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西藏之間的村莊:高海拔沙漠雪山,被形容成不明來源

2020-12-13 行走在陌路

熟知地理的人都知道,中印交界的印度區域多是低緯度、低海拔區域,哪怕是印度的兩大高原(德幹高原與中央高原)海拔也不過五百米左右,而交界處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為4000米,二者之間的戰略益處明顯差別很大。

所以,印度人非常重視喜馬拉雅山脈的高海拔區域,尤其是印度與西藏相鄰的喜馬偕爾邦山區,不惜為其修路也要保留這個高地。然而,險峻的喜馬拉雅山脈卻讓印度人一籌莫展,雖然整條西姆拉路線全長達到412公裡,但實際卻只是一條被稱為「四不像」的高原土路,甚至沒有任何安全措施。每年都有人因此山體滑坡墜崖而死。

在印度發展高地被國際社會關注時,這條公路的終點、離西藏阿里只有二十公裡直線距離的斯皮提村(Spiti)卻突然火了(印度語Spiti是「中間」的意思,也就是西藏與印度之間的地方)。經過考古認證後,專家們發現這個小村莊大有來頭,不僅有當地人自立的佛教研究中心,山頂的塔伯寺和附近的摩納特寺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因戰爭和動亂還延續了噶當、薩迦再到格魯等佛教派系。

在印度人眼裡,斯皮提山谷是印度人口最少、也是最北端的地方,因此,斯皮提和沿線村莊直到10年前才通電,網絡以及自來水供應至今都無法覆蓋。印度方面給出的理由是:這裡一年大部分時間都被冰雪封山,期間進不去也出不來,手機信號以及網絡設施也因周邊山勢而無法覆蓋,至於用水就更無法安排了。

斯皮提引起關注的主要還是與藏教文化類似,曾經的印度寶萊塢電影《Paap》在斯皮提谷取景期間就曾意識到,因而臨時將劇本修改為印度瑜伽聖人的誕生地。但現實中卻有著多種宗教派別,部分村民信仰的還是印度地區非常少見的藏教寧瑪派,因此吸引了不少專家學者的注意。

最難以解釋的是,斯皮提當地人與印度民族差別極大,馬納裡官方博物館曾有資料顯示:16世紀初期有數百名從「加迪」移居到此的半遊牧民族,但翻遍印度所有資料都無法查證這個所謂的「加迪」,據說是印度政府將唯一史料刪除,導致原住民成為沒有祖先的「不明來源」者。學者們詢問村內最年長的老人,也只是得到「手指喜馬拉雅山脈表示來自山的另一面,也就是西藏的阿里。」

BBC記者得知消息後申請進入,結果卻在2018年6月6日的報導中將斯皮提的「高海拔與沙漠、雪山」,形容成是另一個世界的土地,全球海拔最高的郵局也出現在這裡。巧合的是,BBC記者在山腳廢棄牧屋內無意中發現了一張破損的牛皮卷,依稀可見上面記載的文字是藏語加漢語。

當然,印度肯定不會認可BBC有關斯皮提原住民祖先的調查,同時還對此提出質疑:「幾百年前的人類是不可能翻越喜馬拉雅山脈移居到這裡的」。只是苦了這些生活在高海拔山區的原住民,無水無網下雪就失聯,郵局也只接書信等輕便物件,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散養在缺乏草植地帶的犛牛,生活之困難實在難以想像。

