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日本懷石料理大揭秘,上菜順序及餐廳禮儀其實都有講究......

2021-12-23 樂活坂Plus

就如同上述所說,在茶事的懷石一般為三菜一湯,而一般的日本料理店則大多會增加菜餚、更動順序、推出獨家創新。出餐順序會依照店家而有所不同,這邊就列舉其中一種例子,從出餐順序一併了解用餐方法和禮儀吧。

和同桌的客人一起愉快地享用美食才是宴會的目的,所以不用想太多,除了了解禮儀外,看看當場的氣氛臨機應變也是可以的哦。

開胃菜(先付)是飲用一口美酒後,最初品嘗的料理。通常為蔬菜的涼拌料理、Namasu(魚肉、蔬菜細切後的醋拌料理)等,以清爽的料理居多。盛裝這些料理的是「折敷」,像盆子般的小碗或平坦的碟子,各個盛裝著不同的料理。每道料理都有調味過,就這樣直接品嘗。

湯品(煮物碗)會用附著蓋子的碗盛裝,由左手端著碗,右手打開蓋子。是當季魚類、蔬菜以及雞肉等的Sumashi湯(すまし汁(為昆布、鰹魚高湯稀釋後的湯品))。Sumashi湯(すまし汁)的重點就是高湯的味道,這道湯品能展現廚師的廚藝。

一開始先喝上一口湯,之後再品嘗食材。味道柔和的燉煮料理,讓人放鬆身心,記得將湯全部喝光哦!

用昆布包住生魚片(用昆布包住,讓魚片沾上鮮味和風味,不食用昆布)、使用暗刀切法更方便入口(盛裝時在看不到的地方切上幾刀),隱藏之處也都充滿技巧。前方為清爽的生魚片,建議從前方往後方品嘗。

烤魚是懷石料理的主餐,大多使用當季的白肉魚類,但最近也有使用和牛、鮑魚等貝類、伊勢蝦等甲殼類的店家。切開的魚片或許很方便吃,但應該有許多人無法將帶頭帶尾的魚片全部吃完。

面向魚片,通常以左邊魚頭、右邊魚尾的方式出餐。從魚頭到魚尾中間的部分有骨頭,首先以魚頭往魚尾的方向用筷子取下骨頭上的魚肉食用。接著用左手壓住魚頭,將筷子伸入骨頭和下方魚肉的中間取出骨頭,再將魚頭和骨頭放到盤子的後方,然後再開始品嘗下方的魚肉,接觸到魚片的手指就用桌上的溼毛巾擦拭。

也稱為箸洗的湯品,用小碗盛裝。洗去殘留在口中的食物味道,是為了下一道料理所準備的,記得將湯品全部喝光哦。

盛裝著多種海鮮類、蔬菜等。基本上是在20公分的正方形盆子內,裝著多種適合當下酒菜的山珍海味,最近也有使用圓形盆子的店家。裝飾、隔開料理的枝葉等也有無法食用的情況,不清楚時可以詢問店家,完全不用擔心失禮。食器色彩豐富外觀華美,一邊吃著料理,一邊喝著美酒享受吧。

將各個蔬菜稍微調味後一起燉煮的料理,大多是盛裝在有蓋子的碗內,將蓋子打開欣賞有美麗刀工的蔬菜後品嘗吧。

此時,需要地位較高的客人先打開蓋子後自己才能打開,打開時用左手支撐著碗,用右手慢慢地轉開蓋子,將蓋子內側上的水滴流進碗內,再用雙手拿著蓋子翻面放置在桌子上。食用完後把蓋子蓋回去,保持跟上餐時一樣的狀態。

