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光學:突然「消失」的行業巨頭

2020-12-18 藍鯨財經

《福布斯》雜誌最新公布的2017年香港50大富豪排行榜,伯恩光學老闆楊健文夫婦以83億美元的身價名列第八。楊健文及其身後神秘的伯恩光學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在外界看來,伯恩光學是一家異常低調的公司,至今沒有官網,老闆亦很少接受外界採訪。

公開資料顯示,伯恩光學成立於1986年,為港資私人企業,原為富士光學有限公司及伯恩光學有限公司,2010年,正式整合為伯恩光學有限公司。

作為蘋果供應鏈上的神秘巨頭,伯恩光學在2016年初略微高調了一把,曾喊出「2016年要上市, 2016年底融資20億美元」的計劃。不過時至今日,融合和上市並沒有看到更多消息。

行業下滑,伯恩能否「獨善其身」?

伯恩光學對外的口徑一直宣稱是行業老大,但外界很難窺知伯恩光學真實的運營數據,楊建文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伯恩光學2015年營業收入為300多億元,2016年營業收入有望突破400億元。不過去年營收真實數據如何,目前尚未披露。

而從行業看,不少蘋果供應鏈公司去年並未能延續高歌猛進的勢頭。

大背景是,2016年,蘋果營收出現了15年來的首次年度下滑,淨銷售額下滑了7.7%,運營利潤下滑了15.7%。蘋果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稱,公司沒有實現營收和利潤目標,2016年銷售額為2156億美元,較2236億美元的目標低3.7%。運營利潤為600億美元,較603億美元的目標低0.5%。

作為蘋果供應鏈中的重要角色,iPhone主要組裝廠富士康1月10日公布數據顯:2016年收入為新臺幣4.356萬億元(合1363.8億美元),同比下滑2.81%。這是鴻海自1991年上市以來的首次營收下滑,從每個月的數據來看,除了第三季度同比增長2.22%外,其餘季度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無獨有偶,蘋果公司的蓋板供應商,伯恩光學的直接競爭對手藍思科技,2016年業績預告也顯示,公司自創立以來第一次遭遇了業績下降。

伯恩光學是否受到這波行業的衝擊尚未可知,但是一些第三方數據似乎能管窺大勢。

旭日移動終端產業研究所(以下簡稱「旭日數據」)是行業內知名的獨立第三方研究機構,經常披露第一手的行業數據和消息,部分數據來自海關,準確性頗高。

2016年3月起,旭日數據開始對外發布玻璃蓋板出貨量排行榜,前三個月內,伯恩光學一直名列榜單第二位,出貨量與第一名藍思科技相差不多,但遠遠超出第三名。

但是,從7月份開始,伯恩光學的名字卻悄然從排行榜上消失了。(如下圖所示)

出貨量數據突然「消失」

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手機產業鏈數據挖掘機構, 2016年3月開始,旭日數據開始推出玻璃蓋板行業的出貨量排行榜,該排行榜數據來自於權威的海關數據。由於玻璃蓋板絕大部分都由上遊蓋板企業出口給臺灣、日韓等外企大廠,國內下遊手機品牌是通過這些大廠經過貼合等其他工藝後再出口轉內銷,故海關數據最能夠真實反映出貨量數據。

這從伯恩光學解釋交稅數少的媒體報導中也能得到側面印證:2013年時惠州伯恩光學產值就已超過了100億,只是,當年伯恩光學貢獻惠陽當地的稅收僅為1.9億元,《南方日報》曾稱:伯恩光學的公司性質為外資企業,絕大部分產品銷往國外,享受出口退稅優惠。

《南方都市報》曾報導伯恩光學入駐惠陽對該區主要貢獻: 2015年該公司實現工業產值217億元,上繳稅收4.2億元。然而有趣的是,作為同一性質的公司,藍思科技2015年財報顯示其營收172億元,90%以上產品出口,在瀏陽上繳稅收卻達到了13.18億元。

旭日數據顯示,2016年3月至11月,藍思科技一直排名玻璃蓋板行業的出貨量排行榜第一位。3月份,藍思出貨量為15kk(1kk=1百萬個),4月-11月,藍思的出貨量分別為33kk、32kk、31kk、35kk、36kk、34kk、34kk、41kk。