相關焦點

  • 西藏的水對印度意味著什麼?
    ▲塔克拉瑪幹沙漠世界知名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地區,曾經也居住著大量的居民,但是由於地理環境問題,長期的乾旱已經不能支撐當地的居民繼續生活,因此人們不得不將自己的家庭進行遷移,為了更好的生存與發展,居住在一個適宜的地區是非常重要的。
  • 高海拔的村莊,含氧量是內地的一半,村民壽命40歲但不願意離開
    高海拔的村莊,含氧量是內地的一半,村民壽命40歲但不願意離開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海拔高度只是一個數字;而對某些地方的人而言,卻對其生存狀況產生影響
  • 不必遠赴澳大利亞就能擁有的粉紅湖,西藏之西比想像中更驚豔!
    這座亞洲四大河流發源地的湖泊享盡了佛教信徒的美譽,是印度佛教所有聖地中最古老、最神聖、地位最高的聖湖。與聖湖瑪旁雍錯一路相隔的拉昂錯擁有同樣令人心醉的湖水和秀麗的風光,因湖水人畜皆不能飲用,寸草不生毫無生機的景象,被冠以是「鬼湖」之名。無風三尺浪的波濤和暗紅的島巖,讓這座湖泊更顯妖異。或許只有親自佇立於兩湖之間,才能真正體會到天堂地獄一念之間的感受。
  • 西藏也有沙漠?就在雅魯藏布江邊上,網友:漲知識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限掌中置,剎那成永恆!——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長詩《天真的預言》西藏也會有沙漠?這可能會顛覆很多人對西藏的認識,可西藏還真有沙漠,而且不止一處,位於山南扎囊的沙漠就是這麼一處另類的存在。
  • 西藏除了雪山、草原和森林,還有迷人的沙漠
    三毛曾說:寸草不生的沙漠裡,人們同樣有生命的喜悅與愛憎。在西藏,走過雪山和草原的你,是否也踏進過第三極的沙漠。1、仲巴五彩沙漠「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限掌中置,剎那成永恆。」——威廉·布萊克《天真的預言》越過高山,走過草原,陷入茫茫沙漠之中。
  • 盤點西藏最美七大雪山
    雪山,象徵著聖潔、純淨、雄偉、浪漫。無論是勇於攀登的登山者,還是靜靜遠觀的徒步者,雪山給人帶來的美與震撼,都很難有另一種自然美景所替代。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這裡雪山林立,山脈縱橫,造就了無數的奇景。
  • 西藏阿里:雪山環繞的寺廟
    科迦寺位於普蘭科迦村,這個雪山環繞的千年小寺廟,是普蘭最精華的所在。和它一比,我們藏族司機津津樂道的「普蘭」邊貿市場,根本就沒法提了。科迦寺海拔約3700米,是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科迦在藏語裡是「定居」的意思。科迦寺所在的科迦村以寺廟為中間建造,村裡人都說,是先有的寺廟,後有的村莊。
  • 坐落在冰川和雪山之間的村莊,冰川景觀在中國乃至世界絕無僅有!
    西藏八宿縣然烏鎮來古村在青藏高原東南伯舒拉嶺的腹部,是一個處於冰川末端的小村莊,和然烏湖相依相偎相伴而生,站在來古村可以看到6條海洋性冰川,來古村位於雪山之中,是冰雪版的桃花源,在它附近的六座冰川統稱為來古冰川。
  • 西藏往西,萬萬沒想到偶遇一片獨一無二的五彩沙漠,真是令人驚豔
    因為我無力去描述西藏的景,我只希望,西藏聖潔的陽光能從世界的最高處傾瀉下來,在每個開窗的早晨,照亮我的額頭。我走過大大小小的沙漠有庫布齊、鳴沙山、沙坡頭、騰格里沙漠、天漠,但在雪域高原遇到沙漠還真是頭一回。
  • 塔克拉瑪幹沙漠,生活著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來源至今成迷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疆域遼闊的大國,即使是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也因地理環境的問題,而導致人均分布不均,有些地方人流量會很擁擠,但是有些地方卻是人煙稀少,就像我國的西部就因氣候原因,而很少有人居住,所以常常會被人忽略那裡的土地有多大,據說最近在這裡發現了一個隱藏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的綠洲。