將剛煮好的白飯或煲飯、紅味噌湯(赤だし)以及3~5種的醃漬物用小盤子端出。醃漬物表示結尾,代表料理已經出餐完畢了。

餐後點心以日式甜點為主,但也有提供水果、雪酪的店家。為了除去口中殘留的味道,大多是清爽味道的食物,水果會切成好入口的大小,需要從右邊開始品嘗。

如果端出日式甜點和抹茶時,要先品嘗日式甜點後再飲用抹茶。日式甜點會附名為Kuromoji的小木叉,用Kuromoji將日式甜點切成一口的大小,再用木叉將點心送入口中。雖然在料理店不用太在意飲用抹茶的規定,但還是稍作介紹,飲用抹茶時需要用雙手端著茶碗一點點品嘗,只有最後一口時要全部飲用完畢。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日本:京都必吃的「春懷石料理」
    有一千二百年歷史的日本京都,好山好水,孕育出內涵豐富的飲食文化。這次特別介紹京都必吃的春懷石料理。喜歡日本料理的朋友們,一定要看一看!懷石料理本來是日本茶道中,由主人招待客人喝茶之前的菜式。為了不讓客人等待時餓肚子,也要避免濃茶傷胃,所以在飲茶前奉上簡素的料理;一般來說是一汁三菜、強餚、八寸、湯。發展至今,已不限於此,轉變為高檔日本料理的代名詞。懷石料理講究季節性與食物原味的展現,「春懷石」即是選擇春季最鮮美的蔬果魚肉做成的菜餚。
  • 日本高級料理「懷石料理」:需要注意的用餐禮儀有哪些?
    被奉為日本高級精緻料理,名稱風雅優美的「懷石料理」,不只是名字好聽,實際上也很究季當季食材與食物原味,今天我們來看下完整的11道懷石料理,以及需要注意的用餐禮儀吧
  • 日本懷石料理大賞
    提到日本料理,人們首先會想到的大多是刺身、壽司、天婦羅這些非常有代表性的和食。也有一些朋友會說,日本料理當然是懷石料理最高大上啦。但其實懷石料理其實並不是一道具體的料理,而是有完整流程的一席餐宴。而且你未必真的了解懷石料理,也許你所想的高端料理未必是你說的懷石料理。就讓我們來揭開懷石料理的面紗,小編就來和大家講一下,可以代表日本最好的餐食——懷石料理。1-什麼是懷石料理-懷石料理源於京都,亦稱京懷石。最初,是僧人在茶道前享用以免茶醉的小食,後來逐漸吸收了許多日本正統本膳和會席料理的特點,原料和烹飪方式不斷豐富,一統江湖成為正統料理代表,流行至今。
  • 一次看懂日本11道「懷石料理」與用餐禮儀
    為什麼份量少而精緻的懷石料理可以成為日本料理的頂級代表?吃懷石料理又該注意哪些地方,才能完美享受到它的風味呢?今天我們來看下完整的11道懷石料理,以及需要注意的用餐禮儀吧!為什麼叫「懷石」懷石料理力求凸顯食材本身的滋味,對於餐具使用、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甚至講究就餐環境的布置、景色。
  • 什麼是日本的懷石料理?懷石料理是一種菜式,是日本最頂級的菜品
    懷石料理是日本料理中的終極菜式,其烹調方法與外觀都十分精細講究。尤其重視季節感,注重發揮食材本身的原味。因此,其食譜都採用經過充分考究的當令食材。例如,春季的竹筍、秋季的松茸、初夏的鰹魚等。懷石料理每樣菜的分量雖然不多,但在食材與色彩上的搭配、切法、裝飾,以及所使用餐具等方面,都充分體現日本文化的美學。熱菜會趁熱上菜,涼菜則盛於預冷的容器上,十分講究。一般來說,懷石料理店使用榻榻米的獨立包廂較多,房間各個角落所配備的裝飾品與花卉等都別出心裁。
  • 三火哥瞎聊:你可能吃到的都是假日本料理
    看完火哥都不禁覺得之前吃的難道都是假日料?日本料理,看名字也知道源於日本列島,在結合中餐、西餐一步步發展成了獨具日本特色併兼容東西方料理特色的美食形態。日料的選材和製作上,要求材料新鮮,刀工講究,擺放更具藝術美感。同時做法一絲不苟,務必要求細緻,這些都造就了日料精緻、健康、雅致的飲食夜色,而「色、香、味、器」更成為日本料理的精髓。
  • 一次看懂11道「懷石料理」與用餐禮儀
    被奉為日本高級精緻料理,名稱風雅優美的「懷石料理」,不只是名字好聽,實際上也講究當季食材與食物原味,今天我們來看下完整的11道懷石料理,
  • 米其林餐廳推薦的日本懷石料理店
    其中,主要在歐洲,分別以不同國家和城市名義出版的餐廳指南最有知名度。 2007年,亞洲第一部《米其林指南》——東京版創刊發行。如今,東京已經成為世界獲得星級評分最多的城市。2010年,有11家餐廳獲得最高三星榮譽。現在,東京已經超過巴黎,被評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美食之都。 在榮獲米其林星級評分的餐廳中,有七成是日本料理店。懷石料理、壽司、天婦羅、河豚。
  • 日本「懷石料理」,價格雖高,食材卻很普通,儀式感十足是賣點
    日本「懷石料理」,價格雖高,食材卻很普通,儀式感十足是賣點如今我們國家有很多人都會去日本旅遊,去感受一下日本的美好景色和體驗當地的美食,日本也有很多食物是很有吸引力的,比如壽司、刺身等等,不過說到去日本,怎麼能不去體驗「懷石料理」呢?
  • 日本四大料理都有什麼講究?
    剛好服務員進來送菜,他要我直接翻譯,我重複了「有沒有味精?」結果,服務員出門就把店長叫來,店長滿臉的不高興,甩了一句話:「如果你能夠在我的店裡找出一顆味精,我明天就關門。」朋友看得出店長的氣勢洶洶,感到大惑不解:「他幹嘛生這麼大的氣?」我告訴他:「日本高級料亭所有菜的味道,都是從原始食材中提煉出來的,你要味精,等於是侮辱了他。」
