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下山隱:從豬圈書屋出發,在深山邂逅「隱」於山林的絕美民宿

2020-12-11 一築一事

相傳,魯迅先生當年從百草園走到三味書屋一共走了2333步(誤)。而眼前兩棟緊挨著的建築,三河茶舍與豬圈書屋也不過十幾步的距離。等等,豬圈書屋,嗯,豬圈改成的書屋。這也太酷了,適合我這個豬豬男孩~跟著導航從大學城出發,驅車20分鐘左右便來到了三河村。不遠處,設計師田琦坐在三河茶舍裡衝我們招手。

三河茶舍的前身是一棟普普通通的民居,典型的中國農村三層式建築,和三河村一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這兩個項目沒奔著錢去,純屬幫忙了。」田琦輕描淡寫地說著。田琦是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的老師,不管是落地項目還是下鄉考察,在城鄉之間往返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常態。

茶舍的構造在原有的建築商整體向外延展,用石塊打底,搭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喝茶區域,大部分裸露在室外,少部分由幾塊落地玻璃做隔斷。別的不說,視野很是開闊。牆面故意選用了常見的紅磚,與現代化的建材無縫銜接,不過看著也並不出戲,甚至有點出乎意料的「土味美學」。

豬圈的改造工程延續著茶舍的手法,在原有豬圈的基礎上搭建了一個有梁有簷兒的書屋,這種「寄宿式」的改造我們之前在鵝嶺二廠也領教過。對於改造項目來說,沒有比這更合適的方法了,一方面保留了建築的基本結構,另一方面又能讓設計師的想法儘可能地發揮。

對于田琦來說,改造三河茶舍的目的很明確,能為三河村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很多所謂的『鄉村改造工程』雖然看著好看,但並沒有為當地村名帶來後續的經濟效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三河茶舍只是一個嘗試,未來也許會有更多實在的項目落地,誰也說不準。這項再正常不過的改造項目,如此這般,便多了幾分難能可貴的社會價值。

起初,不少人會質疑「在這裡搞文創項目能長久嗎?」其實就連田琦自己心裡也拿不準,但顧不了那麼多,先做再說。隨著城裡慕名而來的遊客越來越多,大家對這個項目越來越有信心,甚至還會有不少人來找田琦:「我有間房子,能幫著改改嗎?」

「鄉建」不應泛濫為標榜政績或寄託建築師個人理念的作品。簡單來說,這個類別的改造項目終歸還是要以落地性為主。僅僅從建築學專業角度去思考與認知,其結果只能是純粹的藝(技)術品。就其過程及目標而言,其實這是一個改造人的過程,鄉建最終還是得「慢」下來,這玩意兒急不得。

當然,田琦在三河村的項目也遠不止這幾個,我們在一年前曾拜訪過一個由舊窯廠改造成公共空間的項目——《遠山有窯:重慶主城僅存的土窯,他在那裡玩了28年泥巴》,這裡就不展開講了,總之,從那以後,田琦與三河村以及虎峰山的緣分就沒斷過。正午時分,田琦邀請我們一起在旁邊的農家小屋用餐,嘗了嘗當地農民用自家草莓製成的草莓醬,過了一把嘴癮後便準備出發去參觀今天的主角——寺下山隱。

兩年前,喜愛四處遊覽山林的田琦在虎峰山「誤入」了一片破敗的民居,常年的風吹日曬加上無人看管,民居早已變成一片殘垣斷壁,該倒的倒,該塌的塌。

沒過多久,一位名叫「蔡蔡」的女生經人介紹找到他,她想做一家民宿,坐了不少功課,巧的是選址正好就在那家民居,在和田琦第一次見面時她找了上千張圖片來描述自己內心民宿的樣子,一來二去,田琦被這個姑娘的決心與真誠打動,「下決心做好一件事的人,眼神裡都透露著信念。」田琦這樣描述道。2017年初,這個項目正式開工。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樣一個改造過程經歷了整整兩年的時間。難題顯而易見——民宿的位置太偏,材料的運輸成了難題。不過蔡蔡心裡也清楚,這是將民宿隱與山林所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為了最終的效果,慢點就慢點。實話說,寺下山隱的地址並不好找,即便是順著導航的指引也得復行數十步,徒步穿越一條原始的石板老路,才能見到這家民宿的真實面貌,當然,前來投宿的住客多少心裡也有點數。

