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許可馨事件已經結束,而我們認為還沒有結束。5月14日,觀察者網發布消息《張伯禮院士批評許可馨等極少數「知識分子」:家國情懷何在?》。我們注意到,這一消息發布後,引起了一些網評作者的關注,有網友繼續打卡。
我們注意到一種現象:有的媒體在報導「視頻」新聞時,發布的文字稿,不會把視頻的同期聲全部報導出來,而是會擇其要點。想到這裡,我們搜索相關視頻發現,視頻中張伯禮院士的原話是:
有一些個人,背道而馳。這些人,大家也看到了,以方方幾位為代表的一些人,特別是有些高校的教師,教授,還有些個學生,發表了一些個不當的言論。在疫情之下,暴露出了他們扭曲的價值觀,看到的不是光明,看到的是黑暗。
接著,張伯禮院士講了武漢當初的情況,講了他自己在武漢82天的觀察和感受,分享看到的和想到的。他還分析了國內外疫情變化情況。之後,張伯禮院士提到許可馨,認為許可馨那些惡毒的語言讓人很難想像出自剛剛大學畢業的女生之口。
張伯禮院士還說:「我見到中國藥科大學校長,我跟他說對貴校一直是崇敬有加,我們是非常好的合作夥伴,但是一個許可馨,就把貴校的名聲給敗壞了。我說,一個許可馨敗壞了一個大學。」
張伯禮院士還談到,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人民,熱愛自己的文化,這是基礎,這是做人之本。一個人不能沒有根。忘了自己的根,那還叫人嗎?忘了自己的根,不但中國人不尊重你,外國人他也不會尊重你。
張伯禮院士認為,一個忘本的人,怎麼能去交朋友?我們的政治思想教育更多地要結合國情教育,了解我們的中國。我們的制度就適合我們。什麼叫人權呢?生存權是根本權。沒有生命談什麼呀?講到此處,張伯禮院士談到西方疫情中的放棄救治現象。
張伯禮院士談到,這次抗疫就是一次非常好的國情教育,一次非常好的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教育,要把這次疫情作為生動的政治課。我們同意張伯禮院士的觀點,我們也注意到此前已有學校將疫情列為思政課的內容。
看完相關視頻,我們想到一個問題:一個許可馨為什麼敗壞了一所大學的名聲?我們覺得,這個問題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