣的?有沒有研發變焦鏡頭的計劃?
範旭明:我們的手動頭,應該以廣角,特色人像頭,以及高性能微距頭為主,當然,其他領域的鏡頭,我們也會涉足,變焦鏡頭要根據市場需要,也會考慮的。
感謝範旭明先生為我們介紹了老蛙鏡頭的情況,也希望在今後老蛙能研發更多鏡頭帶給廣大影友們。
蜂鳥網專題報導(PC端|移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