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祖孫二人燒鍋臺煮餚肉為年夜飯添道菜,兩歲小孩也忙年

2020-12-24 國影村像

2018年2月15日,農曆臘月三十,丁酉雞年的最後一天,家家戶戶在忙年,今日一大早,山東德州齊河的趙大哥家便開始張羅年夜飯,城裡的兒子媳婦回家歡聚一堂,兩歲的小孫子也不閒著,來到家裡的灶臺邊幫忙添柴火煮餚肉。

像這樣的鍋臺在農村基本每家都有,但在城裡幾乎一次也見不到。燒的柴火是自家地裡的玉米秸稈、木頭,還有玉米剝完粒剩下的用來燒火的俗稱「棒槌骨頭」的東西。

奶奶在一邊切菜,邊切邊跟媳婦聊天,其樂融融。

兩歲的小孫子也閒不住,見媽媽、爺爺奶奶都在這個屋,他也跑來湊熱鬧,拿起小鏟子便開始幹活。

爺爺過來往大鍋裡加一些材料以便煮的更香。

他從出生就一直生活在城裡,才兩歲,所有的見識加起來也沒今日所見之新鮮,看他正模仿爺爺的樣子在灶臺邊準備往裡送木頭。

爺爺看到後抱起孫子,手把手教他怎樣往裡放柴火,場景非常有趣,對於這個兩歲的小寶寶來說,是人生中第一次燒鍋臺吧!

趁爺爺不注意,這個兩歲的小寶拿起一根長長的木棍往爐子裡放,放完之後特別開心,也算體驗了一把純正的農村生活。

對於老人來說,兒孫滿堂,全家安康便是最大的幸福。在除夕這一天,在外工作的孩子們無論多忙,只要有時間就回家團圓,與家人一起吃個年夜飯,也是對老人們最大的孝順。

除夕夜就要來了,你們都忙了些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與大家交流,共同攜手跨年!

