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說秦軍長矛6米多長了!還原被《復活的兵團》誤導的秦代長矛

2020-12-15 冷兵器研究所

兵馬俑坑中出土了一些秦代的矛頭,這些矛頭的形制與戰國末期北方地區常用的矛頭相同,長度在15cm左右。這種矛頭外觀平直,略顯寬扁,截面為菱形,刃部刻有血槽。骹較短,上有圓孔,截面為橢圓形,內部的空腔深至鋒端。

▲秦代廣衍銘青銅矛

秦俑坑出土的矛頭多為青銅矛,鐵矛僅有一件。戰國末期的時候,諸侯軍隊的鋼鐵武器已經普遍出現,而經過秦代十幾年的發展,秦軍鐵兵的裝備量應該更大。之所以兵馬俑坑中少有鐵器出土,有人認為是鐵器較為低廉,不足以與始皇帝的身份相配的緣故。

▲軍事博物館中國古代軍事文物精品展戰國鐵矛頭

秦代的矛以木柄居多,僅有少量矛使用積竹柄。由於秦俑坑中沒有出土完整的長矛,因此無法得知秦代長矛的具體尺寸。秦俑坑出土過兩根木桿,一為4.3米,一為6.7米,曾經有不少人認為這是秦軍使用過的超長長矛的柄,但這種看法是有問題的。 《考工記》中認為,長兵的長度不能超過人身高的三倍,否則使用起來就不方便了。

國內出土過不少先秦時期的連柄長矛,長度都小於5米。如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國大墓中曾出土十根銅矛,長3.8~4.2米;長沙瀏城橋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過兩根銅矛,分別長2.8和2.97米;隨縣擂鼓墩戰國初期曾侯乙墓中出土過若干連柄長矛,長度在3.2~4.4米之間。

長矛的柄如果太長的話,士兵操作起來會很吃力,希臘人曾經使用過7米左右的超長矛,但實用效果並不好。中國也有過超長槍,如宋代的拐突槍、拐刃槍、守城抓槍,長度都在8米以上,但這幾種槍都是守城用槍,作戰時候可以架在城防設施上使用,與步騎兵使用的武器不同。