  • 印度香客為何去西藏岡仁波齊神山朝聖
    印度香客為何去西藏岡仁波齊神山朝聖 2015-06-24 08:24:10來源:新京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 2015年06月24日 08:24 來源:新京報
  • 《西藏秘密》:高海拔的實景圖
    《西藏秘密》劇照   凡可以稱秘密的事情一經披露則極易水落石出,電視連續劇《西藏秘密》由央視第八頻道即電視劇頻道播出,成為主創團隊奉獻給電視機前觀眾的好一幅高海拔的實景圖而尤其是電視連續劇,這一被稱之為家庭生活第四頓飯的記錄及其表達方式,用於西藏人說西藏事上,拉近的不僅是祖國大家庭裡56個民族之間的情感距離,還將西藏的歷史跨度濃縮至今,描繪出好一幅江山如此多嬌的高海拔的實景圖,構成美麗中國完整版圖的往事鉤沉及其願景前瞻。  鏡頭是電視連續劇編導演攝錄播的基本語彙,人物對話又是電視連續劇情景設置和故事推演的邏輯呈現。
  • 西藏江南—每個人的墨脫之旅
    每個了解西藏的人,心裡都會裝著一個夢。從幼時認識西藏起,便對其有著迷一般的嚮往,期待去看看珠穆朗瑪峰、納木錯、布達拉宮......後來,隨著對西藏的進一步了解,知道了藏南,知道了墨脫,區別於西藏常見的高原雪山風光、藏南地區既有峽谷、雪山,又有雨林、寺廟、村莊…….自然而古樸,似掩著輕紗,平添幾分神秘,更讓人心生神往。
  • 印度不明疾病致近600人住院 患者血液中發現重金屬鉛和鎳
    中新網12月9日電 據美聯社報導,印度安得拉邦近日出現一種不明原因的疾病,已導致至少585人住院,1人死亡。當地時間8日晚,安得拉邦政府在一份聲明中稱,在患者的血液中檢測到了微量的重金屬鉛和鎳。  聲明稱,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的專家們尚無法確定患者血液中的鉛和鎳的來源。
  • 印度邊境上的美麗山谷,自然景觀風格多樣,徒步旅行者的天堂
    印度最近有點不消停,不過我相信衝突是暫時的,和平終會降臨。如果說印度北部有什麼出名的話,那就是多樣性極強的自然景觀了。從潮溼繁茂的平原到乾燥的沙漠再到白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這些山谷構成了這個地區不斷變化的景觀。
  • 走馬觀花,不如看遍西藏每一座雪山
    西藏所擁有的雪山資源完整的洛子峰群,其實是有多達5個山峰組成,分別是洛子峰,洛子中峰,洛子東峰,洛子東二峰,洛子西峰,它們與珠峰之間直線距離僅有3公裡之遙,可視為珠峰的近衛。儘管有一半坐落在西藏定日境內,不過由於洛子峰位於珠峰洛子峰南側,高度較之又略低,故而在西藏北面一側基本無緣得見。
  • 西藏推動雪山攀登走向大眾 助力體育產業復甦
    新華社拉薩8月31日電(記者王沁鷗)西藏洛堆峰登山活動暨「人生第一座雪山」攀登活動近日落下帷幕,來自各行各業的31名登山愛好者成功登頂海拔6010米的洛堆峰,其中大部分人是第一次接觸雪山攀登。此次活動由華大運動主辦,攀登隊員面向社會招募。
  • 西藏不在布達拉宮,西藏在十座必去最美小城!
    位於西藏東部的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茫茫林海,花之海洋,從高寒地帶生長的雪蓮花,到亞熱帶盛產的香蕉、棕櫚,物產資源豐富,自然風貌保存完好。此處景色與西藏其他地區迥然不同,一派森林雲海風光。藍天白雲、冰川襯森林、碧湖映雪山、風景絕倫。
  • 在西藏,從佛掌沙丘到色季拉雪山,春冬交替只在一念之間
    沒想到在西藏還有沙漠可玩,在我們的常規認識中,沙漠只存在於戈壁灘,西藏以山水著稱,大自然這個造物者總有不上心的時候,意外出現些不可理喻的地方也在所難免,風景從不缺另類,歪打正著。沙丘的顏色成灰白色此時在藍天、白雲、碧水、山川雪峰的映襯下沙漠倒顯得樸素。杵立在沙丘之上內心不免會生出些情愫,感嘆大自然的包容與和諧,也感受它的寬廣和人類的渺小。
  • 西藏哪裡都是藍天白雲、雪山草原、犛牛藏羚羊、聖湖、宮殿
    西藏是無數人嚮往的地方,在他們的心中都是高高的雪山、一望無際的草原、純淨的藍天白雲,成群的犛牛、藏羚羊、野驢,彎彎曲曲伸向遠方的河流,鎏金色的寺廟,雄偉的宮殿,聖潔的湖泊……的確,我也是懷著同樣的心情第一次來到了西藏,深深體會到,來西藏不需要走太多地方,因為你走到哪裡都是同樣的純淨美景,藍天白雲、雪山草原、犛牛藏羚羊、聖湖河流、寺廟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