相關焦點

  • 年夜飯燒這道菜,必定紅紅火火!
    前幾天小編去吃了一家茶餐廳(感興趣可以看下之前有發過推薦哦)被一道菜迷住了,用簡單的食材做創意的菜,而且味道很贊,如果在年夜飯燒這道菜,一定很受歡迎!做法:需要準備的食材:茄子、五花肉、蔥、姜、澱粉1.將五花肉切成肉末,連同蔥薑末、鹽、雞精順時針攪拌均勻入味2.將茄子一切為二,放上兩根筷子,直刀切到筷子處,一個切六七刀,不要切斷3.一個個夾縫裡塞入肉餡4均勻的裹上澱粉5.熱鍋,入油,燒至六成熟,把茄子下入鍋中炸,炸熟即可撈出控油6.鍋中留底油
  • 您留杭過年,我為您加菜!上城發起「為年夜飯添道菜」慈善眾籌,讓留...
    怎麼讓留下來的人在杭州過個暖心年?1月12日,上城區發布「為年夜飯添道菜」慈善項目,將為該區的困難家庭人員、高齡獨居老人和春節期間留在上城區的外來務工人員,以上門分發年夜飯禮盒的形式,將具有杭州風味的年菜分發給他們。為什麼要發起「為年夜飯添道菜」項目?年夜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每當過年時,大家最期待就是能吃上一頓溫馨的年夜飯,享受家的溫暖。
  • 【名品知味】 鎮江餚肉
    兩人忙去看蹄膀,醃的倒很板扎,肉色發紅。怎麼辦?吃吧,怕有毒,丟吧,捨不得。想了半天,女的說,多用清水泡泡,男的說,多用小火燜,把毒拔淨。兩人把醃過的蹄膀泡了又泡,洗了又洗,煮了又煮,從打洋忙到天亮,店裡瀰漫著一股特別的香味。早上店門一開,香味傳到了四鄰八舍,個個都跑來打聽煮的是什麼菜。有個白鬍子老頭指著煮好的蹄膀就要買,女的急了,忙說:「那是硝肉,不是當菜的。」
  • @江蘇人,哪道菜是你家餐桌上的年味擔當?
    過年招待客人,必須要準備八大碗,而八大碗裡最硬的就是 " 頭道菜 "。小鄧說:" 頭道菜,又叫肉皮雜燴,無膘不成席,號稱『江北頭道菜』,從小吃到大。過年的時候,這道菜是第一個上桌的。" 鮮嫩的魚湯,配上豬皮、木耳、火腿," 頭道菜 " 香味撲鼻。
  • 那些年除夕的年夜飯
    年又近了,閒散的我,此時總會浮想聯翩,會想起那些物資匱乏年代除夕的年夜飯,想起蘿蔔圓子、和氣菜。從屋子裡飄來誘人的香味,那是多麼久沒有聞到過的香味,春寶和弟弟們一窩蜂跑回屋裡,母親已經把燒好的飯菜端到桌上,一瓦鍋蘿蔔燒肉、用紅蘿蔔絲和豆乾絲炒的小炒。還有一小盆豬心肺粉絲湯,米飯是純白的,沒有加菜煮。孩子們高興地說今天不吃菜飯了,許久沒有開葷了,今夜家裡能吃到這麼好的飯菜,他們狼吞虎咽,個個吃了個肚兒圓。母親在一旁替孩子們添菜,自己卻吃得很少,透過昏暗的燈光看見她的雙眼掛著晶瑩的淚花。
  • 實拍山東農村年夜飯:7個人10道菜,沒有大魚大肉,卻有平安幸福
    不知道大家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吃的什麼好吃的?是不是準備了一個月的各種硬菜都上了個遍?個個吃得撐得走不動道?我了很多網友朋友曬出了自家的年夜飯:有的家庭做了整整56道菜,滿滿的好幾桌子,葷素搭配,各種硬菜;也有的小兩口曬出的新婚第一個春節,三菜一湯的標配,搭上一瓶紅酒,溫馨浪漫。
  • 12道年夜飯12道菜,年前來一遍,年夜飯,過年招待親戚朋友都有了
    我不僅會做火鍋,我還會做很多,大家好,我是唯有美食你過兩天就是春節了,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格外的忙,這幾天一直在買菜和過年需要的東西,家裡農村的,每年除了年夜飯以外,從初二開始待客,一連得弄好幾天,有時候一桌,有時候兩三桌,一個人做,提前幾天就開始做準備了,然後每天上午得足足的忙碌一上午,忙完了,就只剩滿桌狼藉了
  • 盤點我家年夜飯上桌率最高的幾道菜,幾十年不變,都是家的味道
    除夕之夜,忙碌了一年的人們歸心似箭,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為的就是一頓象徵團圓的年夜飯,一家大小共敘天倫,年夜飯已經成了團圓、歸家、血脈的最直接代表,在各自的屋簷下一年又一年重複著年夜飯的故事,而這一刻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時光。
  • 記憶中的鎮江年夜飯:濃鬱的鎮江年味撩人到如今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月窮歲盡」,除舊迎新,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記憶中,那種讓人久久縈繞心頭的年味兒,一天一天地濃鬱起來,在各處飄灑彌散開來。院子裡各家的主婦們開始燒煮烹飪,熱氣騰騰,香氣四散,爆(燻)魚、蛋餃、白切肉、鹹肉、香腸、肉餡麵筋、糟魚糟肉……,不一而足。
  • 給年夜飯添道菜,幹炸牛肉丸子,焦香四溢,幹吃燉菜涮火鍋都行