在藍思之後,則是伯恩光學,兩者相對於第三名的領先優勢非常明顯。

2016年3月,伯恩光學(伯恩光學)的出貨量數據為13kk,排名第二;2016年4月,伯恩光學以30kk的出貨量依舊排名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從4月開始,排行榜中加入了各廠商對應的主要客戶名單。藍思的主要客戶為蘋果、三星、樂視,伯恩光學的主要客戶為蘋果、三星、中興,由此可見,在藍思和伯恩光學在高端產品(蘋果、三星)中存在直接競爭。

2016年5月,伯恩光學的出貨量降至29kk,但依舊排名第二;2016年6月,伯恩光學的出貨量數據恢復至30kk。

不過,從2016年7月開始,一直排名第二的伯恩光學從該排行榜上消失了。2016年7月-11月,在該排行榜中,其他廠商名次上升,但其出貨量並沒有出現大幅增長。

同樣,藍思下半年的玻璃面板出貨量較上半年有了明顯增長,但增長幅度為4kk左右,即使是11月放量至41kk,顯然這是行業季節性變化的原因,而不是取代了伯恩光學以往的出貨量規模。

顯然,伯恩光學出貨量數據的消失並不尋常。那麼,為什麼伯恩光學的玻璃蓋板數據突然從排行榜上消失了呢?是下降厲害,還是為了自圓其說?這目前仍是一個謎。

停滯的上市步伐

長期以來,伯恩光學的名字就和藍思科技的名字如影隨形。從行業的角度看,藍思科技和伯恩光學是玻璃蓋板行業當之無愧的兩大巨頭。這兩家公司幾乎承包了蘋果、三星等高端手機的玻璃蓋板業務。

從2016年3月-6月的數據也可以看出,雙方玻璃蓋板的出貨量十分接近,但伯恩光學一直被藍思壓制,這顯然是對伯恩光學長久以來編織的行業老大形象徹底顛覆。

由於伯恩光學沒有上市,其財務數據不透明,不為市場知曉。不過,在多次的媒體報導中,伯恩光學以及其創始人楊建文外界強調的信號都是:伯恩光學是行業老大。

2016年1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楊建文時,楊建文表示伯恩光學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屏幕玻璃供應商」,「全球市佔額超過60%」。

然而,如果按照旭日數據引自海關統計而做的玻璃蓋板排行榜來看,藍思尚且領先,伯恩光學所謂的「全球市佔額超過60%」顯然是不可能的。

另外,在《每日經濟新聞》的報導中,楊建文也宣稱「深圳和惠州兩大生產基地的年總產值超過300億元」,「蘋果、三星、HTC、索尼等國際品牌的訂單佔公司產值的90%」。而楊建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則表示,「預計(伯恩光學)2016年伯恩光學產值會在400億元以上」。

而出貨量更大的藍思2015年收入僅為172億元,所以伯恩的數字實在讓人費解。

除了營收讓人費解,伯恩光學的上市計劃依舊沒有見到實質性進展。

面對智慧型手機以及玻璃蓋板行業的快速發展,2016年1月,伯恩光學總裁楊建文向媒體證實稱,其公司已正式啟動上市,計劃2016年底融資20億美元,「至於在A股,還是港股,目前還未正式確定」。

市場普遍猜測,伯恩光學啟動上市源於受到了藍思科技上市的刺激。2015年初,藍思科技成功登陸創業板,之後動作頻頻,先後推進了增發以及債券融資,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迅猛發展。雖然2016年業績跟隨行業受到了波及,但其先在湖南加碼投資,又在東莞布局,發展勢頭良好。

目前外界尚不清楚,伯恩光學2016年400億的目標是否達成,但其2016年上市並融資20億美元的豪言顯然已經落空。鑑於目前市場情況,其謀求A股上市短期內幾乎不可能,所以轉而尋求在港股市場IPO可能相對容易。

