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近日,由上海、深圳、常熟、成都、甘肅、新疆、雲南等近40家旅行社組成的徐霞客中國旅行商商會一行來嵐踩線。旅遊從業者齊聚一堂,共謀業態發展,暢談旅遊未來,積極為平潭旅遊業發展建言獻策。不少旅行社代表紛紛表示,期盼通過旅遊戰略合作,牽起與各地的互通路線,打造更具影響力的平潭IP。
深圳中信國際旅行社總經理 王英姿
講好故事 推動平潭文旅融合發展
這是王英姿第一次踏上這片海島土地。在來平潭之前,她在網上查閱了很多關於平潭的資料,而真正讓她倍感期待的,則是盼望已久的平潭高鐵開通。
在王英姿看來,高鐵開通對平潭意味著將帶來重大的經濟效益。「廣東作為一個主要的客源地,高鐵開通後,將會給平潭帶來更多的旅遊資源。」平潭的「藍眼淚」,白色沙灘,青色石厝,碧海藍天,都是當地特有的風光。王英姿表示深圳中信國旅也將和平潭旅行社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係,促進兩地旅遊資源共享,帶活兩地及周邊省份的旅遊市場。同時,王英姿更希望深圳的創新精神能夠在平潭旅遊中得到發揚。
平潭作為全國第五大島,在大力宣傳旅遊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要講好平潭文化故事。王英姿認為,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使旅遊的品質得到提升,旅遊使文化得以廣泛傳播。通過文化和旅遊的融合發展,文化可以更加富有活力,旅遊也會更加富有魅力。
「平潭有豐富的戲曲資源,包括閩劇、詞明戲,還有大型舞臺劇《平潭印象》,這些都是海島文化的魅力所在,也都是平潭的獨特之處。」王英姿說。
江蘇常熟交通國際旅行社董事長 趙念初
好的旅遊資源需要好的「吆喝」
早在兩年前,趙念初就來過平潭。在距離江蘇常熟將近870多公裡的東南海島上,趙念初感受到與江蘇迥然不同的旅遊資源,海島上的山湖草木,海蝕地貌,奇巖怪石,石厝遍布……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趙念初看來,高鐵解決了兩地間來往不便的距離和時間問題。「方便周邊省份遊客來嵐,也提升兩地之間周末遊的出行率。」 趙念初說。
常熟地處江南水鄉,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而得名「常熟」,更是蘇州市的一座千年古城。
當歷史文化名城遇上原始天然的海島風情,褪去精心雕琢的旅遊業態,尋找島上「會唱歌的石頭」,追尋浪漫的「藍眼淚」,邂逅一段塵封千年的殼丘頭遺址,解開海洋文明的變化發展……這些對江蘇以及周圍地區的遊客來說,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景點要能留得住客人,關鍵是要讓遊客有參與感。趙念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能夠開發或者加增一些提升公眾參與性與體驗感的項目,將會把遊客「多留一天」,從而慢慢地把更多遊客留下來。
「酒香也怕巷子深」,趙念初說,旅遊發展離不開當地的政府的「勤吆喝」,吆喝多了,了解的人多了,遊客自然也就多了。
上海凌海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伯清
用飲食文化把上海人請到海島來
從一個旅遊大都市引流到一個尚在起步的旅遊海島,陳伯清有自己的堅持。
不管是王安憶筆下「有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感動」的上海弄堂,還是蘇軾筆下「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西湖,亦或是李白筆下的「煙花三月下揚州」,長三角地區都是中國人心馳神往的旅遊勝地。上海旅遊區域服務輻射度不斷提高,購物體驗度不斷增強,文化標識度不斷展現,已初步成為國際化元素集聚,商旅文融合發展的上海時尚新地標。因此,在陳伯清看來,把上海的客人「送到」平潭是很有意義的,對於平潭而言,這是重要的一步。