穿過一條竹子製成的露天長廊,伴隨著風鈴悅耳的音符,我們終於見到了寺下山隱的真實面貌。眼前的景色有點當年武陵漁人尋得桃花源的感覺。民宿前是一片草坪,伴隨著微風有序地擺動著,波光粼粼,非常愜意。總之,誇就完事兒了。

一棟潔白的大房子就靜靜地躺在那裡,等待著你的光臨。女主人蔡蔡穿著圍裙來迎接我們,臉上帶著親切的微笑,伴隨著遠處的鳥鳴,陽光正好灑在了這一方院落。此情此景,相信不論是內心受過多大創傷的人都會被治癒。於是往更深處探索,嘗試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這家民宿改造前的痕跡。

民宿的主體仍舊依附於那間破敗的民居之上,並向外不斷延伸,保留一開始的三合院式結構,背靠虎峰山,面朝山林。田琦在老房子的頂上做了一個鋼結構+玻璃的空間,工程難度可想而知,高代價帶來了高回報,這個向外延伸的玻璃鐵盒子成為了寺下山隱的標誌之一。順著著樓梯向上走,推開走廊盡頭的木門便走進了這個玻璃鐵盒子裡,可以吃飯、喝咖啡、閒聊。

類似的公共空間樓下也有,材質並不特殊,但視野卻是同樣的開闊。蔡蔡沒停下手裡的活,在房間裡到處打掃著,「我很喜歡這樣的採訪,很輕鬆,不用一直繃著。」她說。閒聊間,幾位路過的客人走了進來,儘管知道這是一家民宿,但他們還是想來這兒喝杯茶體驗一下,蔡蔡也並沒有拒絕。由於民宿的位置正好處在半山腰的山坳處,向外的視野特別好,這也得益於大面積落地玻璃的運用。

寺下山隱的氣質不必多說,在「去工業化」的設計思路的指引下,整間民宿與周圍山林自然地融洽,一點不扎眼。尤其在傍晚,透過朦朧的霧氣,讓人有種若即若離的曖昧感,這種感覺實在無法具體描述。

考驗一家民宿的功底自然要從客房入手,但如此龐大的面積僅僅只做了7間客房,反觀相對高昂的建築費用,如此「鋪張」的設計也不免令人匪夷所思。對於蔡蔡來說,這一切的「代價」都是為了詮釋「隱」,從商業上確實很難理解,但有限的客房數量在另一方面也能保證這個地方安靜舒適的氛圍。

這七間房,每間都有專屬的風格,這無疑又一次增加了裝修難度,如此看來,兩年的工期也變得理所應當了。房間的種類在有限的設計下,儘量做到了多元化,而且房間的戶型都很大,其中兩套還帶有大花園,有的房間甚至安裝了小鞦韆。