▲荊門楚墓出土的帶柄長矛

另外,秦俑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長柄武器,包括矛、鈹、戟等等,大部分武器的柄均不超過4米。以鈹為例,秦俑坑中的連柄銅鈹通長在2.8~3.82米之間,鈹與矛同屬長柄刺擊兵器,兩者的長度應該相差不遠。從這些數據來看,秦代長矛的長度應該不大於5米,在3~4米左右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現在一般認為兵馬俑坑中的木桿屬於儀仗用矛的柄或者旗杆。兩件木桿裡,6.7米的木桿出土時已經斷為兩根,一根長250cm,一根長345cm。也有人認為它們本身便是兩隻相鄰的柄,而非一根木柄斷成兩截。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秦俑坑中的這些矛頭並非矛頭,而是戟刺。秦代的戟為戈矛聯裝而成,戟刺與矛頭外觀相同。秦俑坑中出土了不少長兵器,有矛、鈹、戟等,其中戟和鈹出土時均伴有鐓,唯獨長矛僅有矛頭出土。因此有人認為,秦俑坑出土的這些矛頭實際上是散落的戟刺,所以秦俑坑內才會出現有矛頭無矛鐓的情況。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滾滾,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復活的軍團:秦軍的長矛6米長!行了別鬧了
    復活的軍團:秦軍的長矛6米長!行了別鬧了文/天天開心聊文化不知道大家對於秦代的武器有什麼樣的認知呢?當時的矛的柄一般都是用木頭做的,只有很少是用竹子製作的,所以很遺憾的是,在俑坑中並沒有完整的長矛能夠出現,所以我們也沒有辦法知道他們的長矛具體的尺寸到底是多少,不過這裡卻出土過兩根木桿,一根長4.3米,另外一根是6.7米。有的人認為,這可能是裝在長矛上的,所以就有了秦軍的長矛有6米的說法。
  • 《大秦文公》蘭州首演 「復活的秦軍兵團」亮相
    《大秦文公》金城首演 「復活的秦軍兵團」亮相演出現場。昨晚的演出也是該劇捧獎後首次亮相金城舞臺,大氣蒼涼的舞美,以及儼然「復活的秦軍兵團」的秦兵出徵場景,無不讓觀眾耳目一新。
  • 古代四五米的長矛咋實戰?用好腰力和甩屁股是關鍵
    還有讀者有這樣的疑問,古代那些記載四五米長,乃至六米左右的長槍,普通人只能駕馭得了嗎?會不會是只能舉著站隊而已,已經沒有格鬥能力了?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說一下這個問題。那麼官造長杆應該多長呢?最有代表性的還是滿清的《皇朝禮器圖式》卷十四裡的健銳營長槍,其通長一丈三寸,刃長九寸。按照營造尺來算,就是通長329.6cm,槍頭刃長28.8釐米。
  • 《刺客信條奧德賽》長矛怎麼升級?長矛位置及升級方法介紹
    《刺客信條奧德賽》長矛怎麼升級?長矛位置及升級方法介紹 刺客信條奧德賽長矛在哪裡?
  • 《仙境傳說ro》象牙長矛怎麼獲取 象牙長矛獲取方法介紹
    導 讀 仙境傳說ro手遊象牙長矛獲取辦法詳解由九遊小編為大家帶來,象牙長矛作為遊戲後期武器類的神器級裝備,仙境傳說ro手遊象牙長矛怎麼獲得?
  • 《逆戰》虛空長矛有什麼特殊效果 虛空長矛功能作用詳解
    導 讀 《逆戰》遊戲中,「虛空長矛」是許多玩家都具備的一個戰鬥武器。遊戲中,「虛空長矛」有什麼作用?
  • 兵馬俑的故事:30多年前秦軍兵團「復活」
    專題: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     >>>點擊進入國內頻道   1974年發現碎片 1978年首次挖掘 歷史的面紗正被一點點揭開——兵團
  • 塞拉西亞會戰:馬其頓薩裡沙長矛與斯巴達超長槍的對決
    後者拋棄了斯巴達人傳統的2~3米長槍,換裝了長度達到5~6米的薩裡沙超長槍,同樣以馬其頓方陣的方式作戰。於是卡利科斯和他最為根正苗紅的馬其頓方陣士兵們,正在被一群仿效他們的敵手逐漸打敗。▲考古發現的薩裡沙長矛矛頭實物馬其頓方陣這一作戰形式的出現要追溯到腓力二世時期。這位馬其頓的中興之主曾經一度到希臘軍事強邦底比斯充當人質。