「飲食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相近的口味更能拉進遊客的距離,讓遊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了解背後的文化,從而能帶給遊客豐富的體驗。」陳伯清說,上海口味相對清淡,講究脆嫩、爽口和鮮美,喜歡甜食,與平潭的飲食習慣接近。陳伯清已經來過四次平潭,是甜而不膩的「天長地久」,做法獨特的「一團和氣」,口味豐富的海鮮大餐,都讓他從心裡認可這座海島上的一羹一飯。
高鐵開通在即,陳伯清表示看好平潭。「雖然起步晚,但是勢頭足,相信平潭會發展得越來越好!」陳伯清說。
江蘇常州青年國際旅行社總經理 高峰
交通築旅 條條大路通平潭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交通都是重中之重。」高峰說。
曾經是一艘船,牽起平潭與內陸的聯繫;後來是一座橋,搭建出國際旅遊島的美好前景;而後,又有一艘大船,把兩岸情緣渡海傳遞;再來,將會有呼嘯飛馳的動車,把平潭與祖國各地緊密相連。
「此次的活動,正是因平潭動車即將通車才選定的日子,因為我們都知道,交通越發便利,代表著城市旅遊吸引力的提升。」高峰說,平潭公鐵大橋的建成,對平潭乃至周邊地區的旅遊拉動力都是巨大的。
高峰透露,已經有許多旅遊從業者都摩肩接踵想要搶佔先機,與平潭發展旅遊線路來往。
「平潭有很好的旅遊發展潛力外,今年大環境所造成的出國遊不便,讓許多遊客都把目光轉向了國內,那麼我們傳統旅行社就一定也會在國內旅遊上加大研發力度,加大挖掘力度,求新求變,做出讓遊客滿意的產品。」高峰有信心,平潭的旅遊業能讓各地遊客滿意。
雲南省天虹國際旅行社董事長 洪波
向海出發 從內陸向海島架起彩虹橋
「每一個雲南人都有大海夢。」洪波說。
雲南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在祖國56個少數民族裡,雲南獨佔26個少數民族,濃鬱鮮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一道道靚麗的旅遊路線。
雲南屬於內陸,而平潭作為東南沿海一座正在興起的國際旅遊島, 「雲南-平潭」的旅遊路線一經推出就吸引了許多人。美麗的洱海在雲南大理蒼山腳下,是大理白族人民母親湖。很早以前,當地白族人從來沒見過海,由於白族人嚮往大海的原因,就把這座高山湖泊命名為海。
回憶起從大橋上一路往島內行駛的情景,洪波心情非常激動。「平潭有美麗神秘的『藍眼淚』,非常吸引人,希望有一天能追『淚』成功。」 洪波說。
在洪波眼裡,平潭的旅遊吸引力不容小覷。平潭在地址位置上得天獨厚,旅遊潛力無限。
「作為雲南人,非常嚮往海島,所以我們都在找有海岸線的旅遊。」洪波說,原來的旅遊規劃路線集中在福州、廈門周邊,自從她認識了平潭這座旅遊島後,就計劃著把福州作為旅程路線中的輔助部分,把平潭作為旅遊觀光重點,加深旅遊體驗度。
洪波表示,要想發展旅遊,必須大力解決交通的問題,而隨著平潭高鐵通車,將會帶來更多的遊客與流量。
山東泰山誠之旅國際旅行社總經理 徐娟
平潭 「國際範」成為旅遊吸引力
作為旅遊大省,山東人,既喜歡開門迎客,卻也愛好週遊各地,賞萬般風情。徐娟第一次來嵐,就對平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無論是從文化歷史、地理地貌還是美食人文,強烈的差異化,也成了兩地互為旅遊吸引力城市的可能性。
「石頭厝、奇巖怪石等,這都是我們那沒有的,針對我們山東的遊客來講,我覺得還是非常有可玩性的。」徐娟說。
而平潭,以國際旅遊島為定位,也讓徐娟滿懷信心。「不僅如此,我看到平潭作為自由貿易區的定位,在兩岸貿易方面有自己的優勢。嵐臺文化也十分引人注目。」在徐娟看來,平潭的「國際範」勢必會成為一種旅遊吸引力。
「之前,我們關注到福建,多是廈門、武夷山、福州這類耳熟能詳的城市,平潭還沒有成為旅行線路之一。」徐娟告訴記者,接下來,會在「福建遊」的基礎上,將平潭的海島風光作為亮點,呈現在宣傳圖冊中。
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也是城市的「臉面」。在徐娟看來,做好旅遊發展的第一步,正是完善基礎設施。「旅遊城市發展的好,一定要形成一系列配套,並且滿足各種層次的需要。」徐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