兩年的時間,蔡蔡從一個門外漢逐漸成為了一名能夠獨當一面的民宿女主人,要管理這上百平米的民宿也絕非一件易事,在建造這件民宿的時候她也與工人們一起席地而坐討論修建的各種問題,遇上壞天氣,渾身淋溼也是常有的事。你很難想像眼前這一位衣著簡樸略帶文藝氣息的女孩子是如何度過那段最艱難的時光的。「圖文來自一築一事,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想了解更多「美學與生活、建築與空間」,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寺下山隱 吹給山聽
    從前的懸崖山林荒蕪一片,大自然的野蠻生長,因為大學城一代代更新,才注入了年輕血液,藝術家與學子投身山林,效仿阮籍、嵇康偏愛大山,做個浪漫藝術的泊客。由此,虎峰山醞釀著藝術氣息,形成獨樹一幟的魅力。
  • 旅遊+民宿客棧舊改建築設計:重慶虎峰山·寺下山隱民宿/案例
    沿步道拾級而上,又可見始建於北宋乾德年間虎峰寺(川主廟)遺址埋沒在山頂的荒草叢中,只剩幾座百年殘佛記錄歲月起落更迭,故將項目名為「寺下山隱」。隨著這些年虎峰山村所處的重慶大學城的逐步發展,為距離大學城核心區僅20餘分鐘車程的虎峰山增添了濃鬱的藝術氣息。來自川美、重師、重慶大學等高校的藝術家紛紛「落戶」虎峰村,開設了工作室、畫廊、美術館民宿和茶舍。
  • 村暖·隱莫幹民宿預訂-山隱.水隱的莫幹山民宿,不負光陰不負卿!
    村暖·隱莫幹民宿是莫幹山六大知名精品民宿之一!掩映在綠樹中的白牆黛瓦,就是最中國的鄉村風。看得見風景的木窗戶,總會讓人想起這樣的詞——「小軒窗,正梳妝。村暖·隱莫幹民宿在莫幹山民宿中是一個猶如珍珠般的存在,有兩處宅院。山隱依山而建,水隱逐水而居,取地勢之名,順山勢而為,在層層的綠木翠竹間隱隱綽綽,在村落間遙遙相望。一處依山而歸,四周翠竹掩映,名曰:山隱,它背靠莫幹山,俯瞰山野鄉村美景,可極目遠眺靜賞絕美山色。
  • 談談隱於笑、隱於山林、隱於市的含義與現實意義
    「小隱在山林,大隱於市朝」 還有一種說法是「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兩種說法意思相同,是人人皆知的中國道家哲學思想。隱於笑、隱於山林、隱於市的現實意義在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各種艱難困苦,嘗夠辛酸苦辣百般滋味,但我們沒有條件「隱於山林」,也沒有什麼才華奢談「隱於市」,作為普通百姓,面對遭遇的艱難困頓,應該抱著一種「隱於笑」的態度,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曲折艱難隱藏於笑聲中
  • 中廣歐特斯民宿案例|大隱隱於市 小隱在江居
    這裡,藏著一家很有人氣的高端民宿——「江居小隱」。用主人老葉的話說,這名字寓意一種狀態,「大隱隱於市,小隱在江居」。 「民宿,是生活和旅行的延續」 老葉,古堰江湖人稱「葉子爺」,工作日在都市職場縱橫捭闔,晚上與周末則隱居畫鄉暢享慢生活。
  • 最美民宿|花光積蓄,我在千年古寺下打造「隱士」生活
    然而,菜菜卻看上了這座小眾的山頭,她辭職後,用了三年時光,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在這座偏僻的深山老林裡搭建了一間屬於「隱者」的民宿。她不是想把自己「藏」起來,而是想把中國人古老的智慧帶回喧囂的生活,讓人們在霧氣升騰的山林中,尋找到走回內心的平靜之路。
  • 最美民宿 | 花光積蓄,我在千年古寺下打造「隱士」生活
    然而,菜菜卻看上了這座小眾的山頭,她辭職後,用了三年時光,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在這座偏僻的深山老林裡搭建了一間屬於「隱者」的民宿。她不是想把自己「藏」起來,而是想把中國人古老的智慧帶回喧囂的生活,讓人們在霧氣升騰的山林中,尋找到走回內心的平靜之路。
  • 端午隱居 去高顏值民宿尋清涼
    本期,小編從「2019年重慶金牌、銀牌民宿評選名單」挑選了幾家隱匿在山間的民宿,趕快出發吧!梁平·夢溪湉園在民宿住上一宿,夜晚在蟲鳴的催眠曲中入睡,清晨被林中鳥兒的歌聲喚醒,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享受美好生活的愜意。Tips坐標:梁平區百裡竹海旅遊度假區獵神村內自駕:導航「夢溪湉園」即可沙坪垻·寺下山隱
  • 隱於山林之中的民宿,由百年古宅改建,就在杭州卻鮮為人知
    #這裡是杭州#隱於山林之中的民宿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一個隱藏在山林之中,由百年老宅改建而成的一個民宿,這個民宿的位置在杭州,這個民宿名字叫做海鳥天地民宿。全部的改造面積是有1500多平方米,這裡有原汁原味的新鮮蔬菜,也有一望無際的竹海,甚至還有專屬果園,佔地面積達到了60餘畝地,這難道不就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地點嗎?這難道不就是我們一直尋找的歸途嗎?
  • 融創隱溪曉院 | 以院之名,重塑溪隱山林的理想生活