  • 15世紀歐洲歷史上的「瑞士長矛兵」!
    瑞士兵使用的長矛雖然很普通,但經過長期發展,這種瑞士長矛逐漸成為一種民族性的武器,其長20英尺。矛的端部有三英尺長的一段用鐵製成,以防止它被敵人的砍刀或戰斧砍斷,在戰時,方陣正面的數排長矛兵形成密集的長矛彈幕,敵軍基本無法突破,除了前排的士兵為了防止被攻擊配有胸甲,大部分瑞士士兵連鎧甲都沒配。
  • 古希臘城邦的標配長矛之中,斯巴達最短威力卻驚人
    引言:古希臘採用的武器多為長矛,也是單兵矛,同時這也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使用長矛的國家。相比之下,古埃及的長矛多用於陣型博弈,沒有演變為單兵採用的長矛,同時中國也沒有針對單兵設計過長矛,往往都是在陣型中採用,而出現單兵長矛已經是西漢晚期的事了。
  • 眾神腳步中長矛在哪
    18183首頁 刺客信條:奧德賽 眾神腳步中長矛在哪 眾神腳步中長矛在哪 來源:網絡
  • 小罐茶的「專利」,曼松的「商標」,堂吉訶德的長矛及其它
    堂吉訶德催動胯下瘦馬,挺起長矛,與想像中的巨人——磨坊風車做殊死決鬥。這一刻,唐吉坷德躁狂的腦海中,浮動的儘是中世紀騎士的英勇與榮光。可悲的是,現實中的堂吉訶德不過是一個耽於幻想、騎士小說讀多了的呆子,拉曼卻地方的一個落魄小地主。
  • 馬和長矛是標配,南美最能打的印第安人竟是馬普切人?
    ▲馬普切人的持矛勇士▲馬普切人在同西班牙人的長期戰爭中吸取了很多西班牙人的戰術,尤其是關於長矛的使用。早在阿勞坎人與西班牙戰爭時期,長矛就成了馬普切人的主要武器在潘帕斯草原地區,馬普切人熟練掌握了馬背上的作戰技能,長矛也隨著馬上作戰的增多而增長到大約3米長,並裝有從殖民者那裡繳獲的金屬製成的矛尖。
  • 仙境傳說RO手遊古城版本新增裝備斧錘長矛卡片詳情一覽
    導 讀 仙境傳說RO手遊斧錘長矛屬性是什麼?
  • 丟掉長矛 肯亞馬賽部落用GPS保護獅子
    丟掉長矛唯一不同的地方是,他們手裡拿著的不是長矛,而是GPS設備。 發布時間:2016-09-29 09:47:05 【編輯:翟璐】 丟掉長矛 肯亞馬賽部落用GPS保護獅子
  • 《權力的遊戲》灰蟲子匕首彎了,席恩長矛斷了,網友:二丫堅強
    席恩長矛斷了,他勇氣堪比詹姆,但卻命比紙薄,網友:二丫堅強。《權力的遊戲》灰蟲子率領無垢者大軍成為了臨冬城守衛戰的中堅力量,而身居前位的他,卻是很幸運的活了下來,看來彌桑黛的愛情力量真是不容小覷,網友也是直呼:秀恩愛的都成功活下來了,這讓狗糧成為了維斯特洛大陸炙手可熱的商品,而值得一說的是那把帥氣的可彎曲匕首,並沒有發揮出二丫那般關鍵性的作用。
  • 印度教徒長矛穿臉慶祝大寶森節
    印度教徒長矛穿臉慶祝大寶森節。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1日報導,大寶森節(Thaipusam)是印度教徒贖罪、奉獻及感恩的節日。為了向戰爭之神穆盧幹王(Lord Murugan)表達敬意,大多數參與者都在身上穿刺,有的甚至用長矛穿過臉頰。   參加這個節日慶祝的人多是虔誠的印度教徒,為表達對穆盧幹王的崇敬,他們除了頭頂奶壺或銅罐外,許多人會用長矛刺穿臉頰,肩膀上扛著可攜式祭壇,參加跪拜或跳舞表演。   除了印度外,東南亞其他國家也慶祝大寶森節。
  • 堂吉訶德的長矛刺向何方?
    但是西班牙人說,不,恰好相反,「吉訶德精神正是中世紀對抗文藝復興的最為絕望的鬥爭」。「他的盾牌掩護的是一個舊世界,他的長矛刺向的是一個新世界……」紀錄片《大國崛起》的第一集在講述了西班牙帝國的興衰後,以馬德裡西班牙廣場上的堂吉訶德雕像作結尾。
  • 不可能的,人家一樣會擺超長矛方陣
    社會中有專門的教師訓練土著戰士們使用長矛、短矛和匕首,在戰鬥中鼓舞士氣的藝術,以及非常重要的「斷骨藝術」即空手搏鬥,很多酋長兼職某一領域的教師,並成功聚集其勇士為他的事業服務。與慣用棍棒的其他玻里尼西亞群島土著不同,夏威夷人更喜歡使用以堅固的夏威夷寇阿相思樹木製作的超長矛作戰,這些通常尺寸達到六米左右的巨型長矛成為了夏威夷島上最受人尊崇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