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坑中出土了一些秦代的矛頭,這些矛頭的形制與戰國末期北方地區常用的矛頭相同,長度在15cm左右。這種矛頭外觀平直,略顯寬扁,截面為菱形,刃部刻有血槽。骹較短,上有圓孔,截面為橢圓形,內部的空腔深至鋒端。
秦俑坑出土的矛頭多為青銅矛,鐵矛僅有一件。戰國末期的時候,諸侯軍隊的鋼鐵武器已經普遍出現,而經過秦代十幾年的發展,秦軍鐵兵的裝備量應該更大。之所以兵馬俑坑中少有鐵器出土,有人認為是鐵器較為低廉,不足以與始皇帝的身份相配的緣故。
▲軍事博物館中國古代軍事文物精品展戰國鐵矛頭
秦代的矛以木柄居多,僅有少量矛使用積竹柄。由於秦俑坑中沒有出土完整的長矛,因此無法得知秦代長矛的具體尺寸。秦俑坑出土過兩根木桿,一為4.3米,一為6.7米,曾經有不少人認為這是秦軍使用過的超長長矛的柄,但這種看法是有問題的。 《考工記》中認為,長兵的長度不能超過人身高的三倍,否則使用起來就不方便了。
國內出土過不少先秦時期的連柄長矛,長度都小於5米。如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國大墓中曾出土十根銅矛,長3.8~4.2米;長沙瀏城橋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過兩根銅矛,分別長2.8和2.97米;隨縣擂鼓墩戰國初期曾侯乙墓中出土過若干連柄長矛,長度在3.2~4.4米之間。
長矛的柄如果太長的話,士兵操作起來會很吃力,希臘人曾經使用過7米左右的超長矛,但實用效果並不好。中國也有過超長槍,如宋代的拐突槍、拐刃槍、守城抓槍,長度都在8米以上,但這幾種槍都是守城用槍,作戰時候可以架在城防設施上使用,與步騎兵使用的武器不同。
另外,秦俑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長柄武器,包括矛、鈹、戟等等,大部分武器的柄均不超過4米。以鈹為例,秦俑坑中的連柄銅鈹通長在2.8~3.82米之間,鈹與矛同屬長柄刺擊兵器,兩者的長度應該相差不遠。從這些數據來看,秦代長矛的長度應該不大於5米,在3~4米左右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現在一般認為兵馬俑坑中的木桿屬於儀仗用矛的柄或者旗杆。兩件木桿裡,6.7米的木桿出土時已經斷為兩根,一根長250cm,一根長345cm。也有人認為它們本身便是兩隻相鄰的柄,而非一根木柄斷成兩截。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秦俑坑中的這些矛頭並非矛頭,而是戟刺。秦代的戟為戈矛聯裝而成,戟刺與矛頭外觀相同。秦俑坑中出土了不少長兵器,有矛、鈹、戟等,其中戟和鈹出土時均伴有鐓,唯獨長矛僅有矛頭出土。因此有人認為,秦俑坑出土的這些矛頭實際上是散落的戟刺,所以秦俑坑內才會出現有矛頭無矛鐓的情況。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滾滾,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