  • 本膳、懷石、會席、料亭、割烹,日本料理中那些高大上的名詞是什麼?
    所以最基本的本膳料理形式就是三膳,「本膳」有7菜,「二の膳」有5菜,「三の膳」有3菜。上菜時,所有的菜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全部擺放好之後,吃的時候也要按照本膳、二の膳、三の膳這樣的順序來吃。級別較高的則有七膳之多,並且都有御果子相配。
  • 細品傳統京都韻味,須嘗一次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緻,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但食物的分量卻很少)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高檔懷石料理也耗費不菲。主要盛裝食物的器具有陶器、瓷器、漆器等。知名的懷石料理店有京都三條的辻留、大阪高麗橋的吉兆、滋賀縣東近江市的招福樓。京都被認為是懷石料理的集大成之地,有許多百年以上的名店、老店等待食客探訪。
  • 美食丨第一次吃懷石料理,怎麼才能看上去吃的很專業?
    在中國,很多價格昂貴、菜式講究的日式餐廳,都會「自稱」是懷石料理店。似乎只要是一小盤一小盤、盤子夠小夠多、價格夠貴,就可以叫做「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是日本茶道中主人為客人準備的飯菜,現已成為日本的高檔菜式代表。懷石料理主要由一汁三菜組成,也有一汁兩菜的形式。
  • 日本懷石料理 - 吃的是生活,品的是禪意.再推薦一家獅城的極致懷石餐廳
    >飲食文化在各國各地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它除了能體現烹飪技巧外,還蘊含著當地人文禮儀、宗教信仰等風俗習慣。無論走到哪裡,人都要吃飯。而吃得如何,吃的是什麼,則是一種藝術。今天,舌尖君就帶你通過擁有400年以上歷史的日本料理的最高境界——懷石料理,來一窺日本的生活藝術。.
  • 究竟為什麼「分量少的可憐」的懷石料理動輒上千?
    提到懷石料理,就不得不提起日本的茶道文化,「懷石」二字源自於禪道,說的是僧人在坐禪的時候不得進食,所以為了抵制飢餓,將溫熱的石頭放在小腹上,後來有了給僧人的茶點,逐漸演變為後來的懷石料理。日本的「茶聖」——千利休認為「一汁三菜」的簡單飲食最宜佐茶飲用,所謂的「一汁三菜」,即味增汁(湯),一道膾(刺身),一道煮物(燉煮菜餚),一道燒物(炸菜或烤菜),食材大多都是當季最新鮮的食材,以求凸顯茶道的本身,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才演變為包含十餘道菜品的豐盛佳餚。
  • 日本人一年只吃得起一次的正宗懷石料理
    說起日本「懷石料理」,絕對是美食界相當有分量的四個字。即使在日本,許多人平均每年也只吃一次,因為價格昂貴。
  • 懷石料理大魚大肉,其實大錯特錯?日本四大菜系怎麼吃才內行?
    日本人要如何向外國人說明日本料理?日本在古代會狩獵、會吃肉。但是,隨著佛教傳入,就逐漸減少吃肉。日本的神道教也討厭吃肉,所以日本料理鮮少有肉。另外,日本四季分明, 四面環海,所以有豐富的魚和蔬菜,享受這些食材的美味,就是日本料理。
  • 懷石料理:被誤解得最深的日本料理
    但是在國內的網絡上搜一搜懷石料理,那些以訛傳訛的內容是很讓人失望的:「僧人飢餓難耐抱著石頭抵擋飢餓」的起源說,「其實就是寺中僧侶的粗茶淡飯」的形式說,用鵝肝魚子醬等等珍奇美味來「撐起」高價套餐的所謂懷石,甚至是用「米其林三星」的壽司店、河豚店來充當「世界頂端的懷石料理」。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我僅僅是想為「正統的懷石料理」正名。
  • FOOD 覓食 日本 · 菊乃井的懷石料理
    你可以住高級日式旅館,半食宿的話通常配懷石料理,價格當然呵呵呵了。也有不少經營了百年的老店供大家選擇,但是大多需要提前預定,一般是一個月。我忘了當時是怎麼選的要去「菊乃井」了,提前一個月找朋友的親戚在日本幫忙訂,結果餐廳說一定要食客找入住的旅館打電話去訂,覺得麻煩不了了之,去到日本才想起讓酒店幫忙預約,雖然只是提前了幾天還是幸運地訂上了,被安排在午後一點半進餐,感覺是撿了個漏。
  • 3000元一位園內懷石料理預約爆滿 已排至7月
    「中國的食物原材料十分豐富,餐廳內的四分之三的原材料來自於中國。」柿澤一氏表示,其他材料如魚類等來自於日本,牛肉等來自於澳大利亞。其實,品嘗頂尖的懷石料理並不需要刻意地注意禮節。「只要懷著愉快的心情品嘗就可以了,這是最重要的。」柿澤一氏說,中國人對美食很感興趣,而且對於飲食中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關注,各種食物材料均要追求原汁原味,這或許是懷石料理能被中國人接受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