    給年夜飯添道菜,幹炸牛肉丸子,焦香四溢,幹吃燉菜涮火鍋都行!
  • 推薦:年夜飯必備的30道吉祥菜!
    「醃篤鮮」是道家常菜,上海人常在開春的時候吃,民間傳說可以常食此菜可以增加對病毒的抵抗力。其實從字面理解這道菜的原料和做法也很簡單:「醃」就是指鹹肉和火腿;「篤」就是上海話「燉」;「鮮」就是指鮮肉和鮮竹筍啦!
  • 分享在四川年夜飯的第一道菜,家家戶戶都是這道菜,沒有其他選擇
    說起年夜飯,按照傳統,必須是全年最為豐盛的一桌菜,喜愛廚藝的朋友,都會想盡辦法,讓自家的年夜飯精彩豐富,燃爆朋友圈。 在我們四川,年夜飯的上菜順序是非常有講究的,還記得我小時候,都是男人圍坐一桌,女人和小孩一桌,因為男人基本上都要喝酒,家裡通常是老媽帶領家裡的女性在廚房做菜,第一波菜上了以後
  • 揭秘大廚們的隱藏菜單,年夜飯這道菜只留給家人
    「醃」,指的是鹹肉;「篤」,為小火燉;「鮮」,是新鮮的的肉和筍,通常醃篤鮮還會加入百葉結。根據家裡人的喜好,我會選擇精瘦的鮮腿肉和口感更厚實冬筍,還會加入過年都會吃的蛋餃,煮上熱氣騰騰的一鍋,食材豐富,湯白汁濃,夠一大家子一起吃。這道菜雖然非常常見,但團圓飯有了它才更有年味。
  • 山東人年夜飯吃什麼?這8道菜,葷素搭配,寓意吉祥,這才是年味
    這8道菜,葷素搭配,寓意吉祥,這才是年味 春節在民間也叫過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過年期間,相信大多數的地方都是很講究的,比如我們山東,除夕年夜飯要全家人一起吃餃子,大年初一要給家裡的長輩磕頭拜年,從初一到十五都到去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祈福吉祥,希望來年團團圓圓、吉祥如意、財運滾滾,討個好彩頭。
  • 廣東人的年夜飯,餐桌上一定有這3道菜!
    不知道你們是否已經忙著準備大掃除和年夜飯?反正我家已經開始忙起來了~媽媽列出一長串年夜飯食譜,比如白切雞、發財豬手、清蒸魚、白灼蝦等等,這都是我們廣東人餐桌上常見的菜,有沒有流口水?《舌尖上的新年》有這樣一段話:「年味越來越淡,只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飯失去了吸引了......母親每到過年就抱怨:吃什麼呢?你們想吃什麼呢?兒女們都說隨便,您隨便做。只好年年依舊」。
  • 雲南人的年夜飯菜單,看看你最愛吃哪道菜?
    1、炊鍋炊鍋是昆明人年夜飯中最熱鬧的一道菜,傳統的炊鍋燒的是慄碳,鍋內的火越燒越旺,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地享受著暖心又暖胃的美食,預示著來年紅紅火火。昆明傳統炊鍋應五色齊備,既色香味俱全,又是一道冬天裡的溫暖佳品。
  • 五花八門的京城年夜飯 有圖有價有菜譜,編著編著就餓了
    當我拿到眉州東坡的年夜飯菜單時,我覺得年味已經撲面而來,每道菜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比如兩吃基圍蝦叫「招財進寶」、 家常海參為「福如東海」、東坡肥牛則是「牛氣沖天」,東坡肘子起名為「大福大貴」、蔥香四寶蔬則是祝大家「青春永駐」,就連三鮮鍋巴都命名為「遍地黃金」,最後一道花式果拼起名為「錦繡前程」,吃到此時,祝願滿滿。
  • 年夜飯添道菜,不油炸不燉煮,蔥油雞這做法簡單美味,清香不油膩
    年夜飯添道菜,不油炸不燉煮,蔥油雞這做法簡單美味,清香不油膩!年越來越近了,天天想著年夜飯的菜單,如今不同往日,大家不再要求大魚大肉,而是儘量少油少鹽、吃得健康!之前的菜譜中跟大家分享過電飯鍋蒸雞,很多人都擔心電飯鍋沒有水分會糊鍋,或者蒸出來的雞肉不入味,那麼今天這道蔥油雞,就不存在那麼多顧慮了,而且成品香氣四溢,味道、口感一點兒不輸於白斬雞,今年的年夜飯這道菜必做!
  • 為保護祖孫二人安全 他倆用身軀遮擋馬蜂被蟄傷
    9月27日下午,湘潭市湘潭縣分水鄉曉衝村一祖孫兩人誤入馬蜂危險區域,險被馬蜂蟄傷,幸得在處置現場執勤的一名鄉鎮志願消防隊員、一名駐村輔警上前喝止,並用身軀幫忙遮擋馬蜂,祖孫兩人未受傷害,但導致鄉鎮志願消防隊員肖斌和駐村輔警方棟炎全身多處蟄傷、紅腫,送往醫院救治並無大礙。
  • 「鎮江三怪」之第二怪---鎮江餚肉
    餚以豬豚為之,先數月,漬以鹽,使其味略鹹,色白如水晶,切之以塊,於茗飲時佐之,甚可口,不覺其有脂肪也。」《鎮江市志》同樣也有著這樣的記載:「早晨吃『冷肉』,也就是水晶餚蹄,佐以香醋、薑絲,更是鎮江獨有的習俗。餚肉的來歷,據說跟「張果老」有關。坊間流傳著他「聞香吃餚肉」的趣事。不知真假,且當故事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