只不過,製造業在港股市場的市盈率及受歡迎程度向來一般,不知道伯恩光學消失的出貨量數據和上市計劃什麼時候能夠出現,或者,還出不出現。

相關焦點

  • 「隱秘巨頭」伯恩光學啟動上市
    楊建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伯恩光學2015年營業收入為300多億元,2016年營業收入有望突破400億元。  「伯恩光學想上市,可能是為了應對藍思科技上市帶來的競爭。」有業內人士對此分析認為。  不缺錢也要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伯恩光學成立於1986年,為港資私人企業,原為富士光學有限公司及伯恩光學有限公司,2010年,正式整合為伯恩光學有限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玻璃面板生產商,全球市佔額超過60%,深圳和惠州兩大生產基地的年總產值超過300億元。  「伯恩光學在深圳惠州兩地的總廠房面積超過120萬平方米,兩地合計員工超過10萬人。」
  • 伯恩光學 三星蘋果背後的巨人
    但還有一群不為人知的企業家,他們依靠獨家的技術、毒辣的商業眼光、精準的商機把握、專心致志的耕耘,帶領企業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幾乎完全主宰著各自所在的行業領域,在某一個細分市場中佔有著很高的份額,但幾乎不為外界所關注。
  • 伯恩光學因銷量下滑問題裁撤員工萬餘人
    有爆料人士稱:此前因產線人員缺口較大,伯恩光學「懸賞」招聘,而今受到市場環境影響,訂單量減少,臨時工尚未轉正就紛紛遭到辭退,導致中介沒能拿到招聘獎勵。所求無門的中介組織大批工人,這才有了伯恩光學惠州工廠門口的一幕。 不僅如此,網絡上還流傳許多與此事相關的視頻和圖片(以下為現場拍攝視頻截圖)
  • 伯恩光學:一家港資「巨企」的珠三角堅守記
    伯恩光學是全球最大的手機玻璃製造商,也是蘋果、三星等全球智慧型手機背後的「巨人」:全球市場每10塊手機玻璃屏幕,就有一半產自伯恩光學。即使如此,從最初萌發的搬遷想法到如今的堅定「留守」,這家港資大型企業也走過了一段並不輕鬆的轉型路。「傳統的發展路徑,那是真走不下去了。」
  • 伯恩光學因銷量下滑問題裁撤員工萬餘人,惠州廠區遭圍堵
    北京時間11月13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伯恩光學因銷量下滑問題裁撤員工萬餘人。伯恩光學因銷量下滑問題裁撤員工萬餘人,導致其位於惠州市惠陽區秋長鎮的廠區遭員工圍堵,向其討要說法。
  • 對抗藍思科技 伯恩光學啟動上市
    1月22日,伯恩光學總裁楊建文向筆者證實稱,其公司已正式啟動上市,計劃2016年底融資20億美元,「至於在A股,還是港股,目前還未正式確定」。  實際上,伯恩光學要上市的消息早在業內流傳,但一直沒能獲得該公司的證實,而且該公司上市似乎並不是為了融資。「公司不缺錢,至今沒有任何外部借款。」
  • 受iPhone拖累的不止蘋果(AAPL.US),還有伯恩光學
    圖:行情來源於富途證券但若要比慘,伯恩光學算得上是蘋果供應商中最慘的一個,上市計劃硬生生被蘋果「打斷」後拖延兩年至今。在伯恩光學心裡,或許對蘋果是「又愛又氣」。「隱形俠」伯恩光學能給蘋果打如此標籤的伯恩光學,究竟是何許企業?
  • 手機屏幕帝國 深圳全觸展伯恩光學展臺
    作為觸控螢幕行業最具規模和品牌影響力的產品、技術及商貿服務平臺之一,本屆深圳全觸展將與中國(深圳)國際高性能薄膜展(FILM EXPO CHINA2014)、中國(深圳)國際膠粘帶、保護膜及光學膜展覽會(APFO EXPO CHINA)同期同地舉辦,展出面積高達60,000平方米。
  • 蘋果背後的公司,伯恩光學準備啟動上市
    每個成功公司的背後都有一家默默「隱形」著的公司,這句話如果放在蘋果身上,那後者就是伯恩光學,從來沒有開設官方網站、老闆從來不露面採訪,即便「看不見」,它卻是蘋果、三星、諾基亞、小米等品牌手機製造商的重要合作夥伴,因為這些手機的屏幕供應,都來自於伯恩光學。
  • 為蘋果公司提供手機玻璃屏幕的伯恩光學延至第三季在港上市
    伯恩光學延至Q3上市。伯恩光學延遲IPO至第三季度 估值或降至15億美元待進一步集資。伯恩光學(Biel Crystal Manufactory)宣布將延遲至第三季度發起IPO,估值也從此前傳聞的20億美元降至15億美元(有待確認)。延遲原因主要是在交易渠道建設中,大量技術和生物技術公司爭先恐後投入資本。。
  • 蘋果代工廠商伯恩光學被指侵犯勞工權益
