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新洲區舊街街清水塘村黨支部積極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動員黨員、村幹部迅速出擊,戰鬥在「疫」線,築起堅強防線,守衛一方平安。3月5日,新洲區公布第一批無疫情村名單,清水塘村名列其中。
清水塘村共有住戶175戶,是一個開放式的村落,入村道路既有寬闊大路,也有田間小道,外村人也經常從這裡穿行,防疫形勢比較嚴峻。為防止疫情蔓延,保證人民群眾健康,村兩委第一時間在三個進村路口設卡,村幹部黨員帶頭24小時值守,「不漏一車一人,誰也不能搞特殊」,值班人員對過往人員車輛嚴格盤查、檢測、消殺後通行。
病毒看不見、摸不著,村子中老人、小孩居多,適逢春節,村民們都有串親戚的習慣。疫情防控面臨的這些困難,清水塘村積極想辦法。為了讓群眾對防疫工作重視起來,村內採用大喇叭廣播對新冠病毒的危害及疫情防控進行宣傳,提升村民的防護意識,號召村民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同時通過微信群、走家入戶等多種形式向村民宣傳防疫知識,使村民自覺進行居家隔離,斬斷病毒傳播的途徑。
設置卡點,居家隔離,並不意味著與世隔絕。清水塘村將村裡劃分片區,一方面認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黨員、幹部以及志願者們入戶摸排登記、檢測體溫,加強對公共場所的消殺。另一方面當好群眾的貼心人。通過走訪了解村民的生活需求,不讓村民跑腿,使物資供應到戶,保證村民能夠安心在家,確保村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有困難找組織,當好群眾的「主心骨」。2月19日下午吳家樓灣村民吳柏春上樓時不慎滑倒,其家屬見吳柏春傷情嚴重,連忙向村支部書記吳懷兵反映困難。吳懷兵立即上門看望,見其病情危急迅速向街道領導反映此事。在人員車輛嚴格管控的情況下,吳懷兵自己開車將吳柏春送往新洲區人民醫院救治。區人民醫院醫生建議將患者儘快送往武漢對口醫院實施手術,否則會有生命危險。吳懷兵同志二話沒說,一邊向街道領導匯報,一邊緊急聯繫協和醫院。由於救治及時,吳柏春的開顱手術很成功。在重症病房救治五天以後,吳柏春已脫離生命危險轉入了普通病房。吳柏春及其家屬對吳懷兵充滿感激,他的為民情懷也得到了村民們的充分肯定。
居家隔離,隔離的是病毒,加深的是鄉情。在疫情面前,清水塘村的黨員幹部以及志願者們戰鬥在「疫」線,用最實際、最具體的付出,築起抗擊疫情最堅固的「鋼鐵長城」。在特殊時期,村中黨員、幹部帶頭捐款,在他們的感染下,清水塘村村民紛紛慷慨解囊,你一百,我二百,涓涓細流匯成江河,不到3個小時,這個170餘戶以老人、小孩為主的村莊捐款就達到24550元。
衛民健康戰「疫」線,守土盡責保平安。
清水塘村黨員幹部用實際行動
給百姓以信心,
讓群眾能安心,
在抗疫決戰之時,
他們將一鼓作氣、繼續堅守,
直到取得最後勝利。
-END-
來源:孫才利
出品:新洲融媒