    手機看新聞 融創隱溪曉院 | 以院之名,重塑溪隱山林的理想生活
  • 隱在山林中的度假酒店!
    | 注| 東| 方| 文| 化分| 享| 東| 方| 美| 學菩提谷是一個隱在山林中的度假酒店酒店提供包含精品民宿、食養餐廳、生態菜園、植物學校、菩提書舍等多種度假服務。一期彩虹谷店自營業以來,以追求自然生活方式和管家式服務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併入選中國最佳設計酒店評出的2015年度國內十大小而美酒店。
  • 小隱·隱於野、潮隱西遞·驛——蝸窩集團「隱」系列輕奢品牌...
    「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的懷想,讓歷代文人騷客或對花傷神、對月感懷;或隱居山林、食素齋、彈雅琴、淡泊靜心;或築廬讀書著述,於今人而言,隱居仿佛是逃出水泥森林融於山水;是人在窮忙時清靜的自由和富足的閒暇;是依山傍水、逸居園林的悠遊歲月;是城市精英形而上的嚮往和新富階層的田園想像。
  • 青山小隱民宿,隱藏在青山裡的秘境
    這是一個隱藏在青山裡被湖泊包圍置身在「尚古村落」公園裡的青山小隱民宿睡在這個民宿連景區門票都省了小編把睡民宿·玩景區的攻略給你備齊一個完美的周末攻略交到你手上就等你出發了~睡:青山小隱「方宅十餘畝 木屋十七間大隱住朝市 小隱入青山」這個藏在萬盛青山裡的獨棟民宿正如其名字一樣 小而隱藏在青山裡四周綠意盎然 玉林蔥蔥
  • 嚮往的生活在隱花間民宿
    隱花間民宿便是極好的選擇!回歸自然,棲息心靈窗外是陣陣鳥鳴屋內是茶香四溢耳邊是音樂輕唱眼前是曼妙時光隱花間民宿,位於江蘇省宿遷市三臺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衲田村,周圍鮮花團繞,由「小隱於野,大隱於市」設計理念,集吃、喝、玩、樂、遊、購、住為一體,高級絲綢、優雅皮革、靜謐竹編、溫暖木材及專業服務團隊,是三臺山景區打造的高端精品民宿!
  • 民宿泉邊隱
    白居易詩云,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在鹹寧的碧桂園別墅群,就有這樣一家民宿,隱匿於其中。邊隱邊隱民宿,在別墅群裡或許很難注意到,或許這就是大隱於市的最高境界吧。老式收音機比如這一處的收音機,是朋友在慶祝她的民宿開業時送的,不是因為有多值錢,而是感覺這個極具年代感的收音機特別適合邊隱
  • 隱在山林中的民宿清單,國內這些地方也太香了吧
    這次我為自己尋找了一些隱在山林中的民宿清單,它們周圍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看完此篇你也可以去周圍溜達溜達探探險,也可以賞著景賴在屋裡幾天。 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經濟發展也走在了其他省份的前列,特別是杭州吸引著年輕人前往。我國「民宿」就是從莫幹山興起的,也是因為這裡,我國媒體才引入了「民宿」一詞。
  • 【「漁家樂·民宿」三年提升示範戶】島隱民宿
    【「漁家樂·民宿」三年提升示範戶】島隱民宿 2020-11-17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上民宿,愛上一種詩意的生活
    一間民宿,一種詩意的生活……民宿寄託著情懷民宿是鄉愁的歸宿民宿是個人生活的一種詮釋也是近年來一個很火熱的話題!虎峰山·寺下山隱民宿沿步道拾級而上,又可見始建於北宋乾德年間虎峰寺(川主廟)遺址埋沒在山頂的荒草叢中,只剩幾座百年殘佛記錄歲月起落更迭,故將項目名為「寺下山隱」。
  • 大隱於「世」,小隱於野,在北京郊區有這樣一家民宿……
    大隱於「世」,小隱於野。在北京郊區有這樣一家民宿,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發現了歸隱山林的他,驅車半日抵達這裡,推開一處院落的大門,獨特的格局,素雅的設計,如此風格不禁讓我眼前一亮,心生好感。這裡的管家告訴我,民宿名字中大隱於「世」是世界的世,不是成語裡市景的市,因為他們老闆說:山林也好,市井也罷,總歸還是太小了,隱於世界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採菊東籬,悠然南山。一會活在當下,一會回憶過去。總之,這裡有著一份內心渴望已久的寧靜,能讓緊繃著的神經變得舒緩放鬆下來。
  • 山裡的精品高端民宿,美的《嚮往的生活》都來取景
    項目地處桐廬山間,老房子又潮溼陰暗,如果處理不當,會讓人有困處鬥室之感,設計師為解決這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去審視人與空間的關係。首先是視覺上,給房間的天花板留白,並且將屋脊放在視覺邊緣,讓大半個山牆展現在臥房內,使人的視線往上遊移。而在地面位置,牆體做內凹的踢腳線,也不放任何佔據空間的家具。所有的功能性區域,如行李臺、書桌、梳妝檯、茶几,都是建築空間裡劃的一條條線,以臺面的形式漂浮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