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香港輔警都沒想到今天要當防暴(警察)。學了這麼多年,完全是學以致用。」談及去年下半年修例風波,輔助警察隊總監楊祖賜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香港也有輔警,成立於1914年的輔警隊隸屬於警務處支援部支援科。輔警不是全職工作,入職首要條件是要有固定職業或是在校大學生。輔警執勤裝備與正式警員一樣,也配有手槍、警棍及胡椒噴劑,只是輔警肩章上印有字母「A(Auxiliary,英文輔助)」作區別。最基層輔警日薪為808元港幣(約742元人民幣),之後按年數遞增,警司以上為日薪2548元港幣(約2340元人民幣)。
作為香港輔警隊「一哥」,楊祖賜本職工作是新鴻基地產的市場總監,曾是香港奧運射擊隊隊長。1989年加入香港輔警隊,2016年起任輔警總監,任期到2022年1月結束。
與正規警察合作有增無減
在去年修例風波中,香港輔警隊也面臨考驗。隊員派駐到警隊五個陸上總區(港島、東九龍、西九龍、新界南、新界北),按照各區軍裝人員編制比例分配,主要任務是保護重要場所,包括警署與領事館,也與正規警員一起進行街面巡邏。
楊祖賜介紹,去年6月至今,每天至少有500名輔警出勤,高峰期超過1600人,通常是在周六、周日。輔警隊巡邏方式由原來的徒步改為乘車巡邏,在街面遇到可疑情況就會截停嫌疑人進行搜查。
此外,必要時候輔警隊還要承擔防暴警察工作。與正規警員一樣,在入職前,輔警也要接受過相關訓練,包括投擲催淚彈、發射催淚彈等。「全香港輔警都有過防暴訓練,但沒有想過真要當防暴警察。」楊祖賜說。因為之前從來沒有正式穿戴過防暴裝備執勤,因此輔警關注裝備安排。無論是頭盔還是防毒面具,警隊都會在第一時間提供給輔警,「其實他們(輔警)想要做的,永遠是在工作上與正規警員看齊。」
楊祖賜舉例,去年下半年,輔警在緊急情況下承擔了不少危險任務。有暴徒向警署投擲汽油彈,駐點輔警隨即向黑衣暴徒發射幾十發防暴彈和催淚彈,也有輔警在九龍油麻地廣華街持槍阻嚇暴徒。
「輔警與正規警察的合作有增無減。」楊祖賜強調。
投考輔警人數有增無減
雖然工作存在風險,但去年下半年投考輔警的人數有增無減。2018年為601人,2019年同期增至1039人,其中七成以上是30歲及30歲以上人士。大學生投考輔警人數減少,計劃招收128人,但實際只有不到90人。
在楊祖賜看來,投考輔警的總數增多,反映出多數香港人還是想要正義,也想維持社會秩序。「希望在未來有更多人投身輔警。」
至於大學生報考輔警數量減少,楊祖賜並不諱言與去年警民關係緊張有關。「他們原本與我們的理念就不一致,再加上出現去年這種情況,他就不幹了。」楊祖賜直言,除輔警隊外,其他紀律部隊都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報考數量減少)。
警務人員可以「做得更多」
在楊祖賜看來,面對去年下半年的街頭暴力,警員「恰當」使用了武器。他說,警員開槍多是被圍堵,或是有人試圖搶奪槍枝,這讓警員別無選擇,「開槍是必須的」。他甚至認為,警務人員可以「做得更多」。
他以美國警察為例。如果有人手持木棍,美國警察就可以開槍,香港警察則是「木棍打到我身上,才會開槍」。「警員在制止暴力時候,(示威者)突然投擲汽油彈,這個時候絕對可以開槍。」在楊祖賜看來,香港警方往往使用水炮車或是催淚煙,目的是希望驅散示威者,與示威者保持距離,不想造成更大的傷亡或不必要的損傷。
「這班學生這樣衝過去,美國警察已經開了槍,但香港警察只是用溫水射你一下。」楊祖賜認為,警隊在等現場激進分子慢慢離去,「這種處理方式全世界都沒有,只有我們才有。」
對於有人質疑警員「濫捕」,即便放下輔警總監身份,楊祖賜也直言「絕對不同意」。他認為所謂的「濫」,即代表「做多了」,但警隊非但沒有「做多了」,而是沒有能夠制止示威者,以至於行動沒有結束。他認為,在修例風波中,作為執法者,警隊不看重政治層面的事,而是在執法過程中,絕對不能讓任何暴力事件發生和繼續,這是警員必須要遵守的原則。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修文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