    11月26日下午消息,據路透社報導,中國香港的勞工權益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伯恩光學公司(BielCrystalManufactoryLtd)在中國內地工廠中有侵犯勞工權益的行為。
  • 蘋果屏幕供應商伯恩光學強迫員工每天工作11小時(圖)
    據路透社報導,香港人權組織「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SACOM)日前發布報告,指責蘋果iPhone屏幕供應商伯恩光學(Biel Crystal)是血汗工廠,在其廣東工廠裡該公司強迫員工每天工作11小時、每月僅1天休息時間。SACOM的這份報告基於60次非現場訪談和臥底調查。
  • 惠州伯恩光學:密集宿舍樓讓人窒息,遍地夜宵攤,或將成下個東莞
    前言伯恩光學成至今已有30多個年頭,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玻璃面板廠家,佔到全球總額度的60%。而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工廠旗下更是擁有超10萬員工。惠州永湖鎮伯恩分廠、經過這幾年在當地生根發芽,如今建設面積超過上百萬平方米,而大量外來人口的湧入,造就了住房緊張。伯恩光學為了解決住宿問題,更是花了重本,在當地建設了不少住宿樓。新完工的樓房,密密麻麻。讓人一眼望去就感覺到窒息。其中一棟裡面更是可以居住著上千人。伯恩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成為了經久不息的話題。
  • 裁員上萬人後,曝蘋果屏幕供應商伯恩光學推遲香港IPO
    集微網消息,幾日前,就傳來蘋果iPhone屏幕供應商伯恩光學(Biel Crystal)因銷量下滑問題裁撤員工萬餘人,導致其位於惠州市惠陽區秋長鎮的廠區遭員工圍堵,向其討要說法的消息。據爆料,此前因產線人員缺口較大,伯恩光學「懸賞」招聘,而今受到市場環境影響,訂單量減少,臨時工尚未轉正就紛紛遭到辭退,導致中介沒能拿到招聘獎勵。所求無門的中介組織大批工人,這才有了伯恩光學惠州廠區遭圍堵這一幕。
  • 惠州伯恩光電:月薪4500-6500,臨時工21一小時,吸引大批女孩子
    伯恩光電簡介伯恩光學有限公司成立於1986年,為港資私人企業。原為富士光學有限公司及伯恩光學有限公司,至2010年,為達到更高的管理及生產效益,正式整合為伯恩光學有限公司。至今,工業園的廠房面積已達850,000平方米,技術與產能的結合,伯恩成為全球最大的玻璃面板生產商,全球市佔額超過60%。深圳和惠州兩大生產基地的年總產值高達300億元。
  • 伯恩光學總投資20億元重點項目6月即將投產
    【維文信TP世界】在鄰近深圳的惠州市惠陽區淡水街道洋納村,總投資20億元重點項目——惠州伯恩(淡水)基地項目正加快建設,已完成部分室內裝修及部分設備購置。
  • 伯恩光學,富士康,比亞迪,三大廠,一年365天都招工
    伯恩光學,富士康,比亞迪這三大工廠,去到哪裡都可以看到招人,可以說一年365天,天天都在招聘,這三大工廠規模在深圳可以排進前十,為什麼這麼好的工廠感覺永遠都招聘不滿員工呢?伯恩光學,富士康,比亞迪一年四季永遠都招不滿員工,其實這跟淡季旺季有關,這三大廠規模大,人員流動性性也就大,旺季的時候需要人,就大量招聘,淡季的時候工廠訂單少就想辦法控制員工的加班時間,沒有班加就意味著員工只能拿底薪,這時候很多人只能選擇辭職。伯恩光學,富士康,比亞迪三大工廠基本都是一個套路,一般是中介招人,裁員的時候也好辦,反正大把理由讓員工自離。
  • 藍思科技與伯恩光學恩怨
    藍思科技最大的競爭對手公司即是周群飛曾打工多年的老東家——伯恩光學,此番藍思科技被推到臺前,也讓周群飛與楊氏家族的感情糾葛成為坊間八卦的對象,據說伯恩光學和藍思科技正是因為這段流傳已久的八卦成為業內的死對頭。
  • 惠州萬人工廠伯恩光學,工資5500~6500,打工者:和富士康一樣坑
    惠州萬人企業伯恩光學,最多人的時候有十幾萬員工,可以跟深圳富士康相比較。聽在伯恩做過員工說,惠州伯恩光學的普工,工資是6000多。工資在惠州已經算是最高了,但是為什麼還有好多打工者說,千萬別進伯恩,進去了會後悔的呢?
  • 蘋果iPhone屏幕供應商伯恩光學因市況推遲香港IPO
    【TechWeb】11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蘋果iPhone屏幕供應商伯恩光學(Biel Crystal)決定推遲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原因是